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青蒿一握,痴迷一生
2016-03-11王肖潇李鹭芸
王肖潇+李鹭芸
2015年,屠呦呦毫无疑问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女性之一,作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科学家,虽然她一向低调,但人们对她的关注度始终不减。虽然科学研究讲求冷静理性,但人们更愿意用诗意的方式来描述屠呦呦和青蒿素的相遇:青蒿一握,痴迷一生。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屠呦呦,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宁波。因是家中唯一的女孩,其父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的诗经典故为她取名呦呦,以示爱女心切。谁曾想到,当年饱含疼爱和期许的名字,却在日后一语中的。
20世纪30年代,中医药铺在祖国各处遍地生花。这样的环境使幼年的屠呦呦耳濡目染中医的神奇功效,也是在那时奠定了她致力学医的坚定信念。1951年,好学上进的屠呦呦如愿考取心仪的名校——北京大学医学院。自此,开启了她研究医学的漫漫求索路。
本科毕业的屠呦呦,被分配到中医研究院工作。1969年,她与其他几位中医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一道被召集加入神秘的“523”任务,致力于发现青蒿素。虽然条件艰苦,但她如鱼得水,与同伴们一起攻克一个又一个医学难关。
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工作的55年里,屠呦呦很少离开自己的办公场地。正因如此,她很多优秀的研究成果都出自这里。尤其是1969~1972年的3年时间,屠呦呦所在的中医研究院接到“中草药抗疟”的研发任务,当时正值“文化大革命”时期,所里大部分资深科学家都被打为右派,只有助理研究员职称的屠呦呦很快就被任命为研究组组长。
在那段艰难的时期,屠呦呦带领一个小组的成员广泛查阅中医药典籍,遍访著名老中医,并致力于那些早已被年月摧毁的故纸堆里,一点一滴地寻找着抗疟药物的信息线索。
一生执着为青蒿
凭着执着与坚定的研究心态,屠呦呦带领小组借鉴了古代用药的经验,并设计了多种提取的方法,终于在1971年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的提取物。紧接着,在1972年,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在青蒿中提取到了一种分子式为C15H22O5的无色结晶体,他们将这种无色的结晶体物质命名为青蒿素。这个伟大的发现,让每一个小组成员激动万分。
然而屠呦呦并没有止步于此,对中草药的执着,让她开始更加深入地探索。在1973年,屠呦呦合成出了双氢青蒿素,但当时的她还并不知道自己合成出来的这种化学物质以后被证明比天然青蒿素的效果还要强得多。5年后,“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认定青蒿素研制成功,并充分认可屠呦呦在此项科研成果的重要作用。
青蒿素的发明,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1981年,应世界卫生组织的请求,中国同意在北京召开“青蒿素”专题的国际会议,其中屠呦呦以“青蒿素的化学研究”为题,第一个作报告,获得高度评价。在会议现场,屠呦呦认为“青蒿素的发现不仅仅是增加一个抗疟新药,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发现这一新化合物的独特化学结构,它为合成设计新药指出了方向”。因此,这一报告不仅带动国际抗疟领域工作的新进展,同时也促使世界上很多国家对青蒿素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2009年,屠呦呦编写出版《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书,成为“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和其他科学家不同的是,屠呦呦的学位停止在本科,没有海外留学经历,没有骄人的博士学位,更没有院士头衔。尽管如此,却丝毫不妨碍她全身心地投入医学领域,并最终斩获诺奖。
“她是一位有个性的科学家”
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曾对媒体称,屠呦呦不善交际,“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
“其实很多科学家都是这样,认准一件事就会特别坚持,不会轻易地改变自己的想法。”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史专家张大庆认为,屠呦呦是一位很有个性的科学家,这种耿直的性格也形成了她不啰嗦、做事果断的风格。
在生活中,她被同事们评价为“为人低调,而且是长期低调”。宁波市科技系统曾经拿到一张屠呦呦的名片,上面的内容很简单:单位、姓名、职务、单位地址和电话。整张名片还有大片的空白。“每次屠教授的母校——宁波效实中学在北京召开校友会,屠教授跟先生一起来,签到、开会、聊天、聚餐,她从来没有发过言,活动结束后,又与先生一起默默地走了。”效实中学北京校友会的会长陶瑜瑾说,“只有在谈到科研工作的时候,她才会滔滔不绝,恨不得跟你说一下午,但说到其他话题,她就很少发表看法。”
获得诺贝尔奖后,屠呦呦家中挤满了赶来采访的媒体和赶来祝贺的领导。“家乡领导也想来看望屠呦呦,但是说了两次都被她拒绝了。最终因为家乡人的关系,屠呦呦见了他们一面,谈了20分钟。看得出她身体不好,十分疲倦,但还是坚持把家乡的客人送到电梯口。有人说,她是不是拿了诺贝尔奖就瞧不起人了?其实不是。她一向直爽,我们以前想去看她,她都直接说,我们在电话里多聊一会不行吗?这种性格,理解她的人自会理解。”陶瑜瑾说。
有一个美满家庭
屠呦呦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丈夫李廷钊是其同学,初高中也在效实中学读书,两人的爱情曾是一段佳话。
屠呦呦的好友陈效中说,早在高中时李廷钊便暗恋屠呦呦,毕业后他到苏联留学,回国到北京时,见曾经的暗恋对象还未结婚,就大胆表白了,后来,两人恋爱。1963年,两人结婚,婚后生了两个女儿。
结婚后,屠呦呦一门心思放在科研工作上。生活上,她是个特别粗线条的人,东西经常放得乱七八糟,家务也不太会做,买菜之类的事都要丈夫帮忙。“家里的事都是李老师管,他是个很好的丈夫。”陶瑜瑾说。
1969年,屠呦呦加入“523”任务时,在宝钢工作的李廷钊也同样忙碌,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咬牙把不到4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寄住,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了宁波老家。
长期的分离曾一度造成了亲情的疏离。“大女儿接回来的时候都不愿叫爸妈,小女儿更是前两年才把户口从宁波迁回北京。”李廷钊说。
李廷钊性格温和、宽厚。每当有记者采访屠呦呦时,他总是在一旁招呼帮忙,还会偶尔和等待采访的记者谈起自己的专业——冶金工程,但对于妻子的事情只字不提:“获奖和我没有关系,我不好讲。”
痴迷科学、执着不休,这固然是屠呦呦的性情之一,但她还有更多面:她不是海归,只是本土的、中国式的学者;不是院士,只是一个纯粹的科学家;不是完人,只是一个耿直的知识女性。这样立体的屠呦呦,值得更多人去爱戴。
(摘自《环球人物》2015年2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