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
2016-03-11王黎明
王黎明
妇科肿瘤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
王黎明
目的 分析探讨妇科肿瘤手术之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因和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36例实施妇科肿瘤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采取抗凝和溶栓联合的治疗方法,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改善患者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症状。结果 36例患者经过7~10 d的治疗之后均自觉症状减轻,疼痛程度变弱,疼痛评分从(6.2±2.7)分降低为(2.2±0.1)分,水肿现象明显消失,且未出现新的的血栓以及肺栓塞。通过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发现广泛侧支循环,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结论 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是改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途径。
下肢深静脉血栓;肿瘤手术;临床分析
深静脉血栓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血液在深静脉中发生异常凝结[1],多发生在手术之后,患者临床表现为下肢肿胀或者疼痛、行走具有较大的困难。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危险性在与栓子脱落之后可能出现致死性的费栓塞,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严重威胁。相关资料显示,妇科肿瘤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比例在7%~45%,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造成严重的影响。本研究对36例妇科肿瘤术后患者采取有效的护理方案,对于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起到很好的作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36例实施妇科肿瘤手术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为妇科肿瘤,其中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手术9例,子宫切除以及盆腔淋巴结清除手术14例,全子宫切除手术13例,对所有患者行经腹手术,时间2~7 h,平均(4.1±0.2)h;患者年龄40~68岁,平均(51.2±3.7)岁。患者的临床症状为患肢发生肿胀和疼痛、腹股沟出现明显的压痛,皮肤温度高于健侧,站立和行走的过程中疼痛会加剧,均结合临床症状、多普勒超声检查以及放射性核素检查确诊。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抗凝疗法,对患者使用普通肝素5000 IU或者80 IU/kg进行静脉堵住,以1300~1500 IU/(kg·h)的速度维持,使用肝素的第1天要根据患者的临床体征进行调整,每间隔6 h对患者进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的检查,将其保持在正常值的1.5~2.5倍;溶栓疗法:使用尿激酶50万U加入到浓度为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静脉滴注,每天给药1次,在患者的情况稳定之后逐渐减少药物的使用量,持续7~10 d,一旦患者确诊下肢深静脉血栓,一定要近况进行溶栓治疗。
1.2.2 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患者在手术成功且即将出院的期间发生深静脉血栓,对患者来说是较大的打击,认为手术失败,病情加重,从而产生焦虑和恐惧的心理[2]。护士在这一期间一定要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向患者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以及妇科肿瘤手术的成功性,介绍深静脉血栓的治疗方法和安全性,多余患者进行沟通,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3]。(2)体位护理: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急性期嘱咐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将患肢抬高,并尽量高于心脏平面20 cm,在足部和大腿垫软枕,促进血液回流,防止发生静脉淤血。适当降低下肢静脉血,以缓解水肿和疼痛的症状。在船上活动期间注意动作幅度不要太大,禁止按摩,以防止血栓脱落。随着治疗的加快病情好转之后可以下床活动,穿戴好弹力袜,以及避免长时间的站立。(3)抗凝治疗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发展状况,测量下肢的周径,观察皮肤的温度、颜色等体征。如果患者的疼痛程度变弱、肿胀小腿且皮肤温暖则说明治疗起到一定的作用,反之则表示治疗效果差。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仪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新的血栓。同时,在抗凝期间还要观察是否出血,如牙龈出血、血尿和黑便等现象。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将患肢太高并制动,将膝关节屈曲10°~15°,放松髂内静脉[4],帮助血液回流,患者由于血栓形成造成的疼痛。不要进行冷热敷,因为热敷会促进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的耗氧量,对患者没有益处。而冷敷会引发血管收缩,导致疼痛症状变得严重。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的饮食以低盐、高蛋白为主要原则,防止水肿症状的进一步发展。定时更换患者的受压部位,以免出现压疮。患者在出院之后应当继续穿戴弹力袜,避免长久保持站立和蹲姿,多喝水,禁食低脂高蛋白的食物,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
2 结果
36例患者经过7~10 d的治疗之后均自觉症状减轻,疼痛程度变弱,疼痛评分从(6.2±2.7)分降低为(2.2±0.1)分,水肿现象明显消失,且未出现新的的血栓以及肺栓塞。通过多普勒彩色超声检查发现广泛侧支循环,具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主要原是血液的流动速度变缓、处于高凝状态以及静脉血管壁发生损伤[5-6]。妇科肿瘤手术之后由于反复穿刺、麻醉作用以及患者卧床休息等原因出现血栓。一旦发现血栓,要及时对患者进行抗凝和溶栓治疗,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缓解患者紧张的情绪,做好安慰和沟通工作。同时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皮肤温度和脉搏变化等,掌握治疗的进度,预防肺栓塞的发生,起到很好的治疗效果[7-8]。
本研究中,36例患者经过7~10 d的治疗之后均自觉症状减轻,疼痛程度变弱,疼痛评分从(6.2±2.7)分降低为(2.2±0.1)分,水肿现象明显消失,且未出现新的的血栓以及肺栓塞,说明良好的护理配合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其疼痛和水肿症状,有助于并发症的预防,值得推广。
[1] 姜雪芹,张新颖,臧红霞,等.下肢运动操预防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护理学杂志,2014,29(20):28-30.
[2] 史玉琴,潘玮华,郭爱玲,等.68例妇科恶性肿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中西医护理效果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2,25(8):103-104.
[3] 王宏丽,张云.妇科盆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31):4875-4878.
[4] 刘延宏,李诗光.妇科盆腔手术后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3,19(31):29-30.
[5] 王新波.妇科肿瘤合并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7例患者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13):25-26.
[6] 傅坤.护理干预对预防妇科肿瘤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2,29(10):2041-2042.
[7] 张清,邢向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及治疗[J].当代医学, 2011,17(30):19-20.
[8] 孙美农,李湛,赵娜,等.妇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9):617-618.
10.3969/j.issn.1009-4393.2016.16.056
山东 265701 山东省龙口市人民医院(王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