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梦”视野下的习近平民生建设思想

2016-03-11侯为民

民生周刊 2016年3期
关键词:中国梦民生总书记

侯为民

“中国梦”和“两个百年目标”的提出,是我国将民生改善上升到顶层目标设计中并加以具体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阐发的民生思想,立足中国道路的开辟,科学阐述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设计和价值取向,为我国经济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是全面深化改革时期指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指南。

一、坚持民生改善目标与中国梦内涵的统一

中国梦是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富强之梦,就其内涵而言,可以概括为“两个百年”阶段下的双重目标,即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双重使命。“两个百年”目标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奋斗历程的目标展望和现实写照,它最终体现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中,即建党100年和新中国建立100年的双重任务。其核心就是要将民族振兴放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背景下来看待,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凝结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个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梦想”。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即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只有将中国道路走好,中国梦才能最终成为现实。

中国梦指向中国目标,为了中国人民,也依靠中国人民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最终还是需要体现在民生改善上,人民生活幸福是中国梦的归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生状况得到了极大改善。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各项保障事业逐步完善,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由“温饱”向“小康”的历史性转变。

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国梦的战略目标,将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为历史新时期“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中国梦”的具体指向,是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经济领域而言,“中国梦”包含着丰富而具体的任务和内容。如:在经济发展指标上,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在人民生活指标上,要总体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和社会和谐稳定;在资源环境指标方面,要基本形成主体功能区布局,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等等。“中国梦”和“两个百年目标”的提出,是我国将民生改善上升到顶层目标设计中并加以具体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民生改善是国家富强之本,民族振兴之基。中国梦的实现以经济社会发展为依托,更以广大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改善为归宿,民生改善是对中国梦的最好诠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他又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在中国梦的宏伟设想中,“人民幸福”是一个“大民生”目标。中国梦中的民生观,是以人为本的民生观和以幸福指数为标志的民生观。以“人民幸福”标志的民生观,不仅包括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包含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不仅意味着人民精神文化消费能力的增强,还包括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这种大民生观,从系统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出发,综合考虑了经济发展、收入分配公平、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社会治安、居住环境等等因素。这是对狭义上的民生内涵的拓展,更充实和丰富了我国民生建设的内容。

改善民生是 “中国梦”的重要内涵,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在实现国家富强和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个人价值的同步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中国梦的实现过程中,要“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中国梦让社会每个成员共同地享有“三个机会”,就是为了更广泛地实现社会公平,最终目标是为了更普遍地改善民生。

二、改善民生是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012年11月,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努力解决群众的生活生产困难,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同月17日,他在《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中指出: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必须在全体人民共同奋斗、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所以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可以看出,改善民生就是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从这个角度来检验改革开放的推进及经济发展的成效,就应当将国民生产福利总值和幸福指数作为重要的衡量尺度。换言之,在经济总量上就不应是以GDP数值或其他总量指标来进行单一的衡量,因为这些指标并不能如实反映收入分配和财富占有的巨大差距,易于让大多数人的生活指标 “被平均”化,也就不能准确反映大多数人的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同理,在个量指标上,也不能单纯地用收入增长幅度、住房面积、医疗待遇、教育费用等单项指标进行纵向对比,而应当用综合指标衡量,重视民众幸福指数。

加强民生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既内在于中国梦的战略设想之中,又体现为当前深化改革的具体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这是坚持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必然要求。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着眼创造更加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不断克服各种有违公平正义的现象,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实现人民幸福这一梦想需要公平公正的社会环境 ,民生导向的改革思维是消除“中国梦”实现障碍的必要手段。国内外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也表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模式,或者是主张发展起来以后再研究分配和改善民生,只能使发展成为无源之水,不可能具有持续性。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这些论述,深刻阐述了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性和艰巨性。

民生导向的改革,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需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从来都是为了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不可否认,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还存在着必须克服的障碍。利润导向压倒社会发展目标和生态建设目标,市场经济主体的行为方式中“关系”盛行,劳动者权益受到侵蚀,资源过度开发,粗放式增长致使生态日益恶化,围绕入学和就业的“占坑”、拼户口和托门路等现象还没有杜绝,只有用正确的民生利益观指导改革才能加以纠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 只有解决人民群众最困难、最现实、最关心的问题,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统筹改革,才能使改革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以民生导向的要求推动改革,需要改变重经济建设轻社会建设、重经济增长轻民众福利的倾向。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民生工作面广、量大、头绪多,一定要注重稳定性、连续性、累积性,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任接着一任做”。这从另一侧面为我国深化改革设计了科学的路线图。一方面,正如改革初期在经济体制改革上“摸着石头过河”一样,民生保障问题的解决也是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只能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步得到解决,因而需要注重稳定性、连续性和累积性;另一方面,将民生保障提升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可以增强民生问题解决的紧迫性,同时也可以有效克服脱离民众基本利益、片面追求发展速度的倾向。

民生问题的根本在于利益,全面深化改革需要处理好利益关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决民生这一现实问题还要靠发展,“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经济发展可以为解决民生问题奠定必要的物质前提,推动民生问题的加快解决。但发展经济必须遵循科学规律和可持续发展,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而不能以牺牲环境、生态为代价,更不能以群众的根本和长远利益为代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遇到关系复杂、牵涉面广、矛盾突出的改革,要及时深入了解群众实际生活情况怎么样,群众诉求是什么,改革能给群众带来的利益有多少,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按照这个要求推进改革,就可以将改革的决策和实施建立在对民生问题客观评估的可靠基础上,既保证了改革方案的科学性,又可以有效减少和化解改革过程中的风险。

在利益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底线思维,他强调:“要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思路做好民生工作。……要引导广大群众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人民群众自身奋斗的目标。”坚持民生工作的底线,就是要提倡勤劳致富、合法致富、共同致富。只有守住底线、完善制度,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得到保障,社会利益关系才能从根本上理顺。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民生导向的发展、改革和开放战略思想,就其内容来说,既包括运用再分配手段调整经济关系,也包括促进公有经济、规范初次分配领域等深层次的治本之法。前者主要有:加大转移分配力度,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资源要素和户籍制度的一体化,等等;后者主要体现在提高劳动收入占比、规范劳资关系、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促进就业和简化前置审批促进创业等方面。

三、在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注重激发民生领域发展动力

一国在不同历史阶段,其经济发展速度的下降、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动力转换,是经济发展内在规律的体现。能否持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关系着经济长期增长目标的实现和经济结构调整目标的达成,体现为对市场经济规律的驾驭能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为实现两个百年目标,更需要增强对市场经济内在规律理解,重视寻找影响发展动力的主要制约因素。而民生问题就是决定着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激发创新能力的重要突破口。

民生问题不仅仅是社会建设问题,在深层意义上它还构成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民生问题涉及到就业、住房、消费、养老、教育、医疗、生态等各个领域,是经济发展成果的直接体现,也决定着劳动者素质和作用的发挥。马克思主义认为,活劳动是价值的源泉,经济增长归根到底是由劳动者的素质和作用决定的,推动经济发展必须激发劳动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呈现出新的常态化特征,既处于增长速度的换挡阶段,同时也处于经济结构的调整阶段,急需为经济增长注入新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新常态的主要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居民收入占比上升,发展成果惠及更广大民众;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新常态下,经济增长虽然速度放缓,但中国经济增长更趋平稳,增长动力更为多元。

在经济新常态下加强民生建设,有利于按照促发展、转方式、调结构、稳速度、增效益的要求,构建长期、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机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就业工作,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着力在提高就业质量、提高劳动人口尤其是就业困难人口就业能力、改善创业环境上下功夫,建立全员培训制度,引导劳动力适应和促进企业实现转型升级。” 加强民生建设,可以给企业施加压力,通过竞争性的市场机制推动其提高劳动者素质、改进技术和有效利用资源,使民生建设成为我国从要素驱动发展狂风暴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的加速器。

加强民生建设,确立守底线、保基本的民生保障机制,有利于消除人民群众的后顾之忧,扩大内需和带动经济结构调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弱势群体倾斜”。扩大公共资源的规模和覆盖面,可以增强人民群众的消费能力,进一步拉动国内消费需求,从而为经济增长增添新动力。加强民生建设也有利于劳动者提高工作积极性,进而促进经济更快地发展。当前,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放缓,但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却在上升并超过了投资,同时服务业增加值也超过了第二产业,这充分说明了民生建设对于经济增长的巨大促进作用。可以相信,着力改善民生,将给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带来新的动力源泉。

猜你喜欢

中国梦民生总书记
聚焦“三保障” 唱好“民生曲”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民生之问饱含为民之情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
“钱随人走”饱含民生期盼
民生锐评
总书记的告诚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