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敏感期
2016-03-11徐小东
宝宝的敏感期不是一下就来、一下就走的,它有一个逐渐显现、日益突出的过程。到某些敏感期的高峰时,有些行为会表现得特别明显。还有一些敏感期是叠加出现的,几种行为特点都很突出。父母如果不了解孩子敏感期的行为特点,硬要“定规矩”,与孩子拧着来,那家里可能常常都是“冲突与战争”的场面。最后的结果,不是你把孩子拧歪了,就是你被孩子气歪了。
家庭生活、养育孩子并不是一个较劲儿的过程。认识孩子,尊重孩子,顺着他的思路去摸索,顺着他的需求去创设条件,才是我们家长最应该做的。
让我们一起拥抱孩子的敏感期,与孩子共同享受敏感期的美好!
吃手,是孩子的天性,是一个个体探知世界的开始,同时也是他为解决牙痒的问题想出来的一个“妙招”。
因为婴幼儿的口水多,我们要做的就是让他的小手保持干净。衣服穿得厚重时,我们还要帮小宝宝把手放进他嘴里,让他尽情地“吃”。
桔子4个月时牙痒老想咬东西,有时抱着我的脸又吸又啃。我常把自己的手洗干净,在一根手指上裹上纱布,让她咬。那时家里人也会说我太纵容她了,说以后她吃上瘾了看我怎么办。但1岁一过,她基本上就不吃手了,家里人感觉很奇怪。现在桔子很少吃零食,对零食也不“馋”,这可能也是过好了口腔敏感期的缘故。
长牙后宝宝能感觉到咬自己的手会痛,就会改吃别的东西——拿到什么都会先摇一摇,然后放进嘴里。这时我们只要做到入口的东西相对干净、安全就可以了,比如没有小零件、及时清洗、定期消毒。个人感觉最好能提供不同质感的东西给孩子尝试。
吃手的第二个高峰期出现在上幼儿园后,特别是在2~3岁的托班时期。这里面有两个原因:
一是孩子相互影响,有时坐一排没事就吃手玩儿。
二是通过吃手寻找心理慰藉。他们常常在午睡时躲在被子里吃手,甚至吃脚指头。躲在被子里吃手,能让孩子回想起自己在妈妈怀里吃奶时的那种安全感和归属感。这与他小小年纪离开妈妈,独自到一个陌生环境度过漫长的一天而引起的分离焦虑症有关。
虽然家长不能跟去幼儿园,但从孩子的种种行为可以发现其中的蛛丝马迹,比如原来不再吃手的孩子回家后又经常将手放进嘴里;再比如经常吃手、吃脚的孩子指甲盖都是嵌进肉里的,有的甚至会残缺不全。这时,家长需要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心理,而不只是呵斥他不许吃手。
有追踪显示,爱吃零食、吐口水、骂脏话等行为一定程度上与口腔敏感期没过好有关系。
没有过好口腔敏感期的儿童可能会咬小朋友或其他人、咬桌椅家具。这样的行为会被视为攻击他人、有意破坏物品,孩子因此可能会受到责骂、惩罚。可孩子常常会辩解说:“我没想咬他。”这是真的!没有过好口腔敏感期的儿童的这些行为是他们自己也很难控制的。正确的做法是帮儿童多准备些各种质地的、干净的物品,满足他们“咬”的需求。这也是他们探索和认知事物的过程。
作者简介:
徐小东,长期从事婴幼儿学习方法研究与教材开发工作。2004年起作为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母语教育的幼小衔接的研究》子课题《情景快速识读法的研究》课题组长。课题成果《儿童情景说话阅读》(8册30本)已正式出版,并经过4次修改完善,现在在全国范围内广泛使用。新著《徐小东:陪孩子走过0~4岁敏感期》,将自己陪伴孩子0~4岁成长历程全程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