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东汉半两钱
2016-03-11金鉴
金鉴
我原单位在清河朱房村附近,紧邻清河西汉古城遗址(因遗址仅存西南角数十米一段,且地处朱房村的西头,邻近清华园开往南口的火车道,越过火车道就是中国体育大学的校区了,是个被人遗忘的死角,很少为人所知,已淡出人们之视线)。倘若现在你问清河西汉古城,恐怕就是住在朱房村附近的人也会摇头。对现在的人来说,这实在是太遥远了。
90年代初,我单位盖成品库,在挖地基时,出土一枚“半两”钱,被我单位技安科小韩捡到,因他不认识此钱为何年代钱,找我鉴定,一看便知是东汉“半两”钱。这种钱币并不稀罕,当时1元钱便可买到,因小韩不集钱币,顺手送给了我。钱币很薄,“半两”二字极为规范,只是在“半”字的右上方缺少了一点,这应该是在铸造时造成的,此钱虽然极薄,但从铸造工艺上讲就增加了难度,这是显而易见的。
从这枚东汉半两钱的外形看,正面与背面都有层质地极为坚硬的铜锈,倘若在30倍放大镜下观看,这层铜锈异常的精美与坚硬,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年轮”,这种“年轮”是极为紧密坚硬的,用手抠是绝对抠不掉的。现在造假的钱币,无论如何也造不出这种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年轮”。这枚“汉半两”比起“秦半两”,重量相差甚远,东汉半两做得如此之小,可以看出东汉钱贬值得相当厉害。这枚东汉半两的出土说明清河早在汉代已十分发达,是蓟城与居庸南口古城中间的咽喉城镇,军事地位政治地位均十分重要。
既然身居清河,总想将清河的历史与文化了解清楚,因而翻阅了不少资料。终于在一本《北京考古论文集》上见到一篇,苏天钧先生所写《清河古城遗址》是最具权威的第一手资料,为飨读者择其要者与读者共享,引缀如下:
1953年开始,清河砖窑厂在这土围的范围内取土,发现了大量的陶片和一部分铜器、铁器,当时经文物部门调查研究确认这座土围是汉代的一座城镇,面积约一平方里。在地下堆积的文化层次中,铁农具有锄、铲、斧、耧犁等多种。铁兵器有剑、戟、刀等,另外还有铜剑头一个。出土的钱币有“半两”“三铢”“五铢”“货布”“货泉”以及铸钱用的钱范,由此推测在这个城内可能有铸钱的作坊。上述这些情况,初步能够证实这座古城的年代是汉代的。1955年和1958年先后又试掘两次,由以上材料证实,这座古城的使用年代,上限为西汉初,下限为唐、辽。古城西北角,是汉代墓葬区,其中有一个大型的汉代砖室墓,分前、中、后、左、右五室。在发掘过程中,发现是被盗过的,残存的殉葬品,有陶器和漆器多种,这些东西都是专用埋葬的冥器(即实物模型)。以前参观博物馆时曾经看过一对汉代三层陶楼,极其精致美观,展板上标明出土于清河古城遗址,这是我引以自豪的。
由墓葬规模上来看,也是一个较大的统治者的墓葬。按古城不过一平方里,为什么在这里发现有大量的兵器呢?由地理位置来说,北京蓟城当时为华北平原北部的门户,西汉统治者无论是对外扩张或镇压人民,都需要有强大的军事力量,那么围绕蓟城的周围,建立一些小的军事城镇,作为军屯是很可能的。朱房古城北邻南口,南接蓟城,所处位置非常重要,因此如果把这座小城推测为军事城镇,出入是不会很大的。
据我单位同志(原清河生产队农转工到我厂)讲:此地(指此城)耕种经常有陶罐残片、瓦砾出土,偶尔也有完整陶罐出土,多被社员砸碎弃之。此城距离我单位近在咫尺,可以说单位西围墙外就属此城范围。
不要小看这枚普通的半两钱,以东汉末年汉献帝止,即公元220年计算,它存世起码也有1800年的历史了,它的出土是清河历史悠久的体现。可以想象1800年前的清河古城是极为繁华的城垣,当时的人民就休养生息在这片古老的大地之上……俗话说:“一滴水可以反映太阳的光辉”,此话不假,一枚古朴的带有1800年人文信息的“东汉半两”钱,标志着清河的悠久历史与辉煌。大家知道清河是北京有名的毛纺城,清河制呢厂的前身是清朝末年张之洞建造的军需——呢革厂,直到解放前是北京最早的几个大型企业之一。解放后一厂变为三厂,即北京毛纺厂、清河毛纺厂、北京制呢厂。三厂为北京人的穿着做出极大的贡献,三个大型毛纺织厂,最多时可达上万人,京城的几条公共汽车直达厂区,是北京典型的毛纺城。以北京毛纺厂为例,是1958年全套引进日本精纺毛呢的万锭毛纺厂,1988年汉城奥运会我国运动员入场式的服装以及我国出国人员的西服面料都源于此。当时因为物资紧缺,是凭着出国人员证明才能购买。三个大型毛纺厂曾为北京人穿着的靓丽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特别是北京80年代的西服热,成品库前,排着成队的汽车,可见当时的盛况。七八十年代曾为国家换来巨量外汇,是北京创汇大户。每个毛纺厂的利润最好时,一年可以建造同等规模万锭以上的毛纺厂,这在当时北京的国营企业中是了不起的,三大厂的工人都以自己是毛纺厂的职工而感到自豪。
国家领导人朱德、邓小平、彭真曾经到北京毛纺厂参观指导,并留下墨宝。为2008年我国首次举办奥运会,为清河的下游奥运村的清洁,2006年有百年纺织史的三个大厂,顾全大局搬迁到平谷落户,结束了清河作为毛纺城的百年历史。遗憾的是,从清朝末年张之洞建造的军需——呢革厂,到21世纪初,有百年历史的纺织企业,竟然没有留下一台织机,以证明它曾经拥有的辉煌!如今清河在历史的高歌声中,正在以现代化的步伐建成高档住宅区,清河正在改变着自己,向着现代化城市迈进!
小小的东汉半两钱,证实着清河两千年前的辉煌,同时也见证着现代清河的进步!
(编辑·宋冰华)
ice7051@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