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写议论文褪“软”立“硬”的策略

2016-03-10陈晓燕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文题议论文结构

陈晓燕

【摘      要】文章阐述了中学议论文“软”和“硬”的关系,提出了用对比的方法让初学者感知议论文的“硬”和记叙文、抒情散文的“软”的观点。

【关键词】议论文;文题;结构;语言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6-0080-02

议论文是一种很理性化的文本,要想使初学议论文写作的高中生走出记叙文写作的感性化、叙述化的“软”阵地,让自己的风格理性化、强劲化起来,首先,他们要有一个强烈、坚定的需要阐述的观点,有不说不快的阐述欲望和胸有成竹的阐述理由,使思想无坚不摧;其次,写作时注意一些方法,作文风格便会“硬”起来。“软”和“硬”是相对而言的。初写议论文者,也许只感知于棉花是“软”的,钢铁是“硬”的具体事物上;也许只意会于柳永、李清照的词是“软”的,辛弃疾、苏轼的词是“硬”的层面上;但没法建构于议论文的写作中。我们不妨用对比的方法让初学者感知议论文的“硬”和记叙文、抒情散文的“软”。

下面,笔者从3个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做法:

一、文题要硬朗

比如,以“父爱”“母爱”为话题作文,记叙文拟题可以是“我的爸爸”“背影(朱自清)”“我与地坛(史铁生)”,抒情散文可拟为“一件毛衣”“生命的念想”“父爱如山”“母爱如荷”等。但议论文的文题就不能像记叙文那样注重介绍、讲述某个人、某件事,也不能像抒情散文那样情意悠远,勾起读者无限酸甜苦辣的回忆,最终忘失自己,与作者同悲共喜。议论文的文题有时是阐述作者的某个研究成果,如美国哲学家艾·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乍一闻,就知绝不是讲述这两代人的具体故事,也不是抒发这两代人之间的动人情感,它显得更严肃、更郑重、更冷峻,让人觉得更应该正襟危坐,更得用冷静的头脑、清晰的思维来阅读,否则,理不顺。议论文的文题大多用来直述自己的观点(这适宜初学者),仍以这个话题为例,学生们可以拟为“父爱(母爱),不可忽略”,“父爱(母爱),难道能被替代吗?”

通过对比,学生就会感知到议论文的拟题要祛除描述化、形象化的特点,尽显观点,不藏不掖,不过也可以用“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手法,如用问句的形式,强调意味更浓烈。

对于初学议论写作的学生来说,拟定的文题愈硬朗,语气愈强烈、愈强硬,写作时方向感就愈强,写作指向就愈明确,行文思路就愈明晰。题好一半文,所以,拟一个“硬”的文题对初写议论文者至关重要。

二、结构要硬实

结构指的是文章中组织材料和编排内容的具体形式。记叙文的结构一般有总分式、分总式、总分总式、顺承式、并列式。抒情散文因“神聚形散”,即“材料和内容”散,所以一般中间部分似零碎,往往用一条或几条线索串起,“一线串珠”是它的常用形式。

议论文是需要自圆其说,通过自己的阐发引来更多“同盟军”的文体,所以它的结构较前两种文体更严谨。对于初学者来说,最宜驾驭的结构模式是总分总式、并列式,每个论证的小层次都有紧扣中心论点的议论句,这样结构会显得更清晰,更一目了然。如韩愈的《师说》,先提出论点“古之学者必有师”,中间两段以对比手法来分析不重师、耻学于师的后果和从师的必要性,最后总结全文,这就是总分总式。这里重点说说并列式结构,因为这种结构形式呈现在初学者的习作中,就会摒弃初学者常易犯的结构混乱、观点不明、气势不足的“软骨病”,而呈现一种结构鲜明、观点逼人、气势凌人的霸气、硬汉形象,从而倍受青睐。

并列式结构就是在总分总式的“分”部分,即分析问题(本论)部分,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者选取其中的任何一个方面,围绕中心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的结构方式。如一学生写作《天才的背后》,从“是什么”的角度,列举了“天才的背后是勤奋”“天才的背后是隐忍”“天才的背后是善思”这3个分论点。另一学生写作《放下过去,重新开始》,从“为什么”的角度列举这样3个分论点:“放下过去,能更冷静地总结过去”“放下过去,能更清醒地认清自己”“放下过去,能更理智地开启征途”。还有一学生写作《幸福的来源》,3个分论点从“怎么样”的角度来列举,分别是“幸福需要肢体勤一点”“幸福需要眼界低一点”“幸福需要心胸宽一点”。

综上所述,并列式结构的分论点句式尽量工整,最好用三到四个,分论点之间不能交叉,几个分论点都要紧扣中心论点设置,不得含糊。只有结构立起来了,整篇文章才不会呈现出摇摇欲坠的疲软之势,才是个堂堂正正的“硬汉”形象。

三、语言要硬健

整篇文章的风格主要承载于文章的语言上。连贯是记叙文语言的特点;注重渲染,善于煽情是抒情散文语言的要求;议论文的语言要求准确、严密,忌空洞、啰唆,忌感情色彩不定、左右摇摆。笔者认为,议论文语言区别于记叙文、抒情散文的语言,最本质的特点是有气势。怎样褪去学生从记叙文写作中携来的叙述化之风,怎样让学生抹去他们大多青睐的抒情文中的朦胧色彩,争现说话理直气壮、有理有据、观点鲜明、气势磅礴的风格,笔者曾尝试过的方法是举行辩论赛。辩论,无处不在,大到国际社会间铿锵有力的论坛,小到民间市井中一分一厘的争议,存在之广,应用之多,无须赘言。在课堂上,让学生明白它的普遍性、重要性,可激发学生更主动地投入其中。

在引导学生初写议论文时,笔者就曾多次组织过学生开展辩论赛,话题、形式、规模各一。第一次,辩题是“我们的语文老师是不是好老师”,形式:全员参与,两人一组,同桌(两人一组)之间各为正反方,直接口述观点和理由,发言时间不定,谁列举的论据多,谁就胜出。选取学生感兴趣的、经常议论的话题,让他们有话可说,能鼓励他们大胆地开口;不用笔记下来整理,直接口述,能培养他们的快速分析能力与表达能力;以论据多取胜,让他们明白“事实胜于雄辩”,任何观点一定要有佐证,不可信口胡诌。

第二次,辩题是“我们是否长大了”,形式:15周岁以上(包括15周岁)的为正方,15周岁以下的为反方。所有学生都是辩手,以陈述自己观点为主,如有反驳对方观点为上。直接口述,每次发言时间不超过2分钟。按年龄把全班划分为两个团队,形成一定规模的对立局面,且有时间限制,可以让辩论气氛更紧张,学生思维随之会更严谨。是否取胜不再以论据多寡为标准,而是以是否有“反驳”环节来衡量,可培养学生更深层次的分析能力,渐增他们的思辨能力。接下来便安排学生利用放月假的时间,回家在网上观看“大学生辩论赛”,并抄录其中一次辩论赛中的自己认为最精彩的语句,上学后学生间互相交流。

为什么不把欣赏大学生辩论赛放在第一次,而是放在学生有了两次不正规的辩论赛之后呢?这样可以消弭学生的视之高深而生畏惧之感,反而可激发学生视之高雅而欲显绅士、博学之心,增强学生对辩论的兴趣,增强他们写作议论文的信心。

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开始进行议论文的片断写作,笔者仍只是给出一个辩题,学生可自由选择正方、反方,要求用笔写下来,300字左右。逐步让他们的思维有条理。以后便开始组织学生写作800字左右的议论文。经过几次不成型的辩论赛之后,学生们议论的语言简洁、准确,一环扣一环,很紧凑,并且学生们大多善用追问的语句,语气强烈,气势逼人,全然没有了记叙文中娓娓道来的慢节奏,也没有了抒情散文中空灵飘逸的柔风骨。学生议论文中的语言严谨、有气势了,整体面貌就刚毅、硬健了。

当然,议论文并不都是“刚硬”的,但对于初写议论文的学生来说,“硬”文能让他们更有力、更快速地迈进“议论”之门。

参考文献:

[1] 孟庆焕.初写议论文的失误与矫正[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9,(7).

[2] 周丽.浅谈议论文的写作要求[J].阅读与鉴赏(下旬),2011,(8).

(编辑:杨   迪)

猜你喜欢

文题议论文结构
议论文阅读专练
文题
当型结构与直到型结构的应用
物质结构规律归纳
半包围结构
议论文阅读技巧表解
文题
文题
汪曾祺专辑
开心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