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生产运行中的应用
2016-03-11江山
江山
(广西藤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广西 藤县 543300)
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生产运行中的应用
江山
(广西藤县水利电业有限公司广西 藤县 543300)
近年来,电气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得电力系统的进入了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期。电气自动化也在不断的创新与改革的过程中表现得逐渐专业化,在我国大力建设发展智能电网的时期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本文就当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的发展现状展开分析,就电气自动化运用在电气系统中的作用进行研究。
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分析
前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将会迎来新一轮的技术革新,同时电气自动化的水平高低也决定着国家的综合实力。电气自动化包括电气工程的自动控制、信息处理、系统运行等相关领域,电气自动化不仅可以推动电力系统的生产、运输和发展,还能减少对电力系统的人工成本投入,提高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及可靠性。在自动化技术快速进步的今天,已经实现了通过计算机来控制电力系统的操作过程,从而达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工作效果。
1 电气自动化技术简析
1.1 核心内容
电力系统中电气化自动技术的关键内容就是在应用方面的内容,具体为计算机技术和PLC技术这两个方面。其中,计算机技术是电力系统的核心技术,有利于促进电力系统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而PLC技术的应用对供变电和输配电的运作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国家电力系统信息采集工作的高效进行,除此之外,还能对我国不同区域和省、地、县等不同级别的电网进行自主调动,在调动工作完成的基础上,做好相关信息的整合和储存工作,从而加强对我国电力系统的整体监控。
1.2 应用优越性
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具有较强的优越性,其中PLC技术的应用,保证了数据的采集、分析、整合、转换、传递等工作的高效进行,并且能实现对整个电力系统工作的有效控制和协调,从而提高电力系统整体的运行效率。除此之外,PLC技术使用的是辅助性继电器,和之前系统导线的连接模式相比,该系统内部的逻辑关联具有更高的工作效率,其原因是继电器节点变换时间的缩短,从而有效保障了整个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2 电气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作用与应用现状
2.1 电气自动化的作用
近年来,电力系统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电气自动化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其具体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技术人员可通过电气自动化进行有效的仿真测试,并通过对电力装置进行测试,来获取更多精准的实验数据,有效避免了资源浪费;②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通常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故障,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做好保障电力系统能够安全运行的相关工作,将电气自动化和电力服务智能化相结合,通过智能化技术的运用来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精确度,为电力系统的故障分析提供依据。
2.2 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电气自动化已经成为了工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将电气自动化运用到工业生产中,不仅大大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各种系统的稳定性,更是保证生产过程中人身安全的重要技术。合理有效地将电气自动化运用到电力系统中,已经成为了当前电力企业的关键技术,包括对系统的多项控制与操作、对故障的模拟、对数据的分析处理以及电力系统运行效率的监测、新系统设备的测试实验等方面,电气自动化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 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应用研究
3.1 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
人工智能是计算机技术的一个重要分支,通过计算机编程设计来模拟人类进行信息的收集、识别和判断,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依托人类智慧的。现阶段,我国人工智能研究的内容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自然语言的处理、图像和语言的识别、机器人及专家系统等,其中专家系统在电气自动化已被广泛应用。而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的应用中,不仅有利于提高系统和自动化水平,从而保障设备处理具有较高的精准度,还有利于人力资源的节省,实现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有效提高,从而保障系统控制和操作的自动化、智能化及机械化。
3.2 自动化仿真技术的运用
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新的技术形势下,要促进实时仿真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从而更利于电气自动化在电力系统中的高效运用。比如,建立渐进性缓和实施仿真环境的实验室,通过进入电力自动化的仿真系统,对电力系统在不同环境下的稳态和暂态实验进行模拟,从而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可靠的实验参数,以便于在不同控制装置下形成闭环系统,从而对新装置进行测试。由此可见,实时仿真技术的应用对保证新装置测试的精准度具有重要意义,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3.3 电力自动化监测系统
现阶段,电力自动化监测系统已被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运行中,且在系统运行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在电力系统中,自动化在线检测技术的运用,能够及时发现电力设备运行出现的绝缘故障,实现对供电系统现场设备的数据采集的有效管理,从而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运行。近年来,我国在电力自动化监测技术的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及物力,并取得良好成果,该技术的研究、利用和发展,对促进电力系统运行管理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将电力系统状态的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和控制功能充分体现出来。除此之外,电力自动化监测技术的应用,不仅有利于减少信息和数据的处理时间,还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大大降低了电力企业的成本,从而促进电力系统自动化的持续发展。
3.4 在电网技术上的运用
在进行电网调度工作时,SCADA系统是在计算机信息技术基础上所产生的自动化系统,其主要作用在于对生产过程进行控制和调度,SCADA系统的应用有利于对电网运行设备进行有效控制和监视,从而将数据采集、设备控制、参数调节等功能充分体现出来,有利于保障电网的安全运行。目前,我国电网呈现自动化、智能化的发展趋势,供电企业的首要任务就是保证电力调度工作能更好的满足社会对电力日益增长的需求。因此,要加强SCADA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为电力调度的自动化运行奠定扎实的基础,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在保证SCADA系统正常运行的前提下,促进供电企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发展,从而进一步推动电力事业的持续发展。
4 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的综合技术的发展趋势
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自动系统中的应用正处在不断完善和改进的状态,根据当前电力系统的发展趋势来看,电气自动化技术必然会获得更好的发展趋势,具体的发展方向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电气自动化技术在不断走向国际化,在更高程度上实现了对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综合运用。就目前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而言,其应用呈现出一种普及式的发展状态。比如IED技术的应用,国际上为了对该种技术的应用进行规范,特别出台了一项使用规范和标准,而我国相关研究人员也在努力推动电气自动化技术朝着国际标准方向发展。电气自动化必将实现对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应用,相关单位或部门要加大其在通信管理、信息控制等各方面的推广力度,从而促进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更深一步应用。
(2)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保护、控制及测量工作为一体。当前,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主要从专业分工、人员配置及运行机制等方面为着手点,实现自动化系统的独立性,而这种独立性的状态要结合一体化继续发展。实现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最终目标,具体而言,电气自动化技术通过保护工作,有利于设备故障信息的及时、有效采集,而控制和擦亮工作可提高检测信息的精准度,并将测量的具体范围进行缩小,从而实现整个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智能控制。因此,未来的电气自动化综合技术必将实现三位一体的有效结合,从而推动电气自动化相关技术更为完善的发展以及应用。
5 结束语
总之,将电气自动化运用到电力系统中,不仅有利于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催生出了电力仿真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电力自动监测系统等功能与技术,使得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运行。同时,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基础上,我们还用对电力系统进行不断的改进与完善,从而促使电力系统可持续发展。
[1]徐长明.浅谈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商情,2013(42):227.
[2]朱泽宇.基于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的应用探析[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5(6).
[3]姜秋云.刍议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中国厨卫:建筑与电气,2015(2):79~80.
[4]柴颖,崔志国.电气自动化技术在生产运行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14).
TM76
A
1004-7344(2016)16-0047-02
2016-5-25
江山(1967-),男,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变电运行、电力安装、电力设备维护检修、电力生产管理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