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教育中的体育和体育中的教育

2016-03-12郭可雷平杰

体育学刊 2016年1期
关键词:体教本质竞技

郭可雷,平杰

(1.咸阳师范学院 体育系,陕西 咸阳 712000;2.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上海 200438)



论教育中的体育和体育中的教育

郭可雷1,2,平杰2

(1.咸阳师范学院 体育系,陕西 咸阳 712000;2.上海体育学院 体育教育训练学院,上海 200438)

摘 要:对教育的本质、体育的本质以及教育中的体育与体育中的教育进行分析,旨在为教育与体育事业的科学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本质是古今中外哲学家和教育家的共识,体育亦是一种教育,体育的本质是育人,最大限度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通过体育这一手段从身心两方面培养具有体育精神的人是体育的终极目标。因此,体育与教育本质一脉相承。“体教结合”将被“体育回归教育”所替代,体育回归教育,教育才能回归本质。“体育回归教育”仍是阶段目标,等到体育回归到教育大家庭之后就无需再提所谓的“体育回归教育”,从教育的层面发展体育是历史发展的不可逆转趋势。

关 键 词:学校体育;教育本质;体育本质;体教结合;体育回归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为办好教育,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对教育的投入也大幅增加,教育事业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然而,政府的重视和投入与人们对教育的满意度并不对等。应试教育问题、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等,一直困扰着教育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前体操世界冠军张尚武的人生经历和美国式“体教结合”诞生的NBA明星林书豪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虽然两个个案比较极端,却代表两类群体,但再度引发人们对体育和教育之间的关系的思考。本研究拟以体育中的教育和教育中的体育为切入点,探索发展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的科学途径,以期为教育事业和体育事业的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1 教育的本质

1)马克思对教育本质的理解。

马克思[1]对教育本质的理解,建立在对人的本质理解的基础之上。他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到:“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研究认为马克思所言教育本质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有目的、有意识培养人的活动,目的是使人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2]。

2)卢梭、杜威对教育本质的理解。

卢梭主张教育应“回归自然”,并提出自然教育理论。卢梭[3]的“自然教育”的本质是: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发展的自然规律。杜威[4]从实用主义教育的角度探索了教育的本质,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和“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的见解,把教育同生长、生活与发展视为同一层次的概念,经验、生活、生长融为一体,生长是教育的目标,经验是教育的本质,生活是教育的过程,这是杜威教育哲学的核心。

3)国内教育家对教育本质的理解。

蔡元培在《1900年以来教育之进步》中指出:“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认为健全人格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5]。为了实现这一终极目标,他提出了四育并举,即体育、智育、德育和美育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6]395。毛泽东[7]提出德、智、体三育并重和身心并完的教育思想,可认为是其对教育本质最准确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将“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不可分割[8]。

古今中外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教育的最高指导思想是出于战略定位和考量,为世界教育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展现教育家们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

2 体育的本质及地位

理解教育的本质,体育的本质就不难把握,体育与教育相辅相成,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大凡体育家都是教育家。蔡元培认为学校体育的本质:是以运动的普及为原则,是以运动为手段,并借助竞技活动与运动会,以培养学生的团体精神,使学生身心获得全面发展[9]。毛泽东在建国初期提出的“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时至今日仍是我国重要的体育指导思想之一。认为体育的真义在于增强人民体质,体育非“精英”体育,而是指增进人民体质的群众体育。1952年,毛泽东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理念,可以认为是他对体育本质的高度概括。在《体育之研究》一文中,毛泽东对“体”和“体育”的作用有很精辟的论述:“体者,为知识之载而为道德之寓者也,无体是无德智也。”[10]习近平指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是我国体育工作的根本方针和任务。强调要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重视发展体育事业,同时指出:“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弘扬突破自我、追求卓越的精神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11]以上对体育本质的把握,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指明方向、提出明确要求。

洛克和斯宾塞是英国著名的教育家,斯宾塞[12]在《教育论》中将体育与智育、德育提升到同等重要的位置,认为对于个人而言,健康的身体是心智发展的基础。洛克[13]在《教育漫话》中指出:健康的心智存在于健康的体魄中。他认为,我们要能出人头地,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就必须先有健康的身体。谈及体格时,卢梭[14]认为:“如果你想培养你的学生的智慧,就应当培养他的智慧所支配的体力。不断地锻炼他的身体,使他健壮起来,以便他长得既聪慧又有理性,能干活,能办事,能跑,能叫,能不停地活动,能凭他的精力做人,能凭他的理性做人。”蔡元培“完全人格,首在体育、次在智育[6]261”的体育思想,突出体育在教育中的前提和基础性作用。体育者,循生理上自然发达之趋势,以无违于体育之本意者为准。”[6]412

综上所述,这些教育家对体育的理解与把握高屋建瓴,入木三分。首先,在个人的身心全面发展过程中,身心是一统的,身是心智的物质基础。而体育在发展身体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法代替的独有功效,从这方面说,教育不能没有体育。不仅如此,体育不仅可以育“体”,而且还可以育“心”,通过体育参与既可以野蛮体魄,也可以文明精神,体育在培养人的合作精神、增强意志、规则意识以及培养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等社会属性方面也具有显著优势。因为,人的某些品质不是通过简单说教就可以提高,比如,意志品质的培养,通过说教仅仅能解决“知”的问题,而要做到“知行合一”就必需通过身体力行才能达到,而体育恰恰具有这样的功能,通过长时间的体育练习意志品质才有可能得到提升。又比如,集体主义精神、团结协作能力、公平公正的规则意识、健康的生活态度通过体育竞赛均可以获得。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品质是现在很多独生子女缺乏的,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意识是当今社会所需要的,这些与人类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再进一步讲,体育在改造大脑、促进智力发展,提高欣赏美、创造美方面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教育体系中,体育是与德育、智育和美育并立存在的,体育与德育、智育和美育通力合作才有可能实现完全教育,其中任何一方面都无法完成对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体育在强健体魄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体育绝非仅仅限于强身健体,它是以体育参与来完成教育的目的,以身体教育实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目的。体育与其它学科不同,它有助于从多方面培养人格,体育不仅可以强身健体,还可以育德、育智、育美,培育体育精神、养成良好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提高社会适应。全面发展绝不等于育德+育智+育体+育美,如果各科以自己的一面为唯一目的,如体育只育体,德育只育德,智育只育智,美育只育美,那么即便有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也不可能培育出全面发展的人[15]。因此,各科教育必须作为四育的过程,这样的过程才能称得上是教育过程。即是说,教育寄托于体育教育不仅仅是强身健体,而是要通过体育参与实现全面发展的教育,体育教育本身也具有这样的优势。

3 体育与教育的关系

体育的本质是通过体育完成完全教育的目的。不难理解,体育的核心在“育”,“体”离开了“育”这一形而上的层面,剩下的就只有身体活动或竞技运动这一形而下的层面,而“育”没有“身体”教育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不管是群众体育、学校体育还是竞技体育都无法忽略体育对人的全面发展所具有的教育功能。比如,现代奥运会由于过度的职业化与商业化造成了竞技体育唯成绩论、唯奖牌论,忽略竞技体育的教育功能,从而致使人们对奥运会的关注度大幅下降就是不争的事实。实际上,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创建现代奥运会,目的绝非号召人们单纯为夺取金牌和桂冠而战斗。通过体育竞赛来教育青年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才是顾拜旦复兴奥运会的根本宗旨。为了让奥林匹克精神落到实处,他提出了大众参与的理念,认为参与比夺冠更重要。认识到现代奥运会的种种弊端,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先生提出创建青奥会的设想,其初衷是希望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使青年们成为真正具备拥有体育精神的人。他说:“我们不应只局限于主办赛事,同时须肩负起教育青年运动员的责任,因为体育就是一种教育。”[16]

体育课不应仅仅局限于组织学生应付体育加试和身体锻炼,而是应将其作为一个平台,让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融合起来,让学生得到“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这也是以突出文化教育为特色的青奥会带给学校体育工作的启示。受洛克和斯宾塞体育教育理念影响下的伊顿公学、设有8门体育必修课和27门体育选修课。伊顿公学每周体育课时达23小时左右,几乎与文化课时(31小时)平分秋色,每一学生基本每天中的半天都在参与体育运动[17]。伊顿公学发出:“运动第一,学习第二”的口号。这不能简单理解为一个口号,实际上,这是学校的规则,伊顿公学注重的是体育背后的精神塑造,体育的本质是人格教育,通过体育可以使身体和精神协调发展。校际之间、班级之间、宿舍之间的体育比赛常年不断。担负着培养未来社会精英和领袖的公学,最大限度地发挥体育的教育功能,通过体育从身心两方面磨练青少年的果敢和男子汉气慨,以及培养规则意识和不轻易言弃的体育精神形成健全性格,这正是真正的领导者所应该具备的品质。

再把目光聚焦到我国的教育系统,在“高考指挥棒”导向下,体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往往流于形式,被看作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素质教育天天在喊,应试教育大行其道”,重营养、轻锻炼,重智育、轻体育是普遍现象,我们离真正的素质教育还相差很远。教育缺失体育,青少年无法体验健全的教育,其身心健康受到危害。体育远离教育,培养出许多畸形的体育人才。中国三大球在仁川亚运会上颗粒无收,正说明体育中教育的缺失。中国三大球的现状表明,体育人才培养只有进入教育系统,才能获得健全的三大球人才培养体系,培养的人才才能支持三大球在国际上竞争。总体来说,在我国,精英体育只要竞技成绩和奖牌不要文化知识教育,而学校教育只注重文化知识培育忽略体育在学校教育中应有的教育价值。杜威提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陶行知提出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而对于中国青少年来说,体育课就是课堂外的教育被边缘化。

4 从“体教结合”到“体育回归教育”

20世纪50年代建立的金字塔式运动员培养模式,因高淘汰率、低成材率、人才畸形发展、就业不畅等问题而饱受质疑。受此影响,国家教委与国家体委于1987年开始尝试在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使“体教结合”迈出实质性一步。“体教结合”的初衷是利用体育和教育两个系统的优势,以教育系统为主体,建立一套从小学到大学“一条龙”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从而改变传统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衍生出的文化教育缺失、成材率很低、就业安置困难等弊端[18]。

“体教结合”道路究竟有哪些沟壑,这或许是包括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应该厘清的问题。第一,因行业间的生硬结合令其效果欠佳。体育与教育部门“两张皮”,各自承担不同的任务,平行不交叉、各自为政的局面是“体教结合”难以产生实效的主因。“体教结合”建立的初衷是为弥补运动员基础教育不足提出的,强调充分发挥教育部门教育优势,培养全面发展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而事实上,“体”和“教”在运动训练条件和资源、培养经费、教练员队伍建设和竞赛制度改革方面的契合,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困难。例如,清华大学的胡凯只能选择在重庆队注册运动员,否则就无法进入竞技比赛;由于系统不一致,体育系统的钱可以投进社区,却进不了学校[17],培养经费不足仍是国内大多数学校实施“体教结合”无法摆脱的窘境。第二,观念陈旧。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过程中,功利主义的陈旧观念依然盛行,加强运动员文化课学习的愿景仍如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所以,鲜有体学兼优的人才被培养出来。第三,培养目标单一,学训矛盾突出。李致君等[19]认为审视体教结合所走过的20多年,不难发现学训矛盾仍是最现实且棘手问题之一。高强度系统化的专业训练,导致竞技体育人才在长期的运动训练中读、训脱节,得不到较好文化知识教育,运动员在一定时期内的发展呈现出单一、畸形等现象。第四,体育生源匮乏。在高等教育日趋大众化的当今,相对于“吃体育饭”,让孩子上个好大学更是众多家长为孩子预先铺设的人生道路。即便孩子很有体育天赋,家长也要考虑风险的大小和成材的几率。运动员固有的“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负面形象,也无形中加剧“练体育没前途”的社会观念传播,不仅造成体育后备人才的匮乏,同时还潜藏着竞技体育人才断层的危机。

综上所述,教育与体育部门的结合不佳、观念陈旧、培养目标单一、学训矛盾突出、体育生源匮乏是“体教结合”多年未见成效的根源所在。“体教结合”提出的初衷是改变旧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体育与教育两部门融合,弥补竞技体育运动员文化知识教育不足,从而达到培养具有体育精神、全面发展的体学兼优人才的目的。然而,多年的实践证明用“体教结合”模式,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体教结合”模式需要重新认识。首先,学校依据自身的资源,为那些具有体育天赋的学生提供成长的平台,组建运动队完全是对学生和社会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无所谓“体教结合”的问题[20]。其次,“体教结合”的理念本质上仍是将教育和体育人为割裂,并没有将体育视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第3章已论证,体育与教育有着内在、规律性联系,体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本不存在什么二者的结合问题。第三,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体教结合”理论并未触及运动员培养模式改革的根基,其归根结底就是未解决体育与教育是什么关系?体育的本质是什么?等问题只有“体育回归教育”才能找到问题答案。

在我国“体教结合”实施效果不如人意以及青少年体质连续多年下滑的背景下,让体育回归教育的呼声日益高涨。南京青奥会“不设奖牌榜,享受体育快乐”彰显“体育回归教育”的意义。“我们的初衷是通过奥林匹克运动,使青年们成为真正具备体育精神的人,因为体育就是一种教育”[21]。罗格表达创办青奥会的初衷,不能只看到体育的运动价值,更应该看到体育的教育价值,要让青少年通过参与体育比赛和文化教育交流,养成一种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使他们成为真正具有体育精神的人,因为体育是非常好的教育途径[22]。巴赫在南京发表的演说中提到:在很多国家,体育在教育体系中应该扮演的角色没得到应有的重视,体育的作用被很多教师和家长低估,这其中就包括中国,甚至可以说,这种状况在中国更为严重[23]。巴赫认为体育在教育中的独特价值体现为两方面:一是促进人的自然属性;二是培养社会属性,包括公平竞争、团队合作等品质。在中国,第二方面显得尤其重要[21]。从罗格和巴赫的精辟论断中得到如下启示:一是,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体育并没得到应有的重视,体育的功能多被理解为强身健体这一形而下的层面,通过体育培养人格的教育价值被低估了。清华大学原党委书记陈希曾在《大学校长谈体育》中提及:在讨论树立体魄与人格并重的体育观时,我们将把重点放在人格培养方面。因为体育教育忽视育人和人格的培养将是没有灵魂的教育[24]。二是,竞技体育不仅是争金夺银,最重要的是通过竞技运动达到育人的目的,这也是顾拜旦创设现代奥运会的初衷,罗格之所以还要创办青奥会主要原因就是因为现代奥运会离其创办的初衷渐行渐远。三是,由“结合”到“回归”对体育诸多操作机制的改革意味深远:1)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应由教育系统承担,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是教育系统责无旁贷的义务和责任;2)教育体系中的体育扮演的角色应该受到重视,体育培养人格的本质教育功能,应该得到充分的发挥。我们的教育系统应该明白,无论是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还是学校普通大学生的体育教育,都是教育系统份内的工作,因为体育就是教育。所以,学校体育的任何改革都必需以培养人格、人的全面发展和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教育本质功能为宗旨,应从教育的层面发展体育。四是,体育回归教育强调的是体育本来就是教育大家庭中的一员,是与德育、智育和美育一并融合在教育之中,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不存在回归之说,之所以还提回归是由于现阶段尚没有深刻理解与把握教育与体育的本质,人为将二者分离,但从教育发展的规律看,体教分离只是一个阶段并非永久趋势。所以,体育回归教育也是阶段目标,等体育回归到教育大家庭之后就无需再提所谓的体育回归教育的问题了,从教育层面发展体育是永恒的趋势和主流。英国的公学在这方面已经给我们做出很好的榜样。五是,“体育回归教育”的理念釜底抽薪,从根本上触动教育中的体育和体育中的教育改革面临的问题,它明确告诉我们体育与教育的关系,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与教育在目标上是一致的,通过体育这一媒介最终达到健全人格的目的。

尽管“体育回归教育”的观点近年来在学界已获得共识,但多数文献只论证为何回归和何谓回归,究竟如何回归仍未有突破。

体育中的教育与教育中的体育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促使我们不得不深入思考教育的本质、体育的本质、教育与体育的关系。这些看似不起眼的问题却是决定教育与体育全局的根本性问题。我国现实状态中教育与体育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皆来自于对教育与体育本质的把握不够准确,很多做法违背教育与体育发展的自然规律。加强对教育与体育本质的理解与把握,站在人的全面发展、民族复兴和小康社会的高度发展教育与体育事业,让体育回归教育,顺应教育与体育发展的规律。唯有此,精英体育才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具有体育精神的、全面发展的运动员,学校教育才能遏制青少年体质下降的势头,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祖国需要的人才,才有可能实现民族振兴与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68.

[2] 张正江. 后现代反本质主义背景下的马克思主义本质观、人的本质与教育的本质[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2):7-10.

[3] 卢梭. 爱弥儿(上册)[M]. 上海:商务印书馆1978:91-92.

[4] 杜威. 杜威教育论著选[G]. 赵祥麟,王承绪,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143.

[5] 高平叔. 蔡元培全集(第2卷)[M]. 北京:中华书局,1984:407.

[6] 高平叔. 蔡元培全集(第3卷)[M]. 北京:中华书局,1984.

[7]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G]. 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781.

[8] 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EB/OL]. [2015-06-10]. http://news.sdchina.com/show/144708.html.

[9] 律海涛,何叙. 蔡元培体育教育思想与当代体育教育[J].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5):1-4.

[10] 二十八画生. 体育之研究[J]. 新青年,1917,3(2):1-11.

[11] 李斌,李铮. 习近平:人民身体健康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涵[EB/OL]. [2015-05-15]. http://news. xinhuanet.com/sports/2013-08/31/c_117171570.htm.

[12] 斯宾塞. 斯宾塞教育论著选[G]. 胡毅,王承绪,译.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139.

[13] 约翰·洛克. 教育漫话[M]. 徐大建,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2.

[14] 卢梭. 爱弥儿[M]. 李平沤,译. 上海:商务印书馆,1978:97,290,35,235,104,106.

[15] 刘清黎. 体育教育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38-39.

[16] 吴俊宽,沈楠,高川. 青奥会带来的思考:“青”舞应飞扬快乐永至上[EB/OL]. [2015-05-15]. http://news. xinhuanet.com/sports/2010-08/27/c_12490585.htm.

[17] 王旭烽. 伊顿的体育精神[N]. 浙江日报,2012-07-30(21).

[18] 郑轶,王霞光,李长云. 谁来打通“体教结合“之路[N]. 人民日报,2010-07-30(12).

[19] 李致君,唐炎. 体教结合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审视[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7(4):181-185.

[20] 王正伦. 体教结合辨析——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新视野[J]. 体育文化导刊,2005(1):19-20.

[21] 黄志阳,王洋. 让体育回归教育正当其时——南京青奥会给中国体育带来的启示[N]. 北京日报,2014-08-29(16).

[22]王东. 让体育回归教育[N]. 光明日报,2014-08-18(7).

[23] 王集旻,王珏玢. 让体育回归教育——来自巴赫的善意提醒[EB/OL]. [2015-05-15]. http://news.xinhuanet. com/sports/2014-08/20/c_126895078.htm.

[24] 杨贵仁. 大学校长谈体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7.

On physical education i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GUO Ke-lei1,2,PING Jie2
(1.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Xianyang Normal University,Xianyang 712000,China;
2.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 Training,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Shanghai 200438,China)

Abstract: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the esse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as well as physical education in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in physical education, so as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criterion for the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the educa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 undertakings. Research results indicated the followings: it is a consensus among philosophers and educators all over the world at all times to consider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as the essence of educ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is a sort of education; the esse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 is to educate people, to exert the educational function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o the maximum extent; to cultivate people with sports spirit both mentally and physically by using such a means as physical education is the ultimate goal of physical education. Therefore, physical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are consistent in terms of essence. “The combin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will be replaced by “the retur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o education”; only when physical education returns to education can education returns to its essence. “The retur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o education” is still a stage goal; when physical education returns to the big family of education, there will be no need to mention the so-called “retur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o education”; developing physical education at the level of education is the irreversible trend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Key words: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the essence of education;the essence of physical education;the combination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education;the return of physical education to education

作者简介:郭可雷(1975-),男,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运动训练理论与实践。通讯作者:平杰教授。E-mail:guokelei20040328@163.com

基金项目:上海市学生健康促进工程重大决策咨询课题委托项目(HJTY-2010-A03)。

收稿日期:2015-07-27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6)01-0104-05

猜你喜欢

体教本质竞技
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思考——对《关于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诠释
回归本质
竞技精神
童年的本质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花与竞技少女
体育运动学校如何落实体教结合办学模式
竞技体育
体教结合的完美典范——英国拉夫堡大学
同台竞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