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安全监控电子信息化技术应用与探究
2016-03-11于曙光
于曙光
【摘要】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其中矿产业在提升我国经济水平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国不仅在社会生产生活中需要大量的矿产资源,还通过矿产资源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但是矿产企业特别是煤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却存在着较多问题,其中最为主要的就是安全生产问题,矿山安全生产事故频发不仅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严重的威胁的工人的安全和健康。
【关键词】 矿井安全 监控电子信息化技术 应用
在矿井开发难度不断增加的过程中,矿井的安全生产和技术管理方面监控电子信息化技术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企业要想实现安全第一的管理生产目标,就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煤矿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矿井的安全管理,它有效的保障了施工的安全性,实际当中有毒气体管理、瓦斯管理、通风管理组成了煤矿行业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随着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煤矿行业中信息技术应用的越来越广泛,通过开发适应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计算机信息监控系统,形成了用信息处理的高科技,在这种情况下煤矿的现代化安全建设得到了有效的保障,进而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和提升管理水平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一、瓦斯安全监测系统
施工中的重要难题之一就是瓦斯的安全问题,当前有很多种方法用于瓦斯的安全监测,虽然这些方法具有不同的种类和结构,但是大部分具有类似的功能和基本原理,一般有传输设备、监控中心、分站点、传感器等构成瓦斯的安全监测系统,系统中的各个部分之间联系紧密,共同实现传输信息和采集信息的功能。
实际中存在多种传感器,包括风速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一氧化碳传感器等,这些设备对于矿井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矿井下面对各个传感器的信息进行采集,然后进行信号处理并向监控主机进行信号传送,同时指令会被传输至分站点并且进行相应的安全报警工作。
二、矿井通风网络监控系统
矿井通风监测系统和安全监测系统具有类似的结构,其主要是通过计算机仿真技术、信息技术结合动态系统模拟技术和通风网络安全技术,进而推动矿井在作业时通风网络的安全性能的提升,其主要结构包括地面控制、传输设备、分站点、传感器等。
提升瓦斯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就是提升矿井的通风网络设备,它能够实现对矿井事故中风流的有效控制,进而实现科学应对灾难的目的[1]。
三、矿井矿压监测系统
实际当中地面控制中心、传输设备、矿压传感器共同构成了矿井矿压监测系统,它能够灵敏地判断矿井在施工时的压力变化。矿压传感器会接受液压支架上的压力信号,然后传送相关信息。每个矿井采取都应当设置相应的监测点,这样地面监控中心就能够及时准确的接收到采取的情况。在井下的分站检测中可以联合多个矿压传感器,这样更加有利于及时信息传输的实现。通常来说通讯电缆以及调节器共同组成传输设备,其主要作用在于进行多媒体信号的传输。
每个分站点经过矿压传感器发送来的监测信息都能够通过地面上的计算机屏幕显示,能够在一定参数范围内进行监测,当遇到超过传感器限定值的情况就会出现报警操作,这样就会切换到紧急处理的状况,工作人员据此进行相应的处理活动。通过地面计算机能够实现重要参数及时准确的存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应参数的对比,同时还能够随时调用任何资料,这样就能够实现对以往数据准确性的查询。
四、井下安全考勤系统
井下安全考勤系统结构相对简单,主要构成部分包括计算机中心和支线通讯,监测的内容包括入境考勤点和出井考勤点两个方面。
当前正在使用两个类型的安全考勤系统,但是两者却具有不同的运行方式,一种考勤系统运用金属片打卡的方式,它在地面上设置入井和出井的考勤点。另一种考勤系统采用矿灯灯头打卡的方式,这种系统在井上和井下设置考勤点,能够实现对安全考勤问题的实时监测[2]。
五、专家智能系统
当前很多因素都会对煤矿生产中应用的监控信息技术产生影响,这样监控系统高层次的管理作用就很难发挥出来。很多状况下每个相关部门和单位具有这些信息技术的所有权和所用权,但是在实际的运行中较高标准的管理并没有实现,安全预测、决策的功能还远没有实现。专家智能系统是信息技术发展中的成果最高的一种,对于煤矿企业中高层次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前这些系统还没有实现广泛的应用,但是确实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该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专家信息数据库和数据资源采集智能决策系统[3]。
六、结语
通过以上内容可知,矿山生产安全监测系统在矿山的安全生产运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地方企业应当强化对安全监测系统的重视,提升整体安全监测水平进而保证矿山的安全生产工作。
参 考 文 献
[1]芮千龙.浅析监测监控技术在矿井安全生产中的发展与应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09):203.
[2]王雯.矿井安全生产中监测监控系统的应用和发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24):843-843.
[3]王雯.矿井安全生产中监测监控系统的应用和发展[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5):3747-3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