高职商科院校职业人精神培养路径的思考
——浙商精神与雷锋精神相融合的视角
2016-03-12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王勇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王勇
高职商科院校职业人精神培养路径的思考
——浙商精神与雷锋精神相融合的视角
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王勇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育人是教育的本质,高职院校作为职业人培育的摇篮,也要立足于这个本质。雷锋精神及雷锋职业人的品质是崇德尚能的体现,为此,新时代要发挥雷锋式职业人的价值导向功能。本文阐述了雷锋精神及雷锋式职业人品格的内涵,分析了培育雷锋式职业人的必要性,从雷锋精神与浙商精神融合的视角提出弘扬雷锋精神,创新商科院校职业人培育的新思路。
商科院校 雷锋精神 雷锋式职业人
1 关于浙商精神与雷锋精神的概述
浙商精神是浙江商人成长的结晶,传承着浙商文化,诠释着为商之道。浙商以勤奋务实的创业精神、勇于开拓的开放精神、敢于自我纠正的包容精神、捕捉市场优势的思变精神、恪守承诺的诚信精神著称。浙商精神是浙江职业人的骄傲,是职业人学习的样板。浙商精神体现着雷锋精神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时代化与常态化的统一。
第一,浙商精神的传承需要吃苦耐劳的雷锋式敬业精神。北京浙江企业商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方杰曾说过“浙商的发展唯有与国家战略调整的步伐相一致,同时继承发扬吃苦、创新、团结”的浙商精神才能在多变的市场中找到新机遇。浙商企业家有很多是白手起家或从基层工人做起、从职员做起,但正是由于其肯吃苦、肯坚持,才能不断实现人生的再定位进而走向事业的成功。
第二,浙商精神的传承需要勇于开拓的雷锋式应变精神。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机会,浙商人善于发现机会善于适应环境。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浙商能够稳打稳扎不断创造一个个奇迹,得益于其不但自我学习的适应能力。像杭州哇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年轻时下过农场、茶厂、工厂,做过调度员、推销员、业务员等,最终成为家喻户晓的著名浙商。所以要抓紧一切学习机会,不断提高,完善自我才能洞悉变化、顺势而为。
第三,浙商精神的传承需要敢于自我纠正的雷锋式专研精神。正泰集团总裁南存辉在谈新时期浙商使命时说过:“善学习、勇创新、守诚信、重担当。”曾经三年的修鞋经历虽没赚到什么钱,但让南存辉懂得了诚实守信的珍贵,懂得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从小事做起,“而且任何小事做好都是不易的”。浙商精神的传承只有敢于纠错、敢于尝试、敢于担当的雷锋式职业人去贡献力量才能诞生更多的浙江知名商人。
2 雷锋式职业人品格培养思考
培育雷锋式职业人学习雷锋的择业观,只要是金子总会发光,帮助学生树立恰当的就业观,爱岗敬业、服从组织安排、忠于职守。培育雷锋式职业人,艰苦奋斗,抵制“讲排场、比阔气、比待遇的不良风气”。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是新时期职业人素养品质的源泉。高职院校作为培育职业人的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培育的职业人既要有精湛的专业技能,也要有优秀的职业品格。高职院校要立足本质,发挥雷锋式职业人培育的价值导向功能。着眼现实,发挥雷锋式职业人培育区域文化传承功能。面向未来,发挥雷锋式职业人培育对社会创新型人才供给侧改革功能。因此,雷锋式职业人培育任重道远。雷锋精神源于中国但是却名扬世界,自雷锋精神诞生以来,国家对雷锋精神高度关注,一致推崇。雷锋式职业人将雷锋精神的“感恩、责任、敬业、主动、勤奋、高效、协作、忠诚、谦虚、豁达”全面展现,诠释着职业人的道德境界。雷锋式职业人闪耀着忠党爱国的社会主义价值取向、恪守着爱岗敬业职业操守、燃烧着为民服务的劳动热情、释放着向善尚爱的行动力量、展现出新时期劳动人民众志成城、积极向上的昂扬斗志,是实现中国腾飞的不竭动力。
3 弘扬雷锋精神,创新商科院校职业人培育的新思路
商科院校是高职教育的一大门类,培养的学生广泛活跃在商业经济领域, “同其他人才相比,商科人才注定要与大量商品、资金紧密接触”,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将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浙江商职院地处浙江具有竞争力的地区,建校历史悠久,担负着为区域培育职业人才重任。一百多年以来,为社会输送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涌现出经济学家骆耕漠、爱国人士章乃器等著名人士,被誉为“浙商人才培养的摇篮”。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浙商职院秉承校训,坚持“育人为本,服务社会”的办学方针,积淀着“依托行业办学,校训文化育人”的商科特色。
3.1 秉承校训、功在践行,在校训的践行中培育雷锋式职业人精气神
高职院校是雷锋式职业人培育的主阵地之一,雷锋精神的传承,需要接地气,接地域之气、接校情之气。“从学校固有办学规律和教学规律出发,充分利用学校自身的优势和资源”[1]。着力区域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现实,借力学校文化特色。“每一所大学都有自己的校训,有自己确立的精神文化,这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十分重要”[2]。如何就地取材,就地成才,将校域文化融合成为又一出路,具有商科特色的浙商职院,其“诚、毅、勤、朴”的校训与雷锋式职业人精神具有高度契合性。
其一,天地之美,诚业尤嘉。诚实守信是浙商精神和浙商职院人的共同价值诉求,也是大学的精神之一。“大学是人的良心、是社会的灯塔”[3]。高职也不例外,它是职业人的灯塔。职业教育尚诚、用诚。帮助学生在各种竞争中树立诚信意识,为人诚信、为事诚信、为业诚信。正如马云所说:“商人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在办学理念层面廓清浙商人诚实守信的职业人气质。
其二,星火燎原,毅勇探索。要办地方性特色高职院校,必须“找准各自办学目标”,勇于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坚定探索适合区域需求的人才培育机制,浙江商职院在学徒制探索过程中,给学院未来职业人的心志刚毅以磨砺平台,提前练就现代职业人工匠本领,学生充分地发挥潜力,将价值观和制度结合,营造学生创造性探索的环境。
其三,精神食粮,勤于共享。高职要引领职业人气质和信念,必须勤于学习,勤于分享。商职学院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有学者指出“悠久的办学历史是世界一流大学形成的主要内部原因”[5]。商职院作为高职院校的一种,其久远的历史文化在积淀中具有传承的优势,要办出特色,办出品牌,首先就要学会分享,只有在兼收并蓄、开放共享中才能实现办学定位、做好办学创新。
其四,不倦耕耘,朴实无华。高职职业人精神的培养不应停留在挂在墙上、挂在嘴上表面的富丽堂皇,而应落在实处、质朴敦厚地稳打稳扎。雷锋式职业人的培育从学校层面需要政策的致密与周到,体制的健全与合理、机制的灵活与高效,才能以生为本,更好地传承职业人精神。
3.2 以“文”济“商”,将人文素养与雷锋式职业人培养合为一体
人文素养是职业素养的基础组成部分,人文素养包括人生的意义、追求、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是做人的基本原则。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商科院校应以文为本,将人文精神、人文关怀自上而下贯彻执行,聚文化之气,优化职业人品位改善校园环境。
首先,规划人文精神传承的顶层设计,将人文精神制度化、行动化。将人文精神作为学院的整体发展内容之一,在学院能力范围内发挥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在社会服务中传播学院的精气神,实现高职院校的自成长。如学院和富阳环三村进行共建文明结对工作,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在服务社会的同时也为学生树立奉献榜样。在系部建设层面,人文学院努力建设“慎•行”文化品牌,对班级公约、寝室公约予以比评,对学生的文明行为进行规范,彰显积极向上的文明风尚,引导学生培育自我领导力。
其次,发扬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马克思认为,人文关怀要对“现实的人”予以关注,所以人的现实性是人文关怀的出发点。从学生的现实需求出发,引导学生在满足自身需求的过程中不断实现整体性发展。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鼓励其发挥特长,实现学生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的社会价值。学院为学生牵线搭桥,共觅学生服务社会机会。杭州G20峰会学院109位尖子生成为幸运儿,成功入围峰会服务人员。
最后,优化校园文化。将雷锋精神主题化、系列化。如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学生的学雷锋系列活动,将诚信做人、感恩教育穿插到学生的课内外主题活动之中,实现雷锋式职业人培育的鲜活性、生活化,提高育人成效。
3.3 育“德”于“商”,将德育创新与雷锋式职业人精神培养一以贯之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是高职职业人素养培育的主渠道,必须通过各种途径增强德育底气,为雷锋式职业人精神培养奠定基础。
首先,坚持“一条主线”,强化素养课话语权。“一条主线”是指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素养培育主线,具体体现在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体建设、课程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评价优化为主,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应该具有的育人功能。学院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主体提升创造各种培训、进修、交流的机会,使教育主体有优良的学习环境,提升教育主体专业自信、岗位自信、职业自信,进而增强素养课程的话语影响力。在教学方法上不断创新,做到课内课外结合、理论灌输与实践感悟结合、内容传授和方法运用结合、网上网下渠道结合,给学生提供多样的素养知识汲取途径。在教学内容上,专题化理论课内容,将雷锋职业人精神专题化,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学生的职业人素养。此外,通过专题讲座,强化教育效果,如请全国道德模范孙茂芳来校做学雷锋专题讲座,使师生真实感受立德的人生意义。
其次,“多元覆盖”,增强雷锋式职业人素养培育合力。坚持科研引领、教学融通、课程渗透多管齐下,提高学生雷锋式职业人素养。雷锋式职业人素养的培育是开放式的系统工程,既需要雷锋精神的传承也需要与时俱进的新鲜血液的注入,在科研上加大投入,更好地丰富雷锋式职业人素养内容体系和培育方法体系。此外还需全校合力,雷锋式职业人品质是平凡中的伟大,是可以被践行的。不同专业不同教师都有责任对职业素养的培育贡献力量,在授课安排中对学生的雷锋式职业人基本要求给予明示,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意识。
3.4 融“商”于“商”,将浙江商精神融入商职德育
雷锋式职业人落脚点是具有雷锋精神的社会各行各业的就业人员的培育,融商于商,将浙商精神和学院商科特色融合,建设职业人培育品牌,塑名气。
首先,商商相融。将商业企业和商业学校相互融合,磨砺雷锋式职业人品质。和浙江省知名企业通力合作办学,搭建浙商精神培育平台。如借鉴企业形象规范体系,优化学院职业人素养培育课程、开辟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和阿里巴巴、西湖国宾等知名企业深度融合,确保职业素养目标和区域企业需求一致,为学生提供机会,磨练职业人吃苦耐劳不断进取的意志。如2015年11月12日,浙江教育新闻网首页刊登商职院电商学生助力双十一企业网上促销业绩,《每日商报》也予以整版报道。
其次,业业并举。将学生职业素养和创业素养培育并举,检验雷锋式职业人品质。大力扶持学生创业,将浙商精神学创一体。浙商精神包含勤奋务实的创业精神、恪守承诺的诚信精神等,职业人和创业人虽然有一定的差异,但是精神需求具有共性,那就是勤奋务实、恪守承诺。学院商科引领,注重学生的职业发展,将创业视为学生的第二就业途径。商帮特色的浙江,为学院学生学习浙商精神、使用浙商精神提供资源便利。学院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创业政策支持,鼓励学生在创业中摸索立业之道。如浙江《每日商报》、《青年时报》曾报道商职院学生范晓静等一群“为编织梦想而日夜奋斗的丝梭人”创业事迹。
最后,技竞襄进。做到技能培育和竞赛参与相互促进,强化雷锋式职业人素养。以赛促训,传播浙商职业人精神。技能竞赛是学生职业技能和素养全面体现的又一平台,赛前、赛中、赛后学生的团队意识、服务意识、奉献意识、敬业意识等可以全面历练。如浙江教育新闻网上曾报道,商职院烹饪专业学生为了练就真本领,获取好成绩,加班加点,一直练到满意为止,职业教育尝试在年轻人身上播下“工匠精神”种子。此外学院还努力承办省级各类职业技能竞赛,将浙商职业人精神不断传播。雷锋生命是有限的,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浙商人将继续演绎着雷锋精神,展现雷锋式职业人新面貌。
[1] 王立仁,吴林龙.论雷锋精神培育的现实性维度[J].理论学刊, 2012(11).
[2] 林建华,李家俊,郭东明,等.大学精神的内涵与实质[J].中国高教研究,2016(01).
F069
:A
:2096-0298(2016)12(b)-188-02
王勇(1969-),男,管理学硕士,主要从事产业经济、营销管理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