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低碳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统筹研究①

2016-03-12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牛青张珊珊李姝萌许静茹

中国商论 2016年35期
关键词:城市交通城市规划交通

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 牛青 张珊珊 李姝萌 许静茹

城市低碳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统筹研究①

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 牛青 张珊珊 李姝萌 许静茹

本文对国内外低碳交通研究、城市系统工程和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从整体重新认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以常州市为例探究如何统筹城市低碳交通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三大环节。

低碳交通 统筹 规划建设管理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要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目前,专家对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但是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没有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国外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研究要比国内成熟,比如新加坡、日本,新加坡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坚持规划优先,坚持建管并重。常州处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与苏州、无锡联袂成片,构成苏锡常都市圈,常州如何统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对其以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内外对低碳交通的研究现状

英国伦敦、日本东京、美国纽约分别推行以“长远规划为理念”“城市规划为中心”“差别化管理为特色”的低碳交通政策,取得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而在国内,有学者及专家对低碳交通的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邓社军、于世军以镇江为例进行了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实地情况的针对性的结合,提出了一套有效的方法,对低碳交通的建设有很大的借鉴意义。福建规划勘测设计研究总院的许乃星则对控规下的半建成区的低碳交通优化进行研究,在土地利用性质变更可能性较小的情况下,构建了较强的指标操作体系,引导城市交通建设从“以车为本”到“以人为本”。也有学者从影响低碳交通的因素入手提出发展对策。近些年来我国对低碳交通的关注度不断加强。交通运输部印发的《加快推进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发展指导意见》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交通运输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的新理念,以“试点示范和专项行动”为主要推进方式,到2020年,基本建成绿色循环低碳交通运输体系。

1.2 对低碳城市系统工程的研究现状

李金兵、唐方方(2010)认为低碳城市建设是系统工程,并在系统论基础上提出了低碳城市系统模型,并初步探讨了低碳城市系统运作规律。张启人等(2011)对发展低碳城市系统工程进行了思考,主张将系统工程观点和方法全方位、全要素地应用于低碳城市的战略目标和框架设计。刘伟等(2014)在明确低碳城市发展规划下重点构建低碳城市发展规划的SD(系统动力学)模型。

1.3 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研究现状

在对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研究和践行上,国外众多城市堪称典范,最值得学习的城市之一就是新加坡。新加坡严格执行各项战略规划、制度和法律法规,真正做到了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的有机衔接和协同发展,成功树立城市品牌,给世界提供了一个优良的城市治理模板。“环状城市和新镇建设”相叠加的空间结构模式,不仅实现区域功能分工,而且适度综合发展,避免各地之间对交通的过度需求。科学构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配套完善,标准化设置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编制城市概念规划,整合中心城区控制。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不断推进,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已成为城市工作的重中之重。有国内学者提出城建档案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重要意义,付伟等人则提出了信息系统建设的主要应用,强调了数字化服务工程的发展大趋势,对国内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 低碳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统筹研究

2.1 城市低碳化规划建设管理的重新认识

统筹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提高城市工作的系统性,城市工作要树立系统思维,对进行城市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周密部署,通过顶层设计,为我国的城市发展指路。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城市的规划中,改善城市管理体制,完善城市治理机制,推进城市智慧管理。规划、建设、管理是城市低碳发展中密不可分、相互关联的三个环节,规划具有龙头作用,建设是过程,管理是保障。

2.2 常州基础交通已具雏形,低碳交通的发展已成必然趋势

常州市位于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其基础交通已具雏形。公共交通事业发展平稳,常州市公共交通集团公司创建于1960年5月,是以经营室内公交客运为主的国有企业,到2015年底,拥有运营公交车2698辆(3362标准台),线路263条,线路长度3964.20公里,职工5899人,全年运营里程1.39亿公里,客运量3.27亿人次;自行车租停系统也已初步运行,让广大市民重新喜爱上了自行车。当今社会,低碳交通的发展已成必然趋势,节能环保汽车、新清洁能源汽车、电动车与油电气电混合车必将替代传统汽车。现在,建设绿色可持续发展城市已经成为每个城市的宏伟蓝图,而低碳交通作为低碳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2.3 常州市低碳交通统筹建设

结合国内外已有的相关研究,总结出统筹 建设常州市低碳交通的方法。首先明确城市低碳交通目标,更好地建设低碳交通,方便和丰富居民的出行方式,促进城市低碳交通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实现常州市低碳交通的发展,并不是为了减排而遏制城市发展,而是全面引导和改善城市各个领域的发展趋势,使其可持续发展。其次是要建立分类指导的个性化评价体系。要实现低碳交通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相结合,从系统的角度来统筹低碳交通的规划建设管理,需要有一个个性化的评价体系。我国城市发展良莠不齐,各个城市低碳交通发展路径和结构存在很大差异,在共性规律的基础上进行适度分类,体现城市低碳交通发展的个性,对低碳交通的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结合常州市现有的低碳交通特色,建立适合常州市的特色评价体系,评价与建设相结合,以评价促发展。再次,量化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不仅要反映城市低碳交通发展现状,而且还要能够反映城市向低碳转型的努力程度。最后,确定低碳城市交通普适性评价标准。国内各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单纯利用相对标准进行评价可能存在局限,除了现状评价之外,还需要设定绝对值的评价标准,为低碳城市交通建设确立愿景目标。具体地说,一是综合考虑全球碳排放约束和核心指标的历史发展规律,形成普适性的低碳城市交通评价标准;二是结合我国城市交通分类给出标准,通过城市交通现状评估与普适性低碳城市交通评价标准的比较对标,最终可以形成城市交通重要时间节点的低碳交通发展路线图。

3 结语

本文总结了低碳城市交通建设,使低碳城市建设工作规范化,使低碳城市交通建设评价能够更好地开展。低碳城市交通建设基于系统化整体化的理念,强调规划建设管理三大环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1] 俞慰刚.现代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人本规制与践行策略——以日本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为例[J].上海城市管理,2011(05).

[2] 董现荣.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验的启示[J].绿色大世界,2007(Z2).

[3] 龙江英.城市交通体系碳排放测评模型及优化方法[D].华中科技大学,2012.

[4] 刘细良,张超群.城市低碳交通政策的国际比较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3(02).

[5] 邓社军,于世军,何雨佳.镇江市低碳交通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研究[J].科技资讯,2015(17).

[6] 许乃星.控规下的半建成区低碳交通优化研究——以福州海峡奥体生态城区为例[J].公路与汽运,2016(01).

[7] 李金兵,唐方方.低碳城市系统模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2).

[8] 张启人,闵惜琳,陈原.发展低碳城市的系统工程思考[J].系统工程,2011(1).

[9] 刘伟,等.基于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低碳城市发展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4(4).

[10] 黄海雄.新加坡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经验及启示[N].海南日报,2015-08-12A11.

[11] 付伟.信息系统建设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主要应用[J].民营科技,2015(09).

[12] 简晓英,何民.基于低碳模式下的城市交通结构优化模型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07).

[13] 2015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公报全文[Z].

[1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Z].

[15] 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Z].

[16] 张征华.城市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D].南昌大学,2013.

[17] 段武舰.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辩证关系的思考[J].山西建筑,2003(03).

[18] 钱紫华,曹春霞.低碳城市规划的研究回顾与思考[J].重庆建筑,2011(4).

F294

:A

:2096-0298(2016)12(b)-164-02

2015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常州市低碳交通规划建设管理问题分析与统筹研究》(201610294105)。

牛青(1996-),女,汉族,陕西富平人,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在读;张珊珊(1996-),女,汉族,山东潍坊人,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在读;李姝萌(1996-),女,汉族,四川广元人,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本科在读;许静茹(1997-),女,汉族,江西抚州人,河海大学企业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城市交通城市规划交通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新形势下的建筑设计与城市规划
繁忙的交通
老龄化背景下关于城市交通适老化对策的思考
持续跟踪 精准发力 充分发挥世行在城市交通建设中的引智引资作用
生态景观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探索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共享单车对城市交通的影响
小小交通劝导员
城市设计与城市规划一体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