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循规律,让韵文识字更有效
2016-03-10李珊珊
李珊珊
[摘 要]韵文识字是苏教版教材识字编排的重要理念,因其语言生动形象、韵律感强,且具有一定的故事性而深受学生喜爱。教师应根据韵文识字的文本特点,从整体诵读,触摸文本韵律;创设游戏,理清文理脉络;强化书写,积累写字方法入手,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整体诵读 创设游戏 强化书写 韵文识字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4-090
韵文识字是苏教版教材识字编排的重要方式,因其语言生动形象、韵律感强,且具有故事性,深受学生喜爱。苏教版教材中的韵文识字在借鉴了我国母语教学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创造性的整合,展现出全新的面貌。面对全新的韵文识字内容,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何去何从?笔者以一年级下册“识字六”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整体诵读,触摸文本韵律
韵文识字在编排上具有鲜明的故事情境,在增加了生字密度的同时,又避免了因生硬机械而导致的耗时多、收益小的问题。因此在韵文识字教学中,应该积极推进整体诵读的环节,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1.分行读,在正确中消除障碍。学生分行阅读,聚焦每行中不同的指导重点:生1在诵读第一行中突出其韵母“ing”;生2的诵读则侧重指导叠词中轻声的发音;生3将翘舌音和平舌音作为评价的重要内容;生4偏向于鼻音和边音的区别。如此分行诵读,不仅消除了每行词串中的阅读障碍,更便于学生在诵读实践中总结梳理内在规律,避免逐字进行的刻板。
2.整体读,在多样化中感知韵律。在分行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诵读整篇韵文,并要求学生整体感知末尾字的韵母,发现押韵的特点。随后,教师引领学生以击掌、拍桌等方式,感知韵文的节奏感,凸显韵文押韵的诵读效果。在清脆的童声中,一篇篇韵文就如同一首首清丽的诗歌流淌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田,韵文独有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自然呈现出来。如此设置,始终将识字教学浸润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强化了学生对字词的意会效果,在感知韵文的基础上,凸显了随文识字的理念。
二、创设游戏,理清文理脉络
语言的魅力在于以独特的组合方式给予读者愉悦的审美体验。韵文识字的教学要在夯实音、形、义的基础上,加强对其内在文理的领悟,内化语言形式。
1.指图:形成形象化印记。凸显节奏和韵律的韵文朗读动听悦耳,但想读得更精彩,学生就必须真正理解词串,将文字符号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进行有效对接。因此,教师可以设置由词指图的游戏,从天上“亮晶晶”的“繁星”到地上“爷爷奶奶”“小丁丁”的角色区分,再从“竹椅”“蒲扇”的观察到半空“萤火虫”与“牵牛、织女、北斗”星的联系,让学生在生词与实物的对接中、在观察地点的不停转换下,发现词串内在的写作顺序。如此游戏,不仅强化了汉字的识记效果,更与对应的实物构建了形象化的记忆。
2.说图:构建语词联系。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借助学生之前发现的表达顺序,将韵文整理成一段逻辑合理、语言通畅的话,外显了韵文的内在逻辑:“我们在夏天的夜晚玩耍,天空中的繁星亮闪闪的,小丁丁的爷爷、奶奶坐在竹椅上,拿着蒲扇,给我们讲牵牛星和织女星的故事。”这样的教学将韵文识字从呆板、僵硬的教学模式中抽离出来,赋予识字教学以生动可感的情境。
三、强化书写,积累写字方法
低年级语文教学,识字、写字是核心。韵文识字的教学同样不能抛弃写字教学。写好汉字,首先在于双眼的细致观察,其次在于双手的勤于实践,再次就是大脑的反思调整。一年级的词串中,先是以独体字为主,然后逐渐转向合体字。这种转变有着自身的规律,因此写字教学要引领学生依循这样的规律,在观察、实践、调整中提升写字效果。
1.归纳提升,一课一得。低年级的生字量较大,一节课掌握每个字的要领显然是不科学的。这就要求教师善于从生字的内在规律入手,为学生揭示写字的规律。如独体字“丁、女、斗”都有相同之处——一个长横。因此,在指导学生写字时,教师可为学生详细讲述长横的写法,然后从三个汉字所处的不同位置出发,体会长横微妙的变化。教学就是在教师提炼共性的基础上展开的。
2.注重评价,调整反思。光讲不练等于零,光练不评打折扣。真正会写字的人,一定是会看字、会评字、会改字的人。写字教学也是如此。从学生的认知实际出发,教师应该将正确书写、规范书写作为评价的第一标准;从基本的书写规律和要领出发,对学生书写生字的优缺点进行客观评价,为学生再度练习提供明确的改正方向。
总而言之,韵文识字有着自身独特的规律,识字教学应紧扣这种规律,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洞察编者设计韵文识字的用意,提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
(责编 莫彩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