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守涛:鱼缸造景艺术大师
2016-03-10依江宁
依江宁
在南京迈皋桥附近一条小巷里,有一个叫“草缘水景”的小店,来到店里的人,看到迎面而来的一缸缸微缩版的水下森林,都惊讶不已。只见清水般透明的鱼缸中,老树参天,叶繁枝茂。森林密得望不到头,只有精灵般的小银鱼忽闪忽现,给人以无限遐想……这时,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人迎了过来,他就是这家小店的老板,名叫张守涛。这些神话般的水草造景就出自他的双手。他说他这里卖的都是“草缸”,顾名思义,养草为主的缸,鱼只是点缀。他的工作是一门技术活:水草造景——用特定的泥土和胶水,在大小不一的鱼缸中摆出一方园林,配合水草灯、过滤器和二氧化碳管,形成缸内循环,造出另一种“自然”。业界叫他们水草造景师,愣是在一口缸的大小世界里给你造出个雨林来。
鱼缸里的大自然
大学时代的张守涛是位摄影爱好者,并加入了摄影协会,工作后做设计师的工作并没有丢下他的爱好。2014年5月的一天,家里装修的时候,他跑到建材市场去看材料,当然手里也没有忘记带着相机。在镜头对准一个摊位的时候,他被旁边的一个鱼缸吸引住了。现在想来,那只是个很初级的鱼缸,和水景还有着相当的距离,只是放点河里、山里常见的水草,搭配一些鱼而已。
他拍下照片,带回家仔细地欣赏,电脑里响着悠扬的轻音乐,白天拍摄的水景图片让他的思绪回到了小时候,家乡那条清清的河流,河边飘荡着青青的水草,有鱼儿在水边游来游去,一刹那,他感觉仿佛是把大自然搬回了家。
第二天,他决定去水族馆买下这个鱼缸。一问才知道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鱼缸,是由水草造型师专门造出来的自然风景。这样的鱼缸最有魅力的地方就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创意DIY出风格各异的作品。
老板说,水草最有魅力的地方在于它不断生长,每个阶段样貌不同,有的水草刚种下去是嫩绿色,慢慢长大,变高,尖端会呈现出深红。水草喜欢新鲜的水,每周换三分之一有利于它们成长,刚换好的时候,叶子会冒出细小的气泡,生机勃发。造好一个景,两年都不用换。优秀的水族造景鱼缸能上门定制,一个能卖到上千甚至上万元,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喜欢购买水草造景鱼缸的人越来越多。以前的那种塑料花草,远看花花绿绿,鱼在其中甚是好看,走近一瞧都是假的,生机顿失,渐渐地就无人问津了。
张守涛不由心动了,这样宅在家里玩花样的工作不正好和自己的文艺情怀相吻合吗?回到家后,他立即上网查询养草相关的资料,原来在国外及国内北京、广州等一些发达城市,早就有人专门养草了。并且养得好的人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号——造景大师。
在此后的日子里,下班后他大部分的时间就泡在专业的水草造景论坛上,和一些造景高手交流养草的心得,研究造景的各种设计。有时候周末还会跟着南京一起研究水草造景的几个爱好者碰面切磋。他对水草造景入了迷。最多的时候,他一周做了十个鱼缸的造景。
对自然风景的临摹和艺术加工
优秀的造景师们像搬运工一样,将大自然中秀美的景色完美呈现在水族箱内,汇集智慧,利用双手,将心里所想,眼里所见的景色打造成一个又一个灵动的艺术品。做水草造景的时候,张守涛从来没有厌倦过。水草造景千变万化永无止境,造出真实的自然也颇有成就感。和许多水草造景师一样,他也会去野外取材,见到喜欢的景色他会拍下来,回家里照着摆。这对他而言是一种享受,“自然生态放在鱼缸里,就是缸里的大自然。”
水族造景除了要了解各种水草的生长习性以及各种观赏鱼的生活习性之外,还要有一定的审美素质,才能将水族生态与造景艺术融为一体。经过大半年的摸索,张守涛已经研究出了很多心得。
在行内,给新鱼缸造景叫“开缸”。“开缸”之首,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水族箱。种水草应选择不太高的水族箱,最好不要超过60厘米。太高的水族箱需要较强的灯具才能种好水草,并且日常的修剪整理也不方便。
张守涛喜欢在造景中带上一些山水和禅的意境。这种蕴含着东方国画意境的水景基本上有两种造景方法,用石头和用沉木。“造水景说白了就是截取自然界的一个画面,这些景就是对自然风景的临摹,加上艺术的加工。”他用化妆砂铺一层底,想象成是池塘,接着以六七种水草的排列组合方式做出森林。而昔日在根雕艺术家眼里“不屑一顾”的沉木,如今却已成为现代水景的点睛之笔,瘦的沉木有棱角骨感,有腐蚀的沉木正可成为半孔洞或桥状的造型,增加造景的精致度。
水草虽然看着普通,有些甚至在田野边、公园内,都能找到,其实也很有讲究。张守涛说:“水草的造景不仅仅要顾及到刚刚完工时的样貌,还要能预想到经过数周、数月水草生长之后的景观,这样才能保证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呈现出美丽的水草景观。”有些水草水下叶和水上叶时的样子是有很大差异的。主要是水上叶的水草叶子基本上偏圆形,一到水下就变得细长。小小的鱼缸中有着日新月异的风景。成景以后,水草需要修剪。景有很多变化,修剪后又是另外一个模样。有些水草还爬藤。成景以后,透过玻璃看不到水的存在,俨然热带丛林。
有一种大师叫水族造景大师
每一个造景的作品完成,张守涛都要拍下照片细细欣赏,和朋友们互相传递交流。从摄影到水草造景,张守涛觉得自己的这种转换没有丝毫障碍:“我喜欢用镜头记录动态的美,而水草在我们人为搭建、制造出的环境中也有着同样的动态美,但是这种美会随着水草自身的生长在每一天、每一周后都有所变化,水草是活的,有生命、会表达的。”
后来有朋友建议,南京现在专业的水景造型师很少,为什么不开一个这样的小店让更多的人知道鱼缸中还有这样鲜活的风景呢?张守涛觉得这个想法不错,2015年4月,他索性辞去工作,开起了“草缘水景”的小店。
因为他经常在微信朋友群里发布自己的作品,所以张守涛的小店开张第一个月,上门预约的订单就满了。一个普通的造景小鱼缸是400多元,大鱼缸是1000元,张守涛把以前的作品做成了一份图册,客人看上了哪一张,就会告诉他:“我要这样的。”于是,他们预约好一个时间,张守涛就上门为客户“开缸”,并在微信群里提供一些定期维护保养的知识。
随着口碑相传,一些新开业的公司也找上门来,他们定制的一般是五六千到上万元的大缸,而且更讲究风水,养的也大多是大型鱼,因此对水草的品种也就更加挑剔,张守涛现在大部分精力放在不断研究和开发新的水草品种上。目前也有一些学徒找上门来学艺,张守涛并不排斥将自己的养草心得外传,毕竟这是一门创意的艺术,每个人的潜力都不一样,对美的修炼是无止境的。他希望通过带徒的方式,让更多人愿意通过DIY来塑造美丽的水底世界,把自己的生活装扮得更美。
水草造景师业界每年都有一些赛事交流,张守涛留意到其中最权威的赛事是每年在日本举办的ADA年度世界水草造景大赛,每年都有无数的各国精英前来角逐水草界的“武林盟主”。不仅如此,评委也是各国具有钻研水草数十年经验的高手,比赛评比严格,必须在原创性、维护管理、构图、自然表现度、种植品种、搭配鱼类、持久性各个方面都要达到水准以上的表现,才有可能入围,这样的严格度既保证了比赛的权威性,又能让参赛作品乃至获奖作品不断进步,让人惊叹。
选手的水草造景大多来自于现实生活,2012年ADA世界水草造景大赛冠军、中国澳门选手张剑锋作品《亚马逊》的创意正是来自于科普片《亚马逊》,他选用泰国沉木,绑上慕丝(也叫莫丝,是一种苔藓类植物,绑在木头上会自由生长),将亚马逊热带雨林呈现在水族箱内。他在谈到获取灵感的方式时说:“我通常会关注一些名家的画,看一些风景相片,还要常常去看一些比赛作品,观察它们是如何把水草种植做到合理和自然!”
这样的比赛张守涛虽然还没有参加过,但他已经将它定为自己的目标。他说,向顶尖的高手看齐,才会有动力在这个领域越走越远,有朝一日,才能让自己真正配得上“造景大师”的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