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助力我国印刷业走向海外
2016-03-11董鹏
董 鹏
(惠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陕西 安康 725008)
“一带一路”助力我国印刷业走向海外
董 鹏
(惠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陕西 安康 725008)
推进印刷产业与科技融合,将是实现产业未来更大发展的重要途径,跨界融合也将使印刷产业成为推动新一轮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当下,印刷业进入了新的拐点,企业转型、产业升级严峻地摆在业界面前。值此关键时刻,“一带一路”战略启动,不仅拉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而且给不景气的印刷企业注入了新的活力。2015年,随着“一带一路”正式被确立为中国最高的国家级顶层战略,开拓海外新市场就成为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其中饱受“产能过剩”与“结构转型”双重困苦的中国印刷包装业,从上游的机械厂商,到印刷企业,也纷纷加大了迈向国际市场的脚步。
1 中国印刷已经走到了世界印刷的前列
众所周知,造纸术和印刷术在丝绸之路上功垂史册,它们是漫漫丝绸之路中的璀璨明星。在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造纸术是最早传播到其他国家的。公元105年,蔡伦发明了工艺复杂的造纸术。之后,纸张逐渐取代了竹简、丝帛等文字载体,文化的传播愈加廉价、方便、迅速。公元9~10世纪,中国的造纸技术通过丝绸之路西传,古印度从此有了用纸印刷的佛教经卷。几乎是在造纸术西传的同时,阿拉伯人也开始接触到中国的雕版印刷技术。元代时,由于蒙古人广泛使用纸钞,而作为纸钞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术也顺着丝绸之路西传至西亚、北非一带,随后又进入了欧洲。
书籍是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共同结晶,可以说,丝绸之路也是“书籍之路”。驼队、船只运输的不仅仅是丝绸,大量飘香的书籍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传播,因而“书籍之路”极大地影响了中西文化发展进程。那些在丝绸之路上“旅行”的书籍,如同文明的种子,沿着丝绸之路播撒、生根、发芽、开花。如果说丝绸是中华物质文明的象征,那么书籍则凝聚着更多的中华文明的精神创意。加之印刷、书籍具有了强大的再生机能,可以穿越时空惠及后代,直到今天依然是人们智慧的源泉。
自打毕昇于北宋年间发明活字印刷,至今印刷在中国已有千年历史,但直到1976年粉碎“四人帮”前,我国的印刷还是处于难以满足市场需要的地步,真正的转机出现在1983年6月中共中央与国务院联合发出《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以后,文件明确提出:“我们必须在今后若干年内,有计划地对印刷工业进行技术改造和体制改革。”由此,大量外资与民营印刷企业诞生,政府对引进高端印刷设备给予减免税鼓励和财政补贴的支持,由此迎来了印刷业发展的春天。
按照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1979年是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的第一年,全国印刷业的总产值仅为47.97亿元。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印刷发行司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实现印刷总产值10 857.5亿元,换句话说36年时间,我国印刷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26.34倍,尽管这中间有着物价上涨的因素,而且统计口径也未必完全一致,但我国印刷总量排名世界第二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印刷产业链在各环节上的全面突破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2 “一带一路”促实体经济转型
党中央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无疑为中国企业,包括中国印刷企业大步走向国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既如此,中国已经显得相对过剩的印刷产能就应该抓住这个机遇走向海外,为这些国家的印刷业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也为重新求得国内印刷产能的供需平衡提供一条出路。也惟有如此,中国的印刷才有可能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提升在这一行业工作的劳动力的收入水平,才有可能继续推动这个行业持续向前发展。
印刷业的艰难发展过程中,加之由经济危机带来的出口市场萎缩,加剧了原本已经显现的印刷产能大于市场实际需求的问题。所谓印刷生产成本上涨而唯独印刷工价不涨反跌,其根源就在于供应大于需求。为此,寻找印刷业的新出路成为当务之急,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应该说都是值得印刷企业认真思索的下一步发展方向。中国印刷包装领域已有众多企业选择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投资,一方面化解原料的瓶颈、降低生产成本,另一方面也是消化过剩的产能、开发新兴市场,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
在“一带一路”战略提出的二年多时间里,欧亚地区已有60多个国家积极响应,可以相信,假以时日,“一带一路”战略必定对世界版图和我国经济发展带来全新的面貌。既然中国要实施走出去战略,要更深地融入国际经济,那么已经处于世界第二位置的印刷业理所当然地也应该行动起来。这既可以起到印刷“去产能”的作用,也可以帮助发展中的国家加快他们的印刷业进步。这个过程应该是相互融合,合作双方甚至是多方互利共赢的过程,也应该是印刷业伴随着其他产业大步走向国际市场的过程,决不能理解为单方面的过剩产能输出与经济援助,也决不能依靠一己之力单打独斗,需要国内企业与所在国伙伴间的精诚合作,也需要同在国外创业的中资各企业间的真诚合作。
化解产能过剩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工作重点,是我国实体经济转型的核心课题之一。化解过剩产能要有全球化视野。通过“走出去”,巩固扩大国际市场,拓展对外投资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开展资源和价值链整合,加强与周边国家及新兴市场国家投资合作,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外投资,拓展国际发展新空间。诸多过剩产能行业跟随着我们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转移到海外去,利用当地巨大市场需求,把我们现在的这些已经固化产能变成新的投资,又可以拉动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从而实现互惠互利,而印刷业也将是其中收益的产业之一。
从路线的延展中不难看出,由于自身经济发展遭遇疲态,整体下滑,西欧北美等发达经济区并非本次“走出去”的目标区域;而中亚、西亚、中东欧、东南亚、南亚等中高速发展的新兴市场被纳入了中国企业的新视野。海外新蓝海将对国内部分行业释放过剩产能、加速企业的国际化,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从印刷业的发展看,它与最新科技成果衔接得最为紧密,当前应用于生产的印刷设备无论是速度,还是自动化程度都已经基本满足生产需要;与数字技术紧密相连的数字印刷更是运用最新科技成果走出一条截然不同于传统印刷的新路,满足了人们对个性定制的需要。应对市场和客户需求,企业商家已开始纷纷转型至科技研发,高性价比,贴合消费者的各种需求,这是印刷企业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
印刷既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行业,也是一个通过提升设备的先进性在最短时间内就能够大幅提升印品质量的一个带有特殊性的行业。印刷的这一特点使得中国的印刷业仅仅经过三十年的时间就从改革开放前的供不应求发展到供过于求,从产品质量相对低下上升到与发达国家齐名的地步。“一带一路”战略的打开国门,让传统的国内企业更为直接的坚实了“国际范”,在经验学习和技术交流层面上,将会有一个质的飞跃。
3 走向海外有着一个漫长的适应与融合过程
“一带一路”战略涉及到世界上三分之一左右的国家,延伸至非洲,应该说印刷走向海外的市场空间很大。“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既有相对经济富裕、印刷业发展成熟的国家,也有经济相对落后,或印刷业还难以满足市场需要的国家。这就需要有着走出国门想法的企业按照自身条件认真地做出选择。
数据显示,2006~2015年,全球印刷市场由6 908亿美元增长到7 206亿美元,增长4.2%,同期北美、西欧等发达地区增长率分别仅有8.3%、12.3%,而中东、东欧、拉美、非洲、亚洲等以发展中国家为主体的地区增长率分别达到51.7%、51.4%、42.5%、33.9%、23.9%。
在欧美日等发达经济体工业欲振乏力的同时,以印度、印尼、巴基斯坦、越南、土耳其等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工业虽也受到一定拖累,但在整体上仍保持了快速向上的发展势头,市场总量快速提升,与发达经济体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相关人士认为,目前东南亚、中东、非洲三大板块将成为市场的下一个接力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启动至今,各领域友好互利合作不断推进,经贸合作成效尤其显著。虽经济基础水平较低,但凭借人口红利,各地区政府的优惠政策等因素,成为越来越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新选择”。不少跨国公司将产品制造从中国转移到了东南亚地区。
但是目前东南亚地区生产制造业存在明显缺陷,就印刷企业而言,机械、耗材、装订等环节缺一不可。而东南亚地区产业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印刷企业印前、印中、印后“一条龙”的生产制作。特别是机械制造业发展尤为落后,印刷厂中虽有印刷设备,但印前、印后工序还是比较落后,缺少高端自动化设备。这就为国内印机及印包生产厂商都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发展平台。
以土耳其、沙特阿拉伯、伊朗等为代表的中东市场。原油市场的持续波动给上述地区带来了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巨大压力。在政府多样化发展政策的支持下,中东地区的印刷出版业投资出现了明显增长。新设备持续取代产能有限的旧设备,在新技术的推动下,这些地区印刷出版业的自动化生产水平也在不断提高。投资的增长给中东地区印刷企业、原材料供应商和设备供应商都带来了巨大机会,但该地区动荡的局势也给印刷业的整体增长和外商投资蒙上了一层阴影。
非洲在国人的头脑中大多是落后的。但是,这已经成为历史,如今整个非洲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知名咨询机构提供的数据表明,在已经过去的5年和未来的5年中,全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10个国家中有7个在非洲,且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最近5年总体实现了年均的经济增长,其中不少国家超过了6%,5%以上经济增速的情况有望持续到2020年。这自然有经济基础水平较低的因素,但增速名列前茅说明他们正在奋力追赶。
若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东南亚国家,这10个国家经济发展层次完全不同。既有印刷业相对发达的国家,比如新加坡、马来西亚,也有因为经济状况改善、中产阶层增加,看好印刷业下一步发展的,比如印度尼西亚、印度……,更有经济相对落后,印刷自然更落后的国家,比如老挝、缅甸……,对这些国家来说,印刷业增长的空间自然很大,当然,时间上会有先后。
从北上的丝绸之路经济带看,16个中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同样如此,连俄罗斯这样的经济大国在印刷业之类的轻工业发展上都存在缺口,从俄罗斯分离出来的不少当年的加盟共和国也存在着对印刷的需求,与中国接壤的哈萨克斯坦就有不少印刷业务拿到中国来加工。如果就地组织生产,肯定可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缩短生产周期、减少运输费用、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所以,去海外开设工厂存在着可行性。
当然,尽管这些地区对印刷包装有着旺盛需求,但各地区毕竟距离远,很多生活习性不同。国内外迥异的语言、文化、政策、法律环境,都是中国印刷企业“走出去”需要面临的重重难关。在确定走出去之前,企业对这些可能发生的问题应该要有相对充分的思想准备,如此,遇到问题就可以有应对方案。否则,不光是难以应对突发事件,而且会挫伤企业走出去的信心与决心。
总之,“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发展对外经济的重大决策,印刷业在这个层面有很大的机遇,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印刷业相关机构、行业企业应正视机遇,及时转型,明确“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定位,必能有所裨益。“一带一路”是进一步拉动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一些印刷欠发达国家加快印刷业发展步伐,尽快缩短与印刷最新技术之间差距的一种有效做法。既如此,有条件的印刷企业又有什么理由不积极地参与其间呢?如果说,在战略上存在着先发优势的话,那在别人还没有觉醒之前,既认真而又慎重地做走出去决策,那将会对所在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董鹏,现代企业管理专家、咨询顾问、专栏作家。
联系方式:
邮箱地址:xidadongpeng@gmail.com
通信地址: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县河镇林香村三组74号 。邮编:72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