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质量与心理护理对腹痛患者康复的比较研究
2016-03-10刘川聂刚
刘 川 聂 刚
护理质量与心理护理对腹痛患者康复的比较研究
刘 川 聂 刚
目的 探讨护理质量和心理护理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腹痛康复的效果。方法 选择以腹痛为主要症状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60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实验组,各30例。常规护理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予以心理护理,2个月后比较VAS疼痛评分。结果 治疗后实验组VAS评分(3.01±1.12),普通护理组VAS评分(5.23±1.05),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强心理护理有利于减轻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腹痛。
心理护理;腹痛;康复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临床中常见的功能肠道疾病,多以腹痛、腹部不适、排便习惯改变为病情特点,病程长,效果欠佳,其病因复杂且与精神心理因素相关[1]。针对肠易激综合征治疗没有特效药物,主要采取个体化治疗,而护理服务质量及心理护理与患者康复相关[2]。本文选取60例主要表现为腹痛的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就诊的2012年1月~2015年6月6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其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患者,其中男25例,女35例。所有患者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均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随机分为2组,各30例,2组患者治疗前腹痛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按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再加以心理干预。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采取以下心理干预措施:认知、行为、心理、家庭情感等干预措施。认知行为治疗通过教育和行为技术熟练能矫正患者对疾病错误的认识。心理、家庭情感干预针对不同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制定不同心理干预措施,通过访谈掌握患者的人格特征以及心理防御风格,营造温馨和谐气氛,取得患者及家属的认可,常举办相关知识讲解。每次与患者沟通30min,每周3次。
1.3 观察指标 治疗2个月后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比较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分数范围为0~10分,分值与疼痛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VAS评分(3.01±1.12),常规护理组VAS评分(5.23±1.05),实验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护理质量的常见内容及其影响因素 护理质量通常包括:对患者的态度、护理人员的技术理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职业道德、健康宣教、有效的护患沟通。护理质量的影响因素有:护患关系、患者心理、护理人员的心理、心情、职业道德、外界环境因素。由上可知护理质量包括了很多方面,那么它们对于各类患者康复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高景贤等[3]通过将60例糖尿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观察组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最后结果示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无论是住院前后护理质量的提高都能有效的控制血糖和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死率。
3.2 患者常见的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 患者常见不良心理主要有焦虑、恐惧、悲观、抑郁、敏感性增强、猜疑、防御、孤独、情感脆弱。影响患者心理的主要因素主要有个体心理素质、文化背景、经济条件、家庭支持系统、社会关系、年龄、性别、护理质量[4]。
3.3 心理护理对患者的康复作用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情绪,这种不良情绪既是病因,又是疾病加重和康复效果差的因素,护理人员及时给以心理疏导,让其了解情绪与疾病转归康复有着密切关系。患者心理也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年龄性别、社会关系、家庭背景等等都与患者本身的心理状态密不可分,往往各因素交替存在成为影响康复的重要方面。各因素综合作用体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可能与积极的心理护理起协同作用,加快康复进程,相反也可能成为诊治的负面作用,推迟或延长患者的康复。在刘改云等[5]研究中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由于情绪差异导致在相同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下出现不同的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干预,而加予心理护理后其腹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护理质量与患者心理在康复过程中同样重要。鉴于护理质量与患者心理在康复过程中同样重要,并且二者相互渗透于康复的全过程,在未来的护理服务领域,心理护理应融入护理质量的每一个环节,将护理质量与患者心理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极致。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病因复杂,无特效药物,病情反复,本研究发现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患者,经过心理干预,康复效果较普通治疗及护理的明显。所以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心理干预,值得在临床应用。
[1]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组.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2007,长沙)[J].中华消化杂志,2008,28(z):38-4O.
[2] 尹宗杰,戴红.我国社区居民康复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初探[J].中国全科医学,2010,8(7):574-576.
[3] 高景贤,孙玉娟.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及预防急性并发症的效果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3):375-376.
[4] 叶凤,杨连招.护理教学中人文精神教育现状研究[J].齐鲁护理杂志,2014(4):47-48.
[5] 刘改云,柴小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情绪与预后的效果观察[J].包头医学,2012,32(3):181-182.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6.080
重庆 40133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心理卫生中心(刘川)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大学城医院(聂刚)
聂刚 E-mail:ng7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