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豫西黑猪”保种与利用初探

2016-03-11徐新月卢氏县畜牧兽医工作站河南卢氏472200

河南畜牧兽医 2016年7期
关键词:保种场商品猪豫西

徐新月(卢氏县畜牧兽医工作站,河南卢氏472200)



“豫西黑猪”保种与利用初探

徐新月
(卢氏县畜牧兽医工作站,河南卢氏472200)

卢氏县卢氏黑猪是由当地深山区群众按照自己饲养习惯、生活消费习俗,经过长期选育适应当地饲养环境条件的地方土猪猪种。它耐粗饲,适应性、抗病力强,繁殖性能好、饲料报酬率高,肉质好,在豫西边陲有较大的市场影响和覆盖率,被业内人士习惯性称为豫西黑猪。豫西黑猪虽深受群众喜爱但在商品经济大潮中,仍难以抵御外来瘦肉型猪种的强大竞争力冲击和规模化、工厂化饲养趋势冲击。目前,卢氏境内稳定养殖仅存3 629头,其中能繁母猪858头,后备母猪642头。豫西黑猪中心分布区为卢氏县朱阳关镇漂池村,现存栏黑猪1 509头,其中能繁及后备母猪238头,可用种公猪6头,后备种公猪13头,濒临灭绝。

河南省畜牧局豫牧畜字(2014)29号《关于成立新发现资源“豫西黑猪(暂定名)”提纯复壮工作领导小组与专家组的通知》指出为做好新发现资源“豫西黑猪(暂定名,下同)”提纯复壮与申报工作,经省畜牧局研究,决定成立新发现资源“豫西黑猪”提纯复壮与申报工作领导小组与专家组,至此,豫西黑猪的保种工作全面启动。

近年来,国内外利用地方猪种培育和生产优质风味猪肉是畜牧生产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在大中城市,优质风味猪肉愈来愈受到广大消费者欢迎。豫西黑猪具有肉质鲜嫩多汁、味道馥郁、筋道、油而不腻、鲜美爽口的独特风味;同时,该猪种具有抗逆性强、耐粗饲、繁殖力高等特点。因此,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发展豫西黑猪产业潜力十分巨大。

1 应对新常态,要加强豫西黑猪保种选育工作

猪业新常态,瘦肉型多元杂交猪的规模化、工厂化养殖市场趋于饱和,生态型土猪的市场消费空间、利润空间巨大,亟待深挖拓展。因此,加强新发现资源豫西黑猪保种选育工作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历史意义。

1.1豫西黑猪保种选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1豫西黑猪保种选育是维持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手段

畜禽遗传资源是发展现代畜牧生产,实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性资源,也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畜禽良种是我国宝贵的资源,丰富多彩而又种质特异性优异的畜禽良种资源是推动畜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生物多样化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保持生物多样化就是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维持天、地、人和谐平衡的重要途径。

1.1.2豫西黑猪濒临灭绝的险境

现在纯种豫西黑猪存栏量大幅度下降,保种形势严峻。因此,加强豫西黑猪的保种选育工作迫在眉睫。

1.2保种规模

豫西黑猪的保种必须以国家畜禽品种遗传资源保护的总体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保种场保种为主,建立保种场及保护区相结合的多级保护模式。

1.2.1豫西黑猪保种场规模

在中心产区建立豫西黑猪核心群保种场,由核心群原种公猪10头,核心群原种母猪100头,发展达到种公猪、种母猪各8个品系原种母猪300头,原种公猪16~24头。8个品系即8个血统(指三代之内没有血缘关系)。

1.2.2扩繁场规模

建立豫西黑猪扩繁场5个,每个场100头母猪,扩繁场年总共出栏纯种豫西黑母猪4 000头,商品猪6 000头。

1.2.3保种区规模

建立豫西黑猪保种区10个,每个保种区500头以上豫西黑母猪,共5 000头以上纯种豫西黑母猪,年繁殖10万头,其中年选育40 000头后备纯种黑母猪,年出栏商品育肥猪60 000头。

1.2.4人工授精站建设

保种场建立人工授精站1个,充分利用保种场种公猪品系多的优势,制备各品系纯种精液,按计划对扩繁场、保种区的同品系母猪进行人工授精,搞好档案记录。

1.3豫西黑猪特色性状保护

1.3.1外貌特征保护

保护目前豫西黑猪典型外貌特征:被毛黑色、有鬣鬃,结构匀称,母猪乳头多而齐整。

1.3.2胴体、肉质特性保护

育肥猪6至7月龄活重可达90~100 kg,料肉比3.5∶1~4∶1,(粗放饲养8至10月龄出栏)。屠宰率71.8%,背膘厚度5.8 cm,肉质鲜美,脂白肉红、肉味香浓、风味优良等特征。

1.3.3适应性保护

选育保留抗逆性强的特性,适应卢氏山区各种小气候,抗热耐寒,耐粗饲,抗病力强。

1.3.4优异的繁殖能力

豫西黑猪性成熟较早,一般4至5月龄可达到性成熟。母猪受胎率高、产仔率高、性情温顺母性好。妊娠期平均为112~114 d,发情周期18~21 d,初产产仔数平均8~11头,经产母猪产仔数平均为12~14头,最高可达16~18头。仔猪初生体质量为0.71 kg。母猪利用年限多在5至7年。仔猪成活率高,成活率可达85%以上。

1.4豫西黑猪的选育

豫西黑猪选育主要是核心群的选育。确保豫西黑猪纯种母猪核心群体稳定在100头以上,按不同的优良性状保持8个品系,逐步发展达到300头,即达到国家新猪种鉴定验收标准。在保种的同时开展选育提高,通过3至5年时间选育出一个豫西黑猪新品系。新品系只选生长速度和瘦肉率两个指标。新品系生长速度比现在品种平均提高5%,即达上市体质量日龄提前约1 w。瘦肉率主要通过背膘厚指标进行选择,要求商品猪背膘厚下降25%,即三点平均厚度在4.3 cm左右。选育采取小群闭锁繁育,但要防止近交。对优秀种公猪可适当延长世代间隔。

2 加大豫西黑猪开发利用研究

2.1建好扩繁场

建立扩繁场5个,每个场100头豫西黑猪纯种母猪,年出栏10 000头,其中选择4 000头纯种豫西黑猪母猪用于调剂其他种猪场或用于杂交生产商品猪,剩余6 000头作为商品猪出栏。另外,在适当地点建立1个100头规模的测定站,对豫西黑猪种公猪进行日增重以及背膘厚的测定工作,为豫西黑猪纯种生产提供优秀的种公猪。

2.2推广采取“育种公司+基地+农户”养殖模式

在保种区发展纯种豫西黑猪专业养殖村50个,养殖户1 000户,采取标准养殖模式每户建立100 m2标准猪舍一栋,饲养5头纯种豫西黑猪母猪;建立10个500头规模豫西黑猪母猪保护区,保护区主要生产豫西黑猪商品肉猪,达到年出栏10万头商品猪生产规模。

2.3大力实施品牌战略

开发豫西黑猪火腿特色系列产品如熏肉、熏火腿、肘蹄、腊肉、熏腊肠、烤乳猪等,加强生产工艺研究,提高产品质量;也可生产以家庭料理为主的分割类冷鲜肉品,冷链供应市场。实施统一生产、管理、销售策略,建立统一的豫西黑猪、商品猪饲养管理流程(包括统一饲料、统一免疫程序、统一产品规格),促进豫西黑猪的开发利用。

3 加大豫西黑猪产业投入

结合黑猪标准化纯种养殖场建设项目,宣传发动,组织养殖大户筹建豫西黑猪标准化养殖场,每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猪场,财政可以奖代补,奖25万~30万元。若完成10个标准化猪场,投入可达250万~300万元。协调组织各种支农资金、贷款贴息等方式用于扩繁场、保种区的猪舍建设补贴、种公猪饲养补助、技术培训和村级防疫室建设。落实好国家能繁母猪补贴和生猪保险补贴政策,生猪良种补贴政策等。只有确保投入,才能使产业持续发展。

4 强化组织领导

强有力的组织领导是豫西黑猪保种与开发利用成败的关键。省畜牧局专门下发文件部署此项工作。因此,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豫西黑猪的保种利用工作,切实加强保种体系建设,协调育种公司保种场、扩繁场以及保种区养殖户的关系,兼顾利益与责任。要出台和落实优惠政策,对保种场、测定站等非盈利单位给予资金保障,对豫西黑猪种公猪饲养户给予资金补贴。对豫西黑猪生产、销售、产品加工等各个环节给予适当优惠措施。还要积极筹措科研经费,加强对豫西黑猪的种质特性以及生产管理的研究、特色饲料的开发和推广。

收稿日期:(2016-03-08)

中图分类号:S82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090(2016)04-0020-03

猜你喜欢

保种场商品猪豫西
商品猪育肥技术要点
豫西靠山簧的衍变与传承
保种育种场种牛编号方法与应用
猪饲养管理需注意事项
山西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现状与对策
商品猪屠宰检疫中常见疫病症状及处理方法
瑞阳苹果在豫西黄土高原地区栽培表现
“天红2号”苹果在豫西黄土高原的引种表现
中华蜜蜂保种保护模式探讨
江苏省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现状及发展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