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江县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战略探讨

2016-03-10唐波

花卉 2016年14期
关键词:印江林地林业

唐波

(印江林业局 贵州印江 555200)

印江县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战略探讨

唐波

(印江林业局 贵州印江 555200)

现代林业是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文化功能,承载着促进生态建设、保证林产品供给、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使命。本文探讨了印江县的现代林业产业发展状况以及未来发展战略,以供参考。

印江县;现代林业;产业;发展战略

1 引言

林业是集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涉及国民经济一、二、三产业的一个复合产业群体。为了推进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必须确保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双增目标,实现兴林富民,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把印江林业“十三·五”发展规划,作为指导全县林业建设的目标,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形成合力,扎实推进规划实施。

2 林地与林业产业现状

2.1 林地现状

“十二五”以来,印江自治县全面落实集体林地的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确立了农民经营主体地位,建立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产权制度,同时积极推动林权抵押贷款与森林保险工作,实现了林业资源资产化、林业资产资金化,有力推动了农村林业经济发展。

截至目前,该县集体林地确权面积144.51万亩,发证30817本、面积122.52万亩,非林地林木确权发证248本、面积2.53万亩,投入378万元为105万亩公益林买森林保险,40户林农用林地抵押贷款610万元。

从1998年至2013年底,全县森林覆盖率已达58.5%,立木蓄积量已达777万余立方米。到2020年规划全县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2%以上,林木绿化率达到62.1%以上,县城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m2以上,林木蓄积量达到1000万m3,林业总产值达到40000万元。

2.2 林业产业现状

近年来,印江自治县以工程建设、产业发展、林权改革和森林管护为重点,真抓实干,狠抓落实,林业发展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林业产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

该县大力推进各项林业重点工作,提升林业发展水平。2014年完成营造林6.76万亩,其中人工造林5.35万亩,封山育林1.41万亩,完成新植竹子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58.5%。积极巩固城周森林屏障建设,完成城周森林管护面积69951亩,完成人工造林4542.4亩,香樟大苗4500株,开设了防火线20230m,完成中幼林抚育3730亩,总投资482.5万元。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进林业产业发展,坚持把生态保护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完成食用菌材造林6600亩。加大了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共查处林业行政案件19起,刑事案件4起,扣押木材32m3,没收木材80.32m3,查获画眉鸟33只、果子狸13只,补办征收征用林地手续3起,行政处罚14人次。

目前,该县城周森林屏障建设共计完成管护面积69900亩,人工造林15300亩,开设了防火线33000m,中幼林抚育6600亩,总投资共计1750万元。深入推进林权改革,增强林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加强林权流转、林权抵押贷款、林产业发展贷款贴息,规范林地流转,全面落实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和中低产林改造等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安排管护人员60名,全面落实了森林管护责任,认真落实资源林政管理目标责任制,把资源林政管理责任落实到乡镇,落实到具体责任人,抓好林地和林权管理、林政执法、森林防火、林业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3 当前采取的发展措施

近年来,印江县坚持“谁造谁有,共造共有,允许继承,允许转让”和“谁投资,谁经营,谁收益”的原则,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并取得实效。

(1)持续推进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石漠化综合治理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采取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多种方式,累计完成营造林21.43万亩,完成治理石漠化面积87.17km2。

(2)出台《印江县委政府关于竹产业发展的意见》、《印江县委政府关于核桃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累计完成竹子造林3万亩,完成核桃基地造林20万亩,完成油茶造林0.1万亩。

(3)开展雷霆行动、绿盾行动、天网行动和森林保护“六个严禁”执法专项行动,切实加强森林资源保护,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权面积143.4万亩,发证27353本。

(4)加大林业结构调整力度,健全林业发展支持支撑体系,全县有林地面积由90000hm2增加到11186.12hm2,森林覆盖率由49.16%增加到58.5%;林木绿化率由50.03%增加到61.31%;林木蓄积量由324.24万m3增加到660万m3。全县林业年总产值22000万元。

4 实现林业发展的基本战略

4.1 科学规划林业布局

结合现有的区域经济、区位优势特点,气候、水文、地质结构以及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对林业产业进行科学的规划和统筹。例如,对于宜林条件较好的区域,由于森林面积较大,林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多,应当重点发展林产品的加工产业和配套工业原料林建设,同时进行珍贵树种栽培,食用油料、药材的培育等;而对于一些喀斯特地貌地区,由于生态环境脆弱,应当以坑木林培育基地的建设为主,并兼顾经济林、林下资源(如菌类)的开发等。

4.2 完善林业产业体系

4.2.1 提倡多元化投资,构建林业保障体系

为了适应现代化的林业发展需求,应遵循“谁投资,认受益”原则,吸引社会资金的参与,完善多元化林业投资体系:①保障政府的投入总量能够逐年增长,同时提高林业补贴标准,用以改善林业基础设施;②充分运用林业信贷,除了现有的政策性贷款,还可以调动商业信贷款的投入,还可给予林业发展参与者一定的政策优惠,或者政府给予贴息;③利用国际交流,吸引国外资金的投入,例如印度全国共有20个社会林业项目得到了国际基金33.8亿美元的援助,大大缓解了国家的资金压力;④引导民间的资金组建林业担保公司,为林业项目提供贷款担保,采用林木资产、林农林权证为抵押的方式,让林业项目组织与林农获得金融贷款,进而促进林业发展。

4.2.2 完善林业生态体系

林业是实施生态建设的主体,具有多重职责。如果能够保持良好的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对于地球来说将会成为健康的保障,更是人类生存发展的根基。只有做好“3个系统,1个多样性”,才能够有效地应对生态危机,维护生态平衡,改善生存发展空间与环境,进而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为后代留下生存发展空间,并最终落实生态文明,实现生态良好。

4.2.3 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森林作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为人类孕育了丰富灿烂的生态文化,这些文化集中反映出了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不仅能够引导社会对于生态知识的了解,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还可以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价值观;引导政府部门做出相关决策,以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促进。此外,生态文化的传播还潜在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森林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达到改善生态的目的。林业是生态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发展生态文化的先锋,不仅要创造大量的生态成果和物质成果,还要尽可能地创造出丰富的生态文化成果,倡导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4.3 加强产业发展

4.3.1 第一产业:林业

林业种植业作为生态环境的保障,为其他诸多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林业种植通过技术上的改造,充分挖掘出了疏林地、无立木林地、宜林地、未成林造林地潜藏的生产力。还应当结合实际的优势资源,发展珍贵树种,通过种植珍贵树种,极大地提高贵州林业产业的经济效益。此外,应当发挥林地资源与生态环境资源,发展林下种植业、养殖业、采集业。

4.3.2 第二产业:木材加工

发展林产工业的重点如下:①制浆造纸,根据行业规划,到了2020年,印江县所在贵州省制浆造纸的规模,将可能达到约100万t;②发展过程中,以密度纤维板、刨花板、细木工板为主木材的加工和人造板业,力争到了2020年能够达到205万m3;③林化产品,利用良好的林业资源优势,发展松香加、果品加工、茶业加工等林化产品,同时,还应当重视技术投入,走集约化发展道路;④加强对林业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的扶持,可参照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的扶持办法,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扶持林业龙头企业进行基础建设、新技术推广。

4.3.3 第三产业:森林生态旅游

由于该县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温的变化较小,冬暖夏凉,植被类型多样,都成为林业景观建设的重要资源,因此可以在该县尝试开发生态旅游业。通过合理布局、系统开发生态旅游业,凭借现有森林资源,可以打造具备地域特色、相互补充衔接、相互带动的生态旅游线,从而形成以森林生态景观为主体、以其他景观相结合的森林生态旅游圈。

5 结语

林业产业纵跨国民经济的三大产业,涵盖范围广、产业链条长,是一个相对完整的产业体系;同时林业还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发挥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生产物质、文化、生态三大产品的功能定位。因此,构建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是推进现代林业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和根本要求。

[1]金运成.以文化的理念构建现代林业产业体系[J].林业经济,2012(12):67~68.

[2]张 勇.现代林业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绿色科技,2015(2):148~149.

[3]金隆,李建军.现代林业产业规划管理及发展[J].南方农业,2014(24):81~82.

F326.2

A

1005-7897(2016)04-0102-02

2016-2-9

猜你喜欢

印江林地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印江自治县全力做好老干部健康体检工作
印江新建气象站风向风速代表性分析
land produces
丹东市林地分类研究
浅谈林地保护及恢复措施
林地流转模式的选择机理及其政策启示
小型无人飞行器用于林地监视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