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国,名校ABC女孩的美食冒险之旅
2016-03-11轻水
轻水
作为地道的ABC,华裔女作家林留清怡有一个爱吃中国菜的胃。硕士毕业于声名大噪的哥伦比亚大学,前程锦绣,她却漂洋过海来到中国寻找美食的踪迹。这一场寻味之旅注定别开生面、与众不同,与美食邂逅的旅途到底发生了哪些精彩的故事?
谢绝高薪
名校女孩寻味美食
林留清怡是一名地道的ABC女孩,她出生于芝加哥,从小在南加州长大。一路成长中,她接受的是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一口流利纯正的美式英语,自由奔放的散漫个性,俨然就是一位洋气十足的美国女孩。虽然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已经美国化,可有一样是作为华裔的林留清怡与身边美国人不同的,那就是父母常常做一些中国菜来挑战她的味蕾。
林留清怡的父母来自中国台湾,由于常年孤独生活在异国他乡,饮食就成了他们思念故土的唯一慰藉。虽然大多数时候林留清怡都在学校里和同学吃着汉堡、薯条、披萨等西式餐点,可每逢周末或是特殊节日,父母总会在家里准备一桌子中国菜。从儿时起,林留清怡便知道母亲有几道经久不衰的拿手菜,例如电饭锅蒸肉饼、红萝卜炒鸡丁和酱汁红烧肉。每逢重大的节日,母亲还会特意拿出电火锅,然后一家人围着一个大桌子,把切得纸片儿一样薄的肉片和青菜分批放入,在热腾腾的雾气中大家吃得酣畅淋漓。
18岁那年,林留清怡第一次离开家到纽约城去上大学。天天在食堂和快餐店吃着炸鸡薯条的生活让林留清怡感到崩溃,每当这时,她都会忍不住想家,想念父母做的中国菜。一次,来学校看林留清怡的父母带来了当天亲手包好的猪肉香菇馅儿饺子。父母离开后,林留清怡迫不及待地从冰箱里把饺子拿出来,学着母亲做饭的样子,给自己煮了大大的一碗饺子。喝着热腾腾的汤,一口口咬着肉质鲜美的饺子,林留清怡顿时觉得整个人舒畅极了!远离父母后,林留清怡第一次理解了身在美国的父母为何会如此钟情中国菜肴,因为食物就是故乡的根!那时起,她对中国食物越来越热衷,那种食物所带来的情愫是美国快餐所给不了的。
1998年,林留清怡参加哥伦比亚大学的交流活动,第一次来到了北京。首先接触的就是各式各样的美食,北京烤鸭、天津狗不理包子、山西刀削面、兰州拉面,陕西肉夹馍……她惊讶地发现原来母亲所做的几道中国菜,在众多的中华美食面前完全不值得一提。那次与中国美食的亲密接触虽然短暂,却让林留清怡发现自己对美食烹饪的爱好和对写作的热爱一样大。她还发现,和世界上其他地方不同,中国人对美食充满了热情,汉语中三句话离不开食物和吃。比如说“吃醋”、“吃苦”,再比如用“酸甜苦辣”形容人生百味,所以她也希望通过美食走近中国文化,寻找自己的根。
2000年,林留清怡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硕士毕业。许多优秀的媒体单位向她伸出橄榄枝,并许诺了优厚的条件。可心心念念着中国美食的林留清怡全都拒绝了,带着获得的富尔布莱特奖学金,毅然踏上了“寻味中国”的美食冒险之旅。
探秘美食
舌尖味蕾尽情融化
如何快速恶补有关中国美食的知识成了她的当务之急。冥思苦想两天后,林留清怡想到了一个最靠谱的办法,那就是当厨师。她放下自己名校高材生的身份,来到了北京的一所胡同厨师技校,跟着一群进城的年轻人,一起学习厨艺。别人做厨师是为了学门手艺,混口饭吃,林留清怡不是,她满怀着热忱,课堂上她总是有一大堆问题要问,被同学和老师们笑称为“问题学生”。
一次,林留清怡在学做“椒盐排骨”时不知道要放多少盐,于是向老师请教。教课的张师傅告诉她:“你要咸一点,就放多一点盐;淡一点,就少放。”这样的回答让林留清怡觉得很崩溃,因为在她的“西方菜谱体系”中,用量必须精确,以多少克来计算。可后来学习的时间长了,林留清怡对盐量的把控也越来越到位。她发现,调味品的用量其实需要根据每个人的需求,最好吃的菜只不过是最对胃口罢了。经过一个月的理论和两个月的实践学习,林留清怡参加了考试,不仅顺利取得了厨师证书,还收获了与学校王主任的友谊。
烹饪学校毕业后,她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一家中式餐厅实习,检验自己的手艺是否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可她是个美国人,还受过高等教育,许多餐厅都不愿意要她,觉得她是在做社会调查的学生,或者是同行派来的“间谍”。一次,好不容易有个中餐厅聘请了林留清怡,哪知试用期间,她见另一个厨师在为顾客做“水煮鱼片”时放入了大量的花椒,于是和别人理论起来。她激动地说:“花椒在美国可是被当做毒品禁止的!你怎么大量滥用呢?”对方愤然回击道:“没有花椒,菜怎么会好吃呢?”最终,担心林留清怡胜任不了厨师工作,餐厅老板还是解雇了她。
那次之后,林留清怡彻底放下了自己对中国美食的一丝防备之心。以前那些她抗拒的食物她也会试着尝试,例如花椒、炒韭菜、生吃蒜头、葱爆猪肝……几次尝试后,她发现自己竟逐渐接受了这些一开始觉得十分怪异的口感和味道。更奇妙的是,这种舌尖上的味觉冲击竟还会带给她一丝刺激和快感!
林留清怡的寻味之旅并没结束,她认识了在北京开面馆的山西籍人张师傅,在张师傅的山西面摊学做各种面食。因为酷爱饺子,她又跑到饺子馆做学徒工,后来她还到上海外滩顶级餐厅当大厨。从普通的面条、饺子,到狗肉、牛鞭,又或顶级餐厅的饕餮盛宴。在厨房里,在餐桌上,她遍尝了独特的中国美食。
美食文化
中国味是中华的根
无论林留清怡走到哪里,身边人与她打招呼的方式一定是问候一句:“吃了吗?”民以食为天,在中国人心中,吃仿佛成了头等大事。在中国人的饭桌上,人们能够毫不顾忌形象地大快朵颐,喝着小酒谈天论地。林留清怡也受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有时不想一个人吃饭,她就会特意和别人拼桌。
在中国这么注重饮食的国度,每个地区的传统美食自然也被保留得比较好。例如人们去甘肃兰州就一定会想到吃兰州拉面;去西安要吃羊肉泡馍;去扬州就一定来一碗蛋炒饭;去成都就一定要吃火锅……为了追寻最正宗的美食,林留清怡总会去当地找到最好的馆子体验一把。有时还会亲自向老板讨教厨艺,在学习的过程中,林留清怡不仅学到了手艺,更学到了食物里潜藏着的文化。
在潮汕,卤水最为出名。一次,林留清怡跟着一位师傅学做卤水。本以为熬汤是件简单的事情,可是轮到她来做时,师傅让她守着炉子小火熬制六个多小时。不但如此,师傅还教她,想要不同卤水就需要不同的食材来调味。干贝海鱼可以使卤水具有足够的鲜味;猪脚大骨可以使卤水变得浓稠;火腿皮火腿骨增加醇厚的味道;母鸡猪骨五花肉可以增加香气。整个中国的烹饪法,全都仰仗着各种口味调和的艺术,一步也不能马虎。
想到西餐单调的食材以及屈指可数的烹饪办法,可中国却有烧、煎、烤、炸、焖、煮、蒸、熬等多种方式,林留清怡不得不承认,中国美食确实比西方美食更加讲究。更让她惊喜的是,中国菜的背后常常有着独特的故事。就像“夫妻肺片”,刚开始林留清怡认为它是一道十分可怕的菜,可后来经过别人介绍,她才知道这道菜其实是牛叶、牛肉和牛筋之类的。而这个名字只是因为早年成都有一对老夫妻卖的肺片特别好,才叫“夫妻肺片”。类似的还有“扬州炒饭”、“伤心凉粉”、“叫花鸡”等美食,这些不仅仅是满足人们口感的食物,更代表了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
由于毕业于新闻学,加上自身爱好写作,在探寻美食的途中,林留清怡每天都会用文字纪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悟。日复一日地写作让她对中国美食愈发迷恋,也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文化。由于笔下的文章风趣幽默,纽约时报特意邀请林留清怡做起了关于中国美食的专栏。2008年,她把这些专栏故事集结成书在美国出版。之后,用版税在北京自己学习厨艺的那条胡同开办了一所厨师学校,专门教授外国人做中国菜,她还聘请了王主任和张师傅做老师。
转眼十几年,林留清怡踏遍了中国二十多个省,几乎品尝过每一种菜系。无论是五星级的豪华餐厅,还是老街上的小摊点,她的味蕾全都一一尝遍。比起那些大酒店里的昂贵美食,林留清怡更偏爱那种小巷子里的老店子,虽然质朴,味道却最是正宗。随着接触越来越多美食背后的故事,游历中的林留清怡不仅品尝着中国味道,更见识到了当地普通人的生活,感受着中华文化脉搏的跳动。2014年,在做了更多的补充后,林留清怡的《寻味中国》终于得以在中国出版,她希望更多人看到她用文字记录的舌尖之旅。
如今,林留清怡不仅是饮食及文化作家,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风味》《美食与美酒》杂志等媒体供稿,还是多个餐馆奖项的评审委员。在中国越来越国际化的今天,她却逆向而行,放弃繁华的美国冒险来到中国,也没有像许多外国人一样住在豪华商业区或者高档小区,而是住进北京的胡同,寻觅着最有中国烟火的小馆子和老店子。她相信只有这样,才能寻到真正的中国味。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找寻美味的同时,开启一场文化寻根之旅,不仅带人们走近中国美食,更重要的是发现美食背后的故事和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