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的秘密在哪里?
2016-03-12左键
左键
德意志民族是很晚才开始搞工业化的,但这个只有8000万人口的国家,竟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德国人不大相信物美价廉,其原因就是更看重产品的质量和品质。德国品牌不仅世界知名,而且无一不是品质的保证。德国产品质量好的原因有很多,然而归根结底还是依靠严格的质量管理制度,使“德国制造”长盛不衰,享誉世界。
很典型的故事
如下三则小故事或许有助于我们理解什么是“德国制造”。
一则,帐篷的故事。2008年中国汶川地震后,灾区陆续收到各国援助的帐篷等救灾物资。有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灾民们相互打听住的是哪个国家的帐篷,而住德国帐篷的灾民往往引来周遭羡慕,因为德国的帐篷质量是最好的。
二则,钟表的故事。德国殖民时期在青岛江苏路修建的基督教堂的钟表迄今运转正常。2010年,在华投资生产大型齿轮的一名德国商人陪父亲在青岛游览时看见了这座钟表,老人顿时认出了钟表所用的齿轮便是由他的家族企业供应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该德国商人表示:“根据目前的使用情况,这些齿轮没有任何问题,还能再用上300年,真要维修时,恐怕要到我的曾孙一代了。”
三则,桥梁的故事。1906年,德国泰来洋行承建甘肃兰州中山桥,1909年建成。合同规定,该桥自完工之日起保证坚固80年。在1949年解放兰州的战役中,桥面木板被烧,纵梁留下弹痕,但桥身安稳如常。1989年,距桥梁建成80年之际,德国专家专程对该桥进行了检查,并提出加固建议,同时申明合同到期。如今,中山桥仍然照常使用,并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无论是帐篷、钟表、桥梁,还是汽车、火车、轮船,“德国制造”大致具备了五个基本特征:耐用、务实、可靠、安全、精密。
很深刻的基因
德国人“理性严谨”的民族性格,是其精神文化的焦点和结晶,更是“德国制造”的核心文化。其在制造业的具体表现,则可归纳为五大行业文化。
一是专注精神。在德国,“专注”是其“理性严谨”民族性格的行为方式。德国制造业者,“小事大做,小企大业”,不求规模大,但求实力强。他们几十年、几百年专注于一项产品领域,力图做到最强,并成就大业。“大”并不是目的,而是“强”的自然结果。
二是标准主义。德国人“理性严谨”的民族性格,必然演化为其生活与工作中的“标准主义”。德国人生活中的标准比比皆是,如:烹饪作料添加量、垃圾分类规范、什么时间段居民不可出噪音、列车几点几分停在站台的哪条线。他们是一个离开标准寸步难行的民族。这种标准化性格也必然被带入其制造业。全球三分之二的国际机械制造标准超过3万项来自“德国标准化学会标准”DIN是“德国制造”的基础。
三是精确主义。德国人做事讲究精确,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上,都很突出。德国人不精确的话不说,不精确的事情不做。据《欧洲时报》报道,德国制衣业委托一家研究所重新测量和统计有关德国人身材的数据,目的是为了获得更准确的制衣尺寸。精确主义直接给德国制造带来了精密的特性。
四是完美主义。“完美主义”,是“专注精神、标准主义、精确主义”的综合表现,而“完美至臻”则是德国制造的根本特征。追求完美的工作行为表现是“一丝不苟、做事彻底”,也就是“认真”,这已经是德国人深入骨髓的性格特征。德语有一谚语:“犯错误,都要犯得十全十美。”德国人做什么都要彻底到位,不论是否有人监督,也不论是职业工作还是做家务,做不完美、有瑕疵就深感不安。
五是程序主义,或称秩序主义。“标准主义”的时间维度表现是“程序主义”,其空间表现则是“秩序主义”。德国人严守秩序。有一谚语:“秩序是生命的一半。”德国人特别依赖和习惯于遵守秩序,离开了秩序就会感到焦虑和寸步难行。秩序主义在具体工作中则主要表现为流程主义,其空间表现,则是物品放置的条理性。无论是家庭中的杯子、碟子,还是领带、衬衣,乃至工作场所的文件、工具等物品,都摆放井然有序。所以,加上德国人的洁癖,在德国企业无需推行5S(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一切都在自觉之中。
如我们继续深究,可以发现德国的传统哲学深深地影响了德国的企业行为——追求完美。在民族文化的不断传承中,造就了德国人最核心的“理性严谨”的精神文化。企业文化是亚文化,与国家的传统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可以说,德国的企业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缩影。从宗教层面上来看,德语“职业”一词,就有“天职”的意思。这意味着德国人把对上帝的忠诚移植到了对职业和工作的尽心尽力中。反映在企业经营上,企业运作不单纯是追求经济利益,而遵守企业道德和制造高质量产品是企业与生俱来的义务。
很严格的管理
据德中经济资讯协会主席王学军介绍,“我在德国生活多年,一直都很少听到德国出口产品在国外遇到质量问题的消息。偶尔出现,也主要是由企业主动来解决,比如产品召回等。”他解释道,这主要得益于德国一整套完善的出口质量事前管理、事中监控、事后处理程序,即使在发现质量问题后,通过主动召回等程序不仅能妥善解决,相反往往还会增加海外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
一是法规化、标准化。目前德国工业产品中有一半销往国外,全国近1/3的就业岗位都来源于出口行业,德国经济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管理部门在政府机构中占有重要位置。德国对外贸易归联邦经济部主管,下设专门的对外贸易办公室。产品质量的管理还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部门和质检部门等,半官方的德国工商总会、中小企业联合会等在全球都建有庞大的联系网络。此外,相关立法机构、行业标准化机构、质量认证机构等在海外产品安全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德国行业标准化组织在产品质量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标准化组织工作的依据正是国家颁布的各项行业法规,将本已数十万条的行业法规转化为具体的业内标准,这些标准又成为认证机构质量认证和企业生产的依据。
二是完善的认证机构。德国标准化学会和德国电器工程师协会是德国两个主要的产品认证机构,分别从事电工、电子产品符合DIN标志的认证。这两个机构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联合组成德国电工委员会,参加国际电工委员会。DIN代表德国参加国际标准化组织。此外,于1971年12月成立的联邦德国商品标志协会有限公司是专门负责符合DIN标准的产品认证工作的机构,它隶属于德意志标准化学会。这些认证以德国产品安全法为基础,并且根据产品安全法的修正而变化。2004年德国出台的《设备与产品安全法》将原有的设备安全法和产品安全法融合在一起,随后各认证机构也及时调整其认证程序,这就保证了新法规在工业界的迅速实施。据德国罗德律师事务所的沈科女士介绍,取得这些认证后,虽然并不能保证所有产品完全不出问题,但如果产品安全性一旦出现问题,问题的举证方就是消费者或使用厂商,而不再是生产厂商,这体现了质量认证对出口产品的一种保护价值。
很优秀的理念
一是珍视“身后名”,不贪“眼前利”。德意志不是个“喜新厌旧”的民族,德国人喜欢有经历的东西,有历史记忆的东西,有文化记忆的东西。德国有座王家歌剧院在二战中被美国飞机全部炸毁,德国人心疼得不得了,那座歌剧院是过去建了200年才建好的,结果毁于一旦。怎么办?二战后德国人就把这片废墟圈起来,搞了一批科学家、文化学家、考古学家、建筑师、技术工人,大约上百号人,花了35年时间,把这堆破砖烂瓦又重新装回去了。现在我们再看这座王家歌剧院,怎么也看不出来是炸弹炸烂了以后又重新装回来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说,“这个行动本身就属于世界文化遗产”。正是由于德国热爱、尊重自己的文化到了如此地步,所以才叫“不变的德国”。由于德国的经济发展不靠房地产市场,所以一位德国建筑师很难拿到一个建筑项目,好不容易中了标,就一定会精心设计,一定要把它搞成一个艺术精品,一定要让它流芳百世。因此,在德国,你永远也看不到有两座建筑物会是一样的。因此人们说,德国建筑师重视的不是“眼前利”,而是“身后名”。
二是“一个人身上只做一次生意”。在德国,没有哪家企业是一夜暴富,迅速成为全球焦点的。他们往往是专注于某个领域、某项产品的“小公司”、“慢公司”,但极少有“差公司”,绝没有“假公司”。它们大多是拥有百年以上经历、高度注重产品质量和价值的世界著名公司,也被称之为“隐形冠军”。德国人的衣服旧得不能再旧了,它的扣子依然还在。于是,有句玩笑话说,德国纽扣的寿命比婚姻还长。这看似一件小事,小得只有纽扣那么大,但它透视出许多其他层面上的东西。比如,纽扣的质量、钉扣工人的敬业精神等。连纽扣都钉得如此完美的德国人,在工作中更是容不得半点马虎。在一个盛行追求完美作风的国度里,生产出奔驰、宝马和几乎成为“精密”与“耐用”代名词的德国精密机械就不足为奇了。
三是不相信物美价廉。“德国制造”的优势并不在价格上,连德国人自己都承认“德国货就是物美价不廉”。你跟日本人可以谈价格,但你跟德国人谈价格,一刀都砍不下来。德国人甚至不承认有“物美价廉”这回事。“德国制造”的优势在于它的质量,它解决问题的专有技术,它优秀的售后服务。德国企业发展的一般产品都是具有世界领先水平、高难度,别国一时无法制造出来的产品。德国30%以上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都是没有竞争对手的独家产品。德国人生产的工业制造品,大到挖地铁的掘进机,小到文秘工作中的订书机,从质量上讲都是世界第一。
四是“服务,服务,服务”。售后服务的确是德国公司成功的一大法宝。德国许多大企业都有庞大的售后服务队伍,一些中小企业的销售和售后服务队伍甚至占企业人员的一半。《环球时报》记者日前走访了位于德国鲁尔区的德国MACH4自动化技术公司。这家在药品自动化技术领域全球领先的企业,厂区非常“简陋”。“服务,服务,服务”是这家公司的宗旨,公司的工程师和专家为每一位客户制定解决方案,并确保自动化系统能持久安全运行。公司还设立每周7天的24小时热线,用10种语言为客户服务。
综上所述,时至今日,“德国制造”成为质量上乘的标志,甚至成为很多消费者购买商品的理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学习别人,提升自己。在实行供给侧新政的今天,让我们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共同思考提升我国产品质量的大课题,使“中国制造”成为优质产品的代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