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哲学视域下的回文诗
2016-03-11李欣玉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李欣玉[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0]
古典哲学视域下的回文诗
⊙李欣玉[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山西临汾041000]
回文是汉语特有的依靠词序位置调换的一种修辞手法。回文诗,顾名思义,回环往复、顺读、倒读皆可成诗。在它多变的形式中,无不蕴含着一系列中国古典哲学的观点。可以说,“阴阳观”是回文诗表达的基础,“常”与“变”是它的形式,“道”与“理”则是它的创作规律,其中意象的选取和情感的表达又展现出了古典哲学“天人合一”的基本观点。在体现古典哲学思想的著作中,《管子》和《易传》就是对各家哲学思想精华吸收借鉴的集大成之作,从中可以对回文诗进行更好地解读。
回文诗古典哲学 “阴阳”“常变”“道”与“理” 天人合一
回文诗是我国诗歌园地绽放的一株奇花,在杂体诗中独占一席之位。唐代吴兢《乐府古题要解》曾提到:“回文诗,回复读之,皆歌而成文也。”回文诗按一定的法则将字词排列成文,亦存在诸多的形式以及读法。历史上亦有较多文人墨客进行创作,清代学者朱存孝认为苏伯玉妻的《盘中诗》是回文诗源头。①全诗呈圆形写于盘中,从中央到四周可循环读之,诗作表达了妻子的思夫盼归之情。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中说:“回文所兴则道原为始。”②足以见得回文诗在魏晋时期已达到繁荣。之后回文诗一直都有出现,如白居易、王安石、苏轼等大家都有回文诗传世,这充分体现了回文诗语言的博大精深以及盎然的情趣和美感。
古典哲学在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古代哲学先贤们在语言中所暗含的思想几乎是无边无际的,这也是诗歌等艺术所追求的目标——含蓄。在中国传统文学中,诗人的一首好诗往往是“言有尽而意无穷”的。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在先秦时就以儒、道两家为主要学派,但在“百家争鸣”的大背景下又形成了一个新的学派,它以管仲的思想为基础,吸收了各家的思想,最终形成了一个新的系统著作;到了秦汉时期,思想的大一统则促使道、法、阴阳、儒家的合流,如在荀子和《易传》的思想中,我们可以看到其对法家和阴阳观念的吸收。《管子》和《易传》可以说是不同时期对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集大成之作。
哲学影响着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发展以及其对文学的审美意识,而诗歌又是对于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不容忽视的存在。可见,回文诗与中国古典哲学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下面就以《管子》和《易传》为例,将古典哲学与回文诗联系在一起,研究回文诗中所蕴含的哲学意义。
一、回文诗中的“常”与“变”
中国的哲学,认为变是宇宙的根本。“变”的观点在哲学中比“常”的观点先出现,而世间的万物无不处在变化发展之中。荀子云:“天有常到,地有常数。”宇宙就是一个变化的大整体,一切事物都在变迁之中,既有常态性,也有变动性。“常”亦为恒,表示稳定性、不容易变化;“变”则表示变动性,毫无稳定性可言。
《管子》的思想以天、地、人三常与天地变化为准则,变化中也有不易变化的规律。如《系辞》说:“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变化不轻易改变的准则,即所谓的常。如《形势篇》:“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秋冬夏,不更其节,古今一也。”常即为变化中有不变的意思,而变本身也是一种常。古人就是通过意象为经验来观察世间万物的变化,从中总结出常规。天有常象,如日月、星辰、四时,它们对于我们而言,都是客观存在,不会轻易改变的。《系辞》:“动静有常,刚柔断矣。”世界万物动静的运行也是有常规的,有一个固定的法则都不能改变;自然的法则是规律的,其中有非常有序不乱的法则贯穿着不规律,这就是动静有常的道理。变化中有常态,但“常”也不是完全不变,王夫之称:“常中有变,变中有常。”
一首回文诗可以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新诗,由此可以看出它有着多变的形式,但多变的形式与原诗之间还是存在一定的联系。不同中蕴含着相同,多变中总结常见通用的规律,旧转化成新。如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和湘东王后园回文诗》:
原诗:枝云间石峰,倒读:散叶飞秋树,
脉水浸山岸。聚鹄戏清池。
池清戏鹄聚,岸山浸水脉,
树秋飞叶散。峰石间云枝。
无论正反读之皆为借景物抒发情感之作。回文诗看似多变,实质都是以原有诗歌和倒读的读法为“常”,是客观存在的。原诗与回文后的诗既有音律形式变化,也有不变的意境意象等内容。
二、回文诗中的“道”与“理”③
在中国古典哲学中“道”是最高的哲学观念,普遍存在于宇宙万物之中,并且是超越一切、影响万物的。《宙合》曰:“道也者,通乎无上,详乎无穷,运乎诸生。”“道”是万物离不开的,它是无形不可感知的,强调了道与万物生成之间密切的联系,即道是万物得以生成的基础和规律。《管子》中认为事物的生成是因为道,事物的衰亡则是违反了道,侧重于生成之道。这是对《老子》中“道”的推行与发展。
而所谓“理”指社会生活的伦理道德标准,也指自然界的规律。“理”作为哲学概念出现于战国之时,《四时篇》以阴阳为“天地之大理”,《侈靡篇》曰:“尊天地之理”,都指的是自然规律。到了北宋时期,“理”成为程朱理学最主要的思想观点得以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暗含其中。一方面,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们必须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另一方面,人类社会也有着自己的特殊规律,道德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不能将其强加于自然。所以人和自然统一的同时,不应将道德原则看作自然界的普遍规律,而是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回文诗本身一定的创作规律来说,“道”贯穿其中,“理”为客观规律。回文诗特有的创作方法和读法使其多边形得以生成。
清代才女吴绛雪曾写过一首著名的回文诗《咏四季诗》:
莺啼岸柳弄春晴夜月明,
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
秋江楚雁宿沙洲浅水流,
红炉透炭炙寒风御隆冬。
每句十字描绘了四季的美景,同时四十个字可组成每首二十八字的七言诗四首,读法为一句取前七字,二句去前三字,三句取右至左的前七字,四句去右至左的前三字。每行成诗一首,四行为四首诗。可见回文诗的特有创作方法和读法是其得以生成的规律,即为“道”,创作所遵循一定的规律,则为“理”。
三、回文诗中的“阴阳”理论
“阴”“阳”是两个对立面。阳就是阳气化,是挥发的、主动的、向上的一种能量,代表天、刚、动、男、火精神、思想等,可称为“乾”。阴代表它的相反面。《易经》中的“卦”也都是由“阴爻”和“阳爻”两种爻构成的,继承了自然界“阴阳”符号。
《易传》比较具体地说明了自然界是以阴阳二气为本源的,在二气相互影响之下生成了万物。再则阴阳间也存在转化和消长,《易经》曰,“君子所居而安者,易之序也”。易之序归根结底可理解为阴阳的作用和转化。以阴阳四象和五行为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是五行循环永远不能打破的规律。古典艺术的审美特征如动静、神形、虚实、美丑等,这些常见的艺术手法,都是《易经》中“阴阳”论的展现。
不论回文诗正读还是倒读,它们在意义上都做了相互补充,从而丰富了全诗的意境。诗中的弦外之音、蕴藉之情,让读者感到震撼。另外,从回文诗的意象来说,新的意象被重新组合生成,虚实、动静统一,意蕴贯通,景由心生。
宋代诗人苏轼也有不少的回文诗作品传世,他的《题金山寺》④是一篇通体回文诗: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
桥对寺门松径小,巷当泉眼石波清。
迢迢远树江天晓,蔼蔼红霞晚日晴。
遥望四山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这首诗写了寺外夜晚到黎明的景色。倒读描绘了从黎明又到傍晚的景色。正读倒读意境不同,展现了动静、虚实的变化统一,是“阴阳”观在诗歌中的具体体现。《周易》曰:“阳主动,阴主静。”回文诗表现形式巧变多姿,不仅显示出语言文字的精妙,还体现出“阴阳”观念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完美呈现。
四、结语
《管子》对之后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广泛影响,在诸子百家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管子》思想体系中以政治和经济思想为核心,但其中也有不少的思想也体现在回文诗的诗歌创作中。如哲学中“常、变”的思想及“道、理”的思想。《周易》作为中华文化的根源,民族精神的理念,我们依靠它来探索华夏的传统思维。《易传》使《周易》由卜筮之学转化到哲学,运用阴阳这对基本范畴观察世界的同时衍生出了一系列富有辩证的思维,对后来古典哲学的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我国古典哲学思想奠定了古典诗歌发展的理论基础,而古典哲学的辩证思想,也很好地体现在了回文诗中。
综上,我国古典哲学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占据主导地位。在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中,古典哲学对其创作有着巨大的作用。追求审美理想和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心灵上宁静旷达,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体悟人生的哲理,感受美的存在和创造诗意的人生。其次在于文人的文学观念。儒家主张“诗言志”,在道家的影响下,文人又多与自然山水相亲,形成了以善为美和以自然为美的审美观、创作观。在这种大环境下成长的文人,其文学创作深受影响,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涵和表现形式。
①谭汝为:《诗歌修辞句法与鉴赏》,澳门语
言学会2003年版,第137页。(但史学界对此存在争议,认为《盘中诗》并非最正式、有文献记载最早的回文诗)
②刘勰:《文心雕龙》,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50页。
③张岱年:《〈管子〉书中的哲学范畴》,《管子学刊》1991年第3期。
④周溶泉:《历代怨诗趣诗怪诗鉴赏辞典》,江苏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第750页。
[1]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
[2]李蔚.诗苑精品璇玑图[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6.
[3]李鼎祚.周易集解[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4]汪忠长.易与道[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5.
[5]王其峰,孙安邦,孙蓓.中国回文诗图大观[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6.
[6]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7]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作者:李欣玉,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2015级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戏剧戏曲学。
编辑:郭子君E-mail:guozijun082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