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阅读理念下的大学生涯阅读规划构建探析

2016-03-10邱建英朱卫东刘仰斌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规划大学大学生

邱建英,朱卫东,刘仰斌

(赣南医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深阅读理念下的大学生涯阅读规划构建探析

邱建英,朱卫东,刘仰斌

(赣南医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广泛阅读对大学生全面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大学生良好的阅读规划有助于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和良好学业成就的取得。本文从对深阅读理念下的大学生涯阅读规划认识入手,以期通过对大学生阅读的引导,促进大学生涯阅读规划的构建,为大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深阅读;大学生涯;阅读规划构建

大学是人生的重要时期。在大学阶段,我们应努力编织自己的人生梦想,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编制正确的大学生涯规划,造就一个美好的大学生活。大学生涯规划是人生规划的一部分,而阅读规划又是大学生涯规划的有机组成。阅读规划就是根据自己所学专业、兴趣爱好、未来职业目标将自己的读书计划作一个整体的规划,包括制定读书目标、拟读图书种类、读书措施、具体读书安排等。读书不会改变人生的长度,但它可以改变人生的宽度和深度。通过阅读我们能够视通四海,思接千古,与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其精神发育史。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什么事有了规划就容易取得好的结果。规划是实现目标的蓝图,通过规划,合理安排时间和任务,使自己达到目标。有没有阅读规划对我们的阅读效果有着直接、深刻的影响。阅读规划是根据大学生的大学生涯规划作出的,所以规划阅读可防止大学生被动、无目的阅读。规划并实施好自己的读书计划,能使大学生有效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全面提升自己的人文素质,为今后走向成功奠定坚实的基础。

1 对“深阅读”的理解

当今社会,网络、手机、电视等现代传播媒介,极大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人类已经从书斋里解放出来,整个地球村成为了一个大书房。大学生已经把功利性、消费性、娱乐性阅读作为日常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逐渐凝固为一种阅读习惯。大学生平时会更多地选择上网、“刷微博”和“上微信”等阅读方式。与此同时,传统的、深度阅读的习惯却与大学生渐行渐远。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高教工作者应该保持清醒头脑,对大学生阅读进行有计划的干预和引导,平衡好浅阅读与深阅读的关系,使之逐步养成系统化、结构化的思考能力。功利及碎片化阅读不应该成为一种趋势,它应该是适度的,毕竟,大学生应该努力致力于能有效提升涵养、完善知识结构和塑造良好性格为目的的阅读[1]。

当代大学生关于文化的、关于修养的、关于哲学思考的阅读明显少了,精神世界显得相对贫乏,所以大学生如果只去读哪些容易理解掌握的作品,虽然这些作品可以增加信息量,但不能提高理解力和思考力。我们要鼓励大学生去读一些有深邃思想或深奥知识的作品,去体验、去探索、去收获。这些作品往往涉及到意识形态、哲学、历史、文学、艺术、社会学等,属于深层阅读的范畴。深阅读是相对于浅阅读而言,指的是深度阅读和阅读有深度的作品。深度阅读应当成为每一个有品位、有精神追求的大学生的阅读理念,并将这一理念融入到阅读行为当中去。深阅读通常意味着对书籍、期刊等纸媒作品的阅读,所包含的内容是几千年来人类文明的精华——宇宙的奥秘、星河的灿烂、历史的反复、世界各地文化差异的比较、宗教的起源和发展、对生命意义的哲学思考乃至小说诗歌等表现人性的文字……这种种大幅提升精神视野的内容,多是由纸质媒介和经典文本等作品所提供的[2]。

2 对大学生阅读的引导

信息化对阅读的影响,是世界范围内的问题。作为一名高教工作者,指导大学生阅读是我们不容推卸的责任,当务之急,我们的首要任务在于培养大学生“深度”阅读的能力。堵不如疏,不妨在大学课堂上组织一些阅读会,以这样一种方式鼓励大学生阅读。教师在课堂要做好学生的阅读指导,可以给学生安排一些阅读任务,逐步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鼓励学生深入阅读和深入思考,使学生意识到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大学生阅读是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对青年学生的成长和大学文化的塑造都有很大的帮助。许多学院和大学都采取了各式各样的措施来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养成“深呼吸风格”的阅读习惯。在2014年新学期开始时,中国人大就在大二本科生中实施了“读史读经典”活动,努力实现大学生智力和个性均衡良性发展的双重目标。中国人大校长陈雨露指出,“希望我们人大的学生,在学业完成离开母校时,头脑中要至少装进20部经典历史作品或其它经典作品,才能如学校所希望的,增加对历史纵深的认知厚度,扩大分析和观察问题的历史视野,促进科学世界观的形成。”为此,中国人大的教学计划特别规定,从大一下学期到大二上学期,将集中安排人大学生进行一年期限的研习计划。内容包括,“原著原典选读课程群”纳入通识教育模块选修课,“经典历史著作课外阅读” 纳入通识教育模块必修课,各为2学分。其中,“读史实践”和“史学阅读”两部分为历史必修课,“读史实践”要求每位学生参加10次以上与历史有关的实践活动,并在活动后期进行总结评估,汇编笔记和调研材料,形成研究成果;而“史学阅读”则要求每位学生在一学年内必须泛读3本、精读2本断代史和通史经典作品,每学期还要提交一份读书报告。

鉴于此,我们在引导大学生进行阅读时,可以着重强调:①专业阅读和通识阅读相结合,以拓展大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大学生的阅读能力。大学阶段是奠定一个扎实专业知识以及良好专业素质的关键时期,面对无穷无尽的专业书籍,大学生经常感到不知所措,难以选择。面对这一现象,高校可以定期邀请各科学术造诣深厚的学者专家给学生推荐或开列专业必读和选读书目以给学生指引门径。②浅阅读和深思考相结合,激发和提高大学生的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长期的应试教育禁锢了学生的思维,也使相当部分的学生养成了“浅阅读”的习惯,几乎不深入思考,缺少独立判断的能力。我们应当引导和培养学生的深思考,让其养成思考的习惯。当思考成为一种习惯的时候,思考往往意味着独立和深入。引导学生不“尽信书”,善于质疑,善于创新,是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的一个重要环节。③传统阅读和网上阅读互为补充。网络阅读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重要的阅读方式。但一方面,网络以海量的信息和便捷的访问方式,直接给大学生阅读带来了崭新的体验;另一方面,网络中又充斥着大量低俗有趣的信息,诱惑大学生深陷其中,导致大学生阅读陷入误区,根本谈不上深层次的阅读体验。我们应该加以正确引导,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良好的阅读观,明确网上阅读的方向,把网络阅读与传统阅读有机结合起来,而不至于在网络的虚拟世界中迷失自我。

3 对大学生涯阅读规划构建的促进策略

大学生在高校接受高等教育,不是简单的为学习知识内容而学习,最主要还是要把所学知识信息串联起来,使自己能对所学知识信息形成一个整体的宏观认识,也就是说,在大学阶段,通过学习,培养自己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客观判断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这才是大学教育的根本意义所在,也是大学生一生的财富所在。而这一切必须通过涉猎广泛的阅读才有可能达到,因此我们作为高等教育工作者应采取一切尽可能的措施,来促进大学生涯阅读规划的构建。

3.1 设置经典鉴赏类通识选修课程 这类通识课程的设置,是为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大学生对不同学科领域的书籍进行阅读,有利于其知识面得到拓宽,思想受到启发,从而促进大学生各方面的发展。通过对各类经典的阅读,增强大学生对经典文化的理解和积淀。首先,以专业为基点,确立专业经典阅读书目,这部分经典可以分为必修和选修。其次,构建经典阅读通识课程体系,通过各类经典著作的阅读,增强大学生的文化底蕴,有利于他们深刻理解和认识经典著作。再次,可结合文理科及艺术等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对经典名著文化理解的具体要求。重点建设经典阅读通识系列课程,使其成为学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的特色课程[3]。

3.2 建立健全管理机制、经费投入机制及阅读反馈机制 在管理机制方面,学校可以把经典阅读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和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部署之中,这样,学校相关的职能部门,就可以从教学管理、课程设置、课外阅读平台的搭建及各种文化活动的参与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管理。如,各学院可以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以及专业要求,指导大学生自主阅读经典,并鼓励大学生参加各种经典诵读活动。在经费投入机制方面,学校可以每年拨出一定数额的专项经费,用于经典阅读教学及相关文化活动的举办。此外,在阅读反馈机制方面,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阅读反馈机制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阅读反馈机制,包括领导反馈、学生反馈及大众传媒反馈等,对阅读的影响力、参与度、运行情况以及最终效果等进行跟踪监控,及时反馈,最终实现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动机与效果相统一[4]。

3.3 将经典阅读纳入大学生学分考核制度 为加强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及综合能力,应从制度上规定大学生在校期间每学期完成推荐书籍的阅读任务,并完成3~4篇相关书籍的读书笔记,且每篇字数不少于1 500字。导师在期末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等级考评。学校还可以把大学生的读书活动纳入学分制管理,对大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考核[5]。

3.4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实现文理科课程的渗透 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化,须通过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来实现。当前,在我国现行课程体系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其知识结构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合理。要培养出知识结构合理的大学生,需对现有的课程体系进行相应的革新,科学规划课程体系,合理设置课程结构。在强化基础教育的同时,对专业也要有所淡化,不要过于强调,同时,也要鼓励文、理学科的相互交叉与结合。这样做的目的,是在拓宽大学生阅读面的同时,还为其提供了其他学科的思维方式,有效地弥补了其在知识结构上学科单一的缺陷,这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尤为重要[6]。

3.5 加强专业阅读指导,实施典型案例教学 大学生对获取专业学习资源的方法和途径不够了解,导致其对专业阅读不够重视,教师要指导大学生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扩大阅读范围,教会大学生检索信息资料,定期向大学生推荐参考书目,让大学生学会进行系统性、整体性的阅读,引导他们改变盲目性、无序性的阅读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帮助他们构建合理的知识架构。在实施典型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搜集与本课程相关的热点问题、前沿问题或存在争议的问题等典型案例,并在阅读、整理这些案例资料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论点及论据。

3.6 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 评价教师的教学不是简单地看教师传授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主要看教师在其教学过程中,是否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开发和训练,是否注重诱导学生在阅读后的思考及感悟,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在自学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另外,也要建立起有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激励机制,比如,对那些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可将其创新成果,作为参加学校奖学金评选的重要依据,并允许其免修相关课程。

总之,高校要积极开展大学生涯阅读规划的引导,促进大学生涯阅读规划的构建,这不仅可以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 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认识社会、规划未来。在强调创新创业及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广泛阅读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高等教育工作者在引导大学生阅读方面任重道远,还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开展。

[1] 税强.大学生阅读思想文化经典现状探析-关于重庆十高校大学生的调查[J].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2013,16(2):31-38.

[2] 杨景华.引导高职大学生制订三年阅读规划的几点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2(11):143.

[3] 夏莉. 让经典成为流行-图书馆如何做好大学生阅读引导工作浅谈[J]. 学术研究,2012,22(5):37-38.

[4] 黄桂玲. 如何做好高校图书馆经典阅读指导工作[J]. 大学教育,2012,5(7):46-47,51.

[5] 杨景华. 在高职大学生中开展阅读规划的引导策略与实践[J]. 中国科技成果,2015,17(4):44-45,53.

[6] 谢丽华. 谈阅读2.0时代大学生阅读指导[J]. 河北科技图苑,2011,24(3):60-62.

G641

A

1001-5779(2016)05-0804-03

10.3969/j.issn.1001-5779.2016.05.043

2016-08-22)(责任编辑:刘仰斌)

猜你喜欢

规划大学大学生
“留白”是个大学问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大学求学的遗憾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规划引领把握未来
大学生之歌
快递业十三五规划发布
多管齐下落实规划
迎接“十三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