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件之美国人最知
2016-03-11常伟
常伟
1822年创立的播威表创始人爱德华有一则广为流传的传奇故事:他曾销售了四只表给广州行商,据说总价值高达1万法郎。由于成功销售出高价的表款,所以他要求英国和瑞士的兄弟再多寄一些来,以发展他们在广州的事业。但一开始,海外的兄弟们还表示怀疑,后来在每人收到一个沉甸甸的金块后很快就相信了爱德华的说法。关于这个故事,我们无法确定爱德华是在什么时候销售的,也不知道具体是哪几只表,但可以肯定的是“大八件”这个独特的门类将为播威商行赚取巨大的财富。这类表不是由中国钟表匠制作的,而是指由欧洲(大部分是瑞士)制造的销往中国市场的表款。
在中西钟表文化交流史中,100多年前独占庞大中国市场时间最长、最多中文品牌、销量惊人的各式“大八件”怀表,以其质量之精、造型之美、变化之奇、数量之多、覆盖面之广,创造了最大的钟表奇迹——这是著名钟表收藏家矫大羽先生对“大八件”的评价。
面对这样的钟表奇迹,现代中国人是否已经遗忘?还是希望把这段历史重新梳理?
英国人的尝试
为什么“大八件”会出现在中国,这主要与清王朝的国力与帝王的意志分不开,由于帝王对于钟表的喜爱,不惜重金购买西洋表,而西方钟表商在开拓中国这个新市场的同时,也感受到与其他市场截然不同的需求,比如中国人喜爱成双成对的传统,使对表的销售在中国成为可能。装饰材料多以珍珠为点缀,表盘多以大秒针搭配罗马数字(或中国时辰汉字)的刻度。最绝的是,在细腻的装饰和简洁的显示之下,表款中还藏有装饰艺术的各类机芯,美不胜收。
以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钟表为例,英国钟表占有很大比例,缘于18世纪的英国钟表业比较强盛,极力将钟表推销到海外市场,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广州贸易过程中几乎处于垄断的地位,这都有利于英国的钟表厂商。1766年12月英国的《Gentleman’s Magazine》有一段描写:东印度公司把两件新奇的钟作为礼物送给中国的皇帝,钟面上写着“JAs Cox/London”的字样。就是这种自动装置以及各类钟表使詹姆斯·考克斯(James Cox,1723年至约1791年)名声大振。
威廉·伊伯利(William Ilbery,约1760年至1839年)受到考克斯成功的启发,于是专门为中国市场制造怀表,他也从法国钟表师让·安托万·莱皮纳(Jean Antoine Lépine,1720年至1814年)研制的“莱皮纳式机芯”中获得灵感,不仅采用了独立式发条盒(free-standing barrel),而且专门装配了经过雕刻花纹的鎏金机芯,被称为“中国式机芯”(Chinese Calibre)。因此,他为销往中国市场的怀表树立了一种新的典范,从而被后人尊称为“中国表之父”。
瑞士人的发展
当以詹姆斯·考克斯产品为代表的英国钟表在中国盛行的时候,来自瑞士钟表匠的产品也开始从18世纪中后期进入中国市场。1779年,瑞士人勒贝克(Charles de Constant de Rebecque,1762年至1835年)就来到中国,他主要是在澳门与广州两地销售钟表。在长期的实践当中,他摸索出中国顾客的口味,为瑞士表在中国的成功提供了信息条件。而第一个成功进入中国市场的瑞士制表家族就是皮埃尔·雅克德罗(Pierre Jaquet Droz,1721年至1790年)和亨利-路易·雅克德罗(Henri-Louis Jaquet Droz,1752年至1791年)父子。
如果说英国人开辟了一条“大八件”之路,那么瑞士人则通过自己的制表师与工艺师为“大八件”赋予了最辉煌的光彩。在这些名贵的表款以及制造者的名单里,尤其要指出的是作为“中国表之父”后继者的爱德华·播威(Edouard Bovet,1797年至1849年),他不仅远渡重洋来到中国,而且为“大八件”制定了最终的标准模式。他与兄弟们于1822年成立的钟表公司,成为当时在华最成功的瑞士表商,这个家族企业也建立了从中国获取了巨大财富的钟表王朝。
技术与艺术的结晶
除了制表师,艺术工匠为“大八件”打造了华丽的外衣,即使是当年为中国制造钟表的英国品牌,也与日内瓦的各类艺术家合作,其中制造表壳的金匠有让-乔治·瑞蒙德(Jean-Georges Rémond,1752年至1820年后)、路易-大卫-本杰明·奥瑞马(Louis-David-Benjamin Oltramare,1781年至1851年)和让-休斯·奥瑞马(Jean-Hugues Oltramare,1786年至不详)兄弟,以及让-弗朗索瓦·波特(Jean-Fran?ois Bautte,1772年至1837年)等。而著名的珐琅师则有让-亚伯拉罕·黎思诺(Jean Abraham Lissignol,1749年至1819年)、让-路易·里什泰(Jean Louis Richter,1766年至1841年)、让-费朗索瓦-维克托·杜邦(Jean-Franois-Victor Dupont,1785年至1863年)等。
2008年11月19日英国《泰晤士报》刊登了一则消息:曾经被乔治三世国王赠送给嘉庆皇帝的一对珐琅表,在拍卖会上以145万英镑的价格被中国藏家拍得。两枚怀表之底壳上的珐琅彩绘题为“温馨与纯真”(Affection & Innocence),相传为19世纪初期珐琅名画师让-亚伯拉罕·黎思诺,参照意大利著名雕刻家弗朗西斯科·巴托洛兹(Francesco Bartolozzi,1727年至1815年)之作品所画,是目前为止镜像珐琅彩绘怀表中极其精彩的珍品。表壳为19世纪著名治金工匠路易-大卫-本杰明·奥瑞马和让-休斯·奥瑞马兄弟所制,编号分别为9703及9704,黄金表壳边上缀上珍珠。独特的三色机芯以蓝钢、镜面钢及镀金组成,并具有两问报时功能。
“大八件”机芯经常通过手工雕刻纹路被赋予特殊的外貌,其中的雕刻图案以唐草纹居多,但也有小鸟、蝴蝶、花卉等具象的造型,有些会使夹板边缘呈现波浪的线条。特殊的机芯还采用珐琅、漆绘、贴花等工艺进行修饰,形成极具艺术化的表现力,对于喜欢欣赏机芯的中国人来说,这种在工艺层面的极大提升是独具匠心的。例如,采用珐琅在机芯上进行填充,因为这个工艺还需要烧结,所以经常会使机芯的定位细节变形,因此这类机芯成品率极低,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
为了迎合中国人的欣赏需要,“大八件”逐渐在机芯设计上衍生出不同的类别,这些设计主要是针对上夹板而言,如俗称的“龙凤夹板”、“云纹夹板”以及“满花夹板”等等。制表师让·蒂克西埃(Jean Tixier)是这种机芯的始作俑者。此外,还有一些是简化的夹板造型,比如猴头造型的夹板就充满着意趣。对于八天动力储存机芯,有时也会采用两个发条盒的设计,在机芯设计上往往是中轴对称,发条盒分别位于中轴两边,极容易辨识。
钟表收藏的巅峰
如果从经济的角度来看,表类发展大致有四个阶段,经历了欧洲本土市场、拓展东方市场、美国市场崛起以及全球化的过程;如果以今天的收藏眼光来看,不同阶段的实物可以简单的概括为早期雏形表、“中国表”、复杂功能怀表以及手表。
2016年1月,“大八件”文化巡礼北京揭幕展启动了。早在10年前,矫大羽先生就出版了《大八件怀表》一书,成为研究“大八件”的圭臬。10年之后,笔者所策划的“大八件”文化巡礼如期举办,既是对收藏前辈的真诚致敬,也是对“大八件”文化研究的继续。
此次展览就是希望通过藏家的展品、专家的研究、行家的实践,将已经远去却又近在咫尺的历史续写,还原中国人与西方钟表第一次亲密接触的史实。展览分为五个主题,有机地将时间和空间两条主线贯穿在一起:一方面,勾勒出“大八件“的形成、发展、成熟的脉络;另一方面,阐释了“大八件”在西方的独特地位,以及在中国的本土融合,这些表款无愧是技术与艺术的结晶。此次展览邀请了钟表专家许昆先生联合策展,同时聘请珐琅师熊松涛、雕刻师刘栋两位匠师作为学术顾问,这也是笔者在出版“大八件”文化书籍《播威与中国》后,首次从收藏理论到藏品实践的一次集合展示,力图讲述中国人曾经拥有的钟表话语权,同时启迪当今中国钟表收藏的新思考。
当我们欣赏这一件件展品时,自成一体、风格迥异的“大八件”总是能让人眼前一亮,而如今这些本属于中国人的物件又纷纷回到了我们的怀抱,这绝对不是一种单纯的情怀,而是精于钟表审美的国人对于“大八件”内在价值的无条件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