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妙趣横生,让词语教学灵动起来

2016-03-10智迎春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词语教学联想情境

智迎春

[摘 要]词语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必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展开联想,结合情境、环境,联系生活等方面来理解词语,体会词语的深层次含义,这样才能使词语教学灵动起来。

[关键词]词语教学 联想 情境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04-048

词语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积累语言的必要途径。维果茨基是前苏联心理学家。他曾说:词语不是成为一个概念,而是要杂糅个人的感受和体味后,才会在我们的生活中灵动起来。教学中,如何使抽象的词语灵动起来呢?

一、展开联想理解词语

对词语的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总是深入引导学生通过各种形式,层层展开联想,体悟美感,让学生心灵随词语飞翔。在教学《荷花》一课时,有的学生觉得文中的“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描写得特别美,“冒”更凸现荷花之美。但是,美在何处,他们却不能清楚地说出来。教师立即抓住学生这时的感觉,说:“你能察觉到‘冒字突出了荷花的美,已经很了不起了。想想看,荷花的生长状态是怎么样的,在什么状态下它才会‘冒出来。”经过思考、讨论,学生纷纷说道:“痛痛快快地长。”“争先恐后地长。”“兴高采烈地长。”这样,他们感受到荷花生长的动态美。教师继续引导:“说得对极了。大家再想,这些白色的花朵冒出以后想干什么?”同时出示荷花图让学生欣赏,引导他们进行想象写话,并在班上进行交流分享。这样,在不同的学生眼中荷花的神态各异,每一朵都有自己的姿态、自己的容颜,一朵比一朵美丽。这样的联想,使词语教学妙趣横生。

二、结合情境感受词语

文本的基本单位是词语。脱离了词语来对文本进行探讨,会使阅读教学成为没有源头的水、没有根的树。对词语的教学,也只有放在语言环境中学生才能得以理解和体会,才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结合词语所在的语言环境,精心选择词语教学的方法。

苏教版中《晚上的太阳》一文有这样一句:“医生犹豫了。”“犹豫”一词字面意思虽然容易理解,但需要学生深入体验,才能领悟它的妙用。这需要教师的引导。教者可以这样提问:“在这样的时刻,医生给和不给爱迪生妈妈做手术都会发生什么结果?用油灯照明,灯光暗有没有危险?”这样可以让学生思考:爱迪生妈妈病情很严重,如果不给做手术就会危险,但做手术也同样危险,这样医生觉得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非常为难。

这样的提问,教者把“犹豫”一词放在课文的情境中来理解,通俗自然,使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犹豫”一词的含义。这样,在他们头脑中就会深深植入“犹豫”一词鲜活的形象,理解它的深刻含义。

三、通过语言环境领略词语

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时,不要做表面文章,而要依靠文本给定的语言环境,将词语与生活的场景联系起来,找出词语隐含的深层意思,仔细推敲作者遣词造句的深刻用意。只有弄清楚词语在课文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深刻含义,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实现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的目的。

苏教版教材中《灰椋鸟》一课的“投入”一词用得比较好。教者在备课时花了点工夫。在课堂中,教者先导引学生反复朗读这一句:“一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并要求学生体会“投入”一词的含义。教者这样提问:“‘投入一词固然是好,看看我们能不能换成其他词语?”不少学生提出换成“落入”“飞入”等词语。教者再接着提问:“‘投入‘落入‘飞入分别怎么用?”有的学生认为:刺槐林的面积比较大,一只只小鸟飞进去用“投入”很恰当;有些学生认为:刺槐林是灰椋鸟的故乡,灰椋鸟入林就是投入到家的怀抱。由于学生对这段话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因此朗读时声情并茂,理解得比较到位。

四、用生活经验理解词语

帮助学生理解词语的另一个有效方法是将生活经验带入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架起生活和语言文字的桥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理解词语。

如,苏教版《2008,北京!》一文中有“沸腾”一词。这个词语和学生的生活密切关联,只要稍加引导,学生就能获得深层次的感悟。我先问学生“沸腾”是怎样的。不少学生说,水烧开了就是“沸腾”。有个学生说:“在家里,妈妈烧开水,经常看到水壶里冒热气,壶里咕噜咕噜地响。”这时,我又说:“‘北京就沸腾了,是说北京市在冒热气,‘咕噜咕噜地响,对吗?”学生会心地大笑后,回答说:“北京申奥成功,人们非常开心、激动!有的走到街上欢呼;有的走访亲友,告诉他们这一消息;有的唱歌跳舞;有的拿出饮料庆祝。这样的情景真的很热闹。”最后,我再进行小结,并适时出示北京申奥成功时的场景。这样,让学生建立起生活与词语之间的有效联系,从字面上体味词语所包含的生活现象,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词语教学联想情境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构建物理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