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看媒介融合下的报业发展
2016-03-12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0087吉林省脑科医院编辑部吉林四平36000
景 彤,杨 波.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 0087.吉林省脑科医院编辑部,吉林四平 36000
由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看媒介融合下的报业发展
景 彤1,杨 波2
1.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 100871
2.吉林省脑科医院编辑部,吉林四平 136000
结合麦克卢汉的相关媒介理论和媒介融合条件下报业的发展现状,探讨报业目前发展艰难的原因及发展前景、变革方向。认为传统报业属于冷媒介,依赖视觉空间,与互联网背景下丛生的、听觉和视觉空间并具的热媒介难以抗衡,需要探索新的盈利模式和呈现方式。
媒介融合;报业发展;麦克卢汉;冷热媒介;听觉空间
我国对于媒介融合的研究始于21世纪,中国人民大学学者蔡雯(2006)指出,媒介融合指各类型媒介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形成的一种独立运行、流程完整、操作规范的新闻生产模式[1]。这一概念强调媒介融合应该发生于不同于任何传统媒介的“新介质”,即所有媒介被搬运至一个全新的平台后进行融合。由于各国媒介发展水平、发展特征、发展模式都存在着较大差异,媒介融合的表现也各不相同,因而全球传播学界对媒介融合的定义目前并未形成明确共识[2]。在这场大浪淘沙的媒介之争中,报业看似正承受着史无前例的深刻冲击,实则酝酿着几百年来最重大的变革与契机。麦克卢汉在其多部著作中依据媒介特征将其分为热媒介和冷媒介,并将媒介空间分为视觉空间、声觉空间等,这些概念在今日依然能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报业在媒介融合过程中的现状。
1 冷媒介与热媒介的内容转型
麦克卢汉创造性地将媒介分为冷热两种,并且他强调,在一定程度上,这些属性具有持久性,无论环境中存在的其他媒介是什么。他认为,媒介的温度随着技术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动态的。
“冷媒介”指那些提供有限信息、清晰度低、形式柔和、感官刺激性弱的媒介,他认为,这些媒介能高程度地调动人们的感官和参与度以填补其在信息、温度上的空缺。“热媒介”指提供相对完整信息、清晰度高、形式剧烈、感官刺激性强的媒介,这些媒介自身散发出足够的热度吸引观众,只需要较小的参与度就能接收媒介传来的信息。
作为冷媒介的报刊,一方面需要变得更冷,同时需要变得更热。在人人可以记录世界的时代,报刊记者似乎不再被需要了。然而,今日记者的角色不再是记录事实,而是挖掘事实背后的背景和真相,尽力驱散社交网络上模棱两可的说法和肆意的谣言。从深度报道层面而言,报刊记者需要借助这一职位之利,看到常人难以看到的事实,思考常人懒于思考的问题,将深度报道做得尽可能全面清晰,让阅读者浮躁的内心趋于安定。另一方面,在短新闻“竞速”层面上,报刊从来不是胜者,因而其可力争从已有的文字新闻入手,将新闻信息用更“热”的方式呈现,如数据可视化、时间轴、事件始末脉络图等。
2 视觉空间与声觉空间的载体转型
麦克卢汉在晚年致友人的一封信中写道:“……我们意识到有几种‘空间’,而各学科却只死守一种空间,即视觉空间。”他意识到,作为多种感官之一的视觉,在文字被创造之后便是占有牢不可破的地位的。但与此同时,人们却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人类传播过程的起始——声觉空间。
在文字被创造之前,人们通过约定俗成的语言进行沟通,这些语言很少经过缜密的规划或逻辑整理,浅显易懂,甚至可能猝不及防。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由于“我们可以闭上眼睛,但我们不可能关闭耳朵”[3],声觉空间的内容便时时伴随在我们身旁。麦克卢汉十分重视声觉空间,他所定义的声觉空间具有非线性、“浸泡”性、高同步性、低控制性等特点。
随着声觉空间的重新崛起,视觉空间似乎在一定程度上正在慢慢被人遗忘。大多数报刊有能力为读者提供足够挖掘深入的报道内容,却苦于纸媒束缚,难以良好地在观众面前呈现报道,而使好文章悄无声息地消逝。个体可以选择购买报刊,依靠阅读印刷出来的文字获取信息,也可以选择对报刊敬而远之,拒绝接受信息,决定权把握在消费者手中。在大环境处于声觉空间的情况下,报刊正在损失大量受众。
为了更好地适应声觉空间的环境,报刊也纷纷开始转型。其中,常见的转型模式有几种:开通报纸网站、将新闻售卖给新闻门户网站、运营手机报纸App或直接向用户发送手机报纸等。这些模式虽然改变了报刊的传播介质,使其看似融入了互联网世界,但实际上并未改变报纸的根本呈现模式,也未能形成良好的营利模式。
由于听觉空间本身的低控制性特征,读者本身无法控制其收到的内容质量,这一重任便需要由听觉空间本身完成。但将报刊由视觉空间转入声觉空间的过程绝非将新闻内容原封不动地移上互联网。知名的报刊媒体间可通过订立协议,成立联合门户网站,控制新闻来源,提升新闻质量,为读者打造“干净”的新闻门户。同时,信息技术也可以应用于新闻数据库的建立及检索功能的完善,使得门户网站在一定意义上成为未来的“史料库”。此外,此类门户网站还需配有与其主页内容相同的App供用户在移动终端使用并实时接收信息推送。
报刊的声觉空间化并不意味着其视觉空间特性的灭亡,相反,其纸媒特征可以如麦克卢汉所说,可以转入一种工具发展的最高阶段——艺术。近年来,纸质媒体的低时效性、低便携性成为其迅速衰落的重要原因,但其此种特性却符合个体对于经典新闻纸质内容的收藏需求。年度特刊、专题特刊等新闻专辑的出版依然是体现媒体性格、态度和专业性的重要途径。其封面的选择、设计,内容的排布与盘点历来都是读者关注的对象。慢工出细活,视觉空间的低同步性和高控制性恰恰为特刊提供了发展空间。
3 小结
有人说,报纸之所以为报纸,不在于它是否真正印刷在纸上,而是一种文字性(印刷式)的阅读方式、一种提供理性的思考和分析以及选择性新闻信息的载体。报纸的“纸性特征”渐渐淡化,不意味着报业和新闻的灭亡。借用麦克卢汉对于媒介的经典论述,媒介是人的延伸,它归根结底是要满足人的传播需求,其发展方向也会越来越倾向于人们最原始、最便捷的交流方式。媒介形式发生变化,人本能想要探索世界、获得信息的需求却不会变化。报业正在发生的革命只是人类媒介转型中的一个阶段,报人不会失去工作,只是工作形式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变化,以适应人类社会和信息技术的变化。
[1]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战[J].国际新闻界,2010(5):31-35.
[2]黄晓军.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传媒合作与集团发展[J].东南传播,2011(2):66.
[3]范东升.拯救报纸[M].广东:南方日报出版有限公司,2011:123-125.
G2
A
2096-0360(2016)13-0088-02
景 彤,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3级本科生,北京大学社会学双学位。
杨 波,吉林省脑科医院编辑部执行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