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性化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2016-03-10郭丽红

当代医学 2016年26期
关键词:个性化依从性意义

郭丽红

个性化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

郭丽红

目的 观察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对其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80例心力衰竭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护理。结果 观察组中,完全依从为22例,部分依从为16例,不依从为2例;对照组中,完全依从为9例,部分依从为21例,不依从为10例,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5.0%,对照组满意度为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心力衰竭;个性化护理;遵医行为

心力衰竭在临床上指的是机体的静脉血液回流处于正常状态,但机体的心脏排血量难以有效地满足正常新陈代谢的需要,这一疾病的病理表现主要是组织血流灌注出现严重不足现象,且体循环或肺循环存在淤血。心力衰竭病情可反复出现,因此在长期治疗中患者的依从性较差[1]。本研究探讨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于心力衰竭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6月~2015年5月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心力衰竭患者,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3.3±3.4)岁,原发病为: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患者分别为13、17、10例,平均病程(9.3±1.4)年,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为: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为15、10、15例。观察组中,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3.6±3.5)岁,原发病为:冠心病、心肌病、高血压患者分别为10、18、12例,平均病程(9.5±1.5)年,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为: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为11、12、17例。2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主要是基础护理、病情分析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应用个性化护理,具体包括以下措施。

1.2.1 心理疏导 在反复治疗中,患者容易出现悲观、绝望、恐惧等心理障碍,护理人员要主动与患者交流,及时地了解其主观感受和内心诉求,然后结合患者心理状态为其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疏导计划,引用临床治疗的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1.2.2 饮食指导 患者的日常饮食要坚持低钠、低脂的原则,同时需要注意限制水分;要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并要及时地补充钾、氯等营养成分;结合患者的电解质情况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日常饮食计划,并要注意结合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2]。

1.2.3 运动指导 注意结合患者的心功能分级情况为其制定运动方案;引导患者坚持进行有氧活动,如散步以及上下楼梯等,并要加强监护;患者活动后的心率需要控制在115次/min以内;待其出院后,需坚持每天慢跑或者打太极拳等运动[3]。

1.2.4 服药依从性干预 针对患者的病情特点和病程,为其选取适宜的治疗药物,并为其讲解正确用法和注意事项,针对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要教会患者有效的预防方法;耐心地为患者讲解遵医嘱服药的意义,并要尽可能地简化临床用药方案;可以为患者发放配药杯,将治疗药物按照名称的不同置于不同颜色的药杯中,以免出现漏服或者错服现象。

1.2.5 出院指导 嘱咐患者要预防感冒,以免加重病情;嘱咐患者及时排便,并要避免过度用力;教会患者自测血压的正确方法;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或家访,以及时地了解其用药情况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情况和满意度。使用治疗依从性问卷[4]评估患者的遵医行为情况,使用满意度量表[5]评估患者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观察组中,完全依从为22例,部分依从为16例,不依从为2例;对照组中,完全依从为9例,部分依从为21例,不依从为10例。2组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中,非常满意为23例,基本满意为15例,不满意为2例,满意度为95.0%;对照组中,非常满意为11例,基本满意为20例,不满意为9例,满意度为77.5%。2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在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患者再入院的影响因素主要是药物治疗依从性较差,这既会影响治疗效果,也会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因此在治疗中需要加强护理干预[6]。本研究中,观察组4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用个性化护理,其中以服药依从性干预为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督促患者养成遵医嘱服药的良好习惯,从而确保药物治疗效果[7]。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依从性要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个性化护理有助于增强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8]。此外,观察组患者同时应用心理疏导、饮食指导和出院指导等个性化护理方法,其目的在于增进患者对于疾病和药物治疗的了解,减少患者的后顾之忧,树立其治疗的信心,增强其治疗中的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对其预后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进行改善[9]。本研究中,观察组的满意度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个性化护理有助于密切护患关系,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心力衰竭患者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1] 潘静.优质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7):1349-1351.

[2] 龚凤安.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充血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12):131.

[3] 吴梦菊.慢性阻塞性肺病伴心力衰竭临床护理体会[J].当代医学, 2012,18(21):114-115.

[4] 江小燕,何琏瑛,黄瑜,等.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康复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5):4244-4246.

[5] 孙丽,孙闯,黄学晓,等.社区个性化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20):72-73.

[6] 李秋红.个性化护理模式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8):29-30.

[7] 毕艳玲.个性化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1):328.

[8] 于水,宋龄.延续护理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志,2013(z1):252.

[9] 贾丹.护理干预对老年心力衰竭病人复发再入院的影响[J].中国卫生产业,2012,9(16):35.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6.079

吉林 132000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二疗区(郭丽红)

猜你喜欢

个性化依从性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有意义的一天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诗里有你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