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考热中的冷思考

2016-03-11黄硕旻

就业与保障 2015年11期
关键词:国考职位公务员

黄硕旻

又是一年“国考季”。随着这次国考的报名人数下降和招考的岗位增加,今年又被称为“最好国考年”。

作为招录国家公务员的一个重要考试,历年的国考都备受关注。作为纳入国家行政编制、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人员,公务员在选拔上自然也有着严格的规程,这让公务员考试带上了一层为国量才的意思。从这一方面来看,汇总国考的方方面面信息,可以管中窥豹地一览中国人才走向的现状。

不断改善的用人环境

根据调查显示,在美国,只有3%的大学生愿意考公务员,在法国有5.3%的大学生想当公务员,而在新加坡只有2%的大学生愿意投考公务员。日本有一个职位倾向调查显示,公务员排在大学生想去担任的榜单的第五十三位。而在英国,公务员则被排入二十大被厌恶的职业榜。然而在中国,居然有76.4%的大学生愿意报考公务员,可谓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公务员考试的报名人数一直呈现一个大幅度上升的趋势。从1994年的4400人到2013年的152万人,可供选择的岗位也从几百个增加到了一万多个。公务员的队伍虽然一直在不断地扩大,但是招考的人数有限,一个岗位常常有成百上千人在竞争。

作为一个职业,公务员能在中国成为社会的就业热点,从而形成报考的热潮,这当然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试想一下,政府机构的职责在于统筹管理,它并不能直接创造社会财富;与此同时,它还会消耗公共的财政预算。与之相对的,企业才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体。从创造社会财富的角度来看,人们热衷于报考公务员,恰恰是因为企业就业环境的不乐观。

在过去的几年,许多企业的生存状况不容乐观。随着应届毕业生的不断增多,劳动力的趋向饱和,用人的薪资开始随着竞争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准上,同时还需要承担很大的工作压力。相比较之下,在公众的印象中,公务员虽然没有高额的薪资,但是工作轻松,不用承担太大的压力。同时公务员的福利待遇要好过企业职工,可能还有各种隐性的收入补贴。

而这种增长,在经过了2013年的最高点后,开始了一个转折。2014年的国考报名人数急转直下,减少到了140万人。而2015年继续走低,减少到130万人。这是一种转变。光从数据上来看,这两年的报考人数开始下滑,显得非常突兀。正如上文所说的,既然是一块人人都希望抢到手中的“香饽饽”,那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下滑呢?

从这个结果来看,公务员的报考人数减少,从根本上来说是公务员不再像过去一样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公务员的工资开始公示,削减不合理的福利待遇,公务员在经济收入上的优势开始不再凸显。与此同时,越来越严格的公务员管理条例开始整肃公务员的行为规范,过去大众眼中喝茶看报纸就度过一天的“清闲模式”也成为过去时。对于公务员违法违纪的行为,处罚的力度也在逐步加大。

说过了公务员的改变,让我们再来看看另一方面的改变。近几年来,中国的经济下行压力巨大,经济增长放缓,但这种放缓与其说是经济增长的无力,不如说是中国经济的一次涅槃。随着互联网经济时代的来临,越来越多的机遇开始出现,对于人才的需求使得企业常常开出高额的薪酬和福利来吸引优秀的应届毕业生。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更是给现在的市场打了一针强心剂。作为现在求职的主要人群,“90后”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更愿意投身到创业的热潮之中。各种的创业大赛、天使投资与政策扶持也让新的创业者们干劲十足,更愿意去拼搏。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越来越多的机遇摆在了现在的求职者面前。相对于公务员的平稳来说,企业职工们将来的生存环境可以说是变化莫测,瞬息万变。这对于庞大的中国人才队伍来说,无疑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

“三无”职位的改变

今年的国考,除了竞争比下降之外,还有一个现象值得我们深思,那就是报考职位的冷热不均。一些热门的岗位的报名人数往往突破了千人大关,最高的竞争比达到了2847:1。在千人竞争的热潮之下,却还有一部分的岗位在报考截止日人数依然为零。

为什么报考者宁可选择那些竞争激烈的职位,而放弃这些相对竞争较小的职位?究其原因,有人用调侃的形式将这些无人问津的职位称为“三无”职位:没有风景,没有前景,更没有“钱景”。

在这些岗位之中,很多都是地处偏远落后的地区。想要地区经济得到发展,就必须完善地区的基础建设。在基础公共设施的建设之外,作为国家基础建设的重要一环,边远艰苦地区的公务员队伍建设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只有不断强化基层的公务员队伍,提高公务员的队伍素质才能带动这些地区的发展。

然而艰苦边远地区乡镇机关用人难、留人难问题在现实当中确实存在。一方面,边远贫困地区工作较为辛苦且待遇不高,对较高学历者吸引力不大,有的去了也只是将其当做“跳板”,不愿意长留;另一方面,有些边远贫困乡镇机关在招录公务员时要求具备大专以上学历,把很多对基层情况比较熟悉、有服务基层意愿的生产一线人员挡在了门外。

与往年相比,虽然这些边远地区的公务员报考依旧处于一个冷冷清清的局面,但我们却可以看到政府对于基层公务员建设的重视。这次公务员招考充分体现了重视基层、充实一线的用人导向,县区级以下的职位招录计划占到78%;同时,进一步降低了艰苦边远地区用人的门槛,允许中央机关直属机构拿出一定数量的县(区)级以下职位面向所在市、县户籍或在当地长期生活、工作的人员招考,考录政策明显向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倾斜。

降低艰苦边远地区公务员招考“门槛”,不仅是解决基层招人难问题的一种务实选择,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学历并不代表能力,部分生产一线人员虽然学历较低,但并不妨碍在其他方面有所擅长,应该得到公平竞争的机会。

紧缺的人才需求

除了工作环境边远艰苦之外,另外一个导致职位遇冷的重要原因就是职位的专业性要求高。在这之中,气象部门连续三年登上了国考“最冷岗位榜”,三年累计的“零报考”职位累计达到了105个。

今年,在山东招考的737个职位中,有3个职位无人报名,其中一个就是气象部门,即济宁市气象局业务科技科业务管理科员一职。“济宁市气象局这个岗位要求大气科学专业硕士学历,而且要有两年基层气象部门的工作经验。”看到报名“零通过”,山东省气象局人事处相关人员表示,结果并不意外。

该人士分析,由于要求有相应的工作经验,应届生不在该职位的招考范围内,但符合报考条件的往届毕业生往往已有比较稳定的工作,公务员微薄的收入、上升渠道的不明确等因素对这类人群吸引力不大。同时,全国开设大气科学专业的高校不过14所左右,该专业出身的毕业生有限。

作为公务员队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专业技术类的人才的引进长期以来都存在着困难。由于社会上人才培养的倾向是由社会生产需求所决定,因此金融和计算机人才成为学生就读的热门专业。与之相对的,气象之类的专业由于需求少,培养的难度较大,导致了社会留存人才的减少,有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更是成为用人单位争相聘用的对象。

气象部门、检验检疫部门几乎年年出现“零报考”情况,招不到人怎么正常运转?国考的招考困境无疑给中国的人才市场敲响了警钟。人才培养的偏颇必然会造就人才引进的困难,而”一刀切“式的要求有工作经验的高端人才,更是促使大学生在专业选择上的退却。

中国想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走的更加顺畅,就必须注意到高端稀缺人才的作用。除了引进之外,更好的解决办法就是自我培养。专业性的职位在国考中遇冷,正是每个人才培养机构所应该重视的。

结语

21世纪的中国建设,需要的是大量的人才。作为一个衡量人才的标准,国考展示的不仅仅是公务员的素质需求,更给中国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才能让中国在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快,更稳。

猜你喜欢

国考职位公务员
领导职位≠领导力
病案突进
篮球公务员
职位之谜与负谤之痛:柳治徵在东南大学的进退(1916—1925)
美最高就业率地铁圈
收入性别歧视的职位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