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对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研究
2016-03-10邹俊燕
邹俊燕
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对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研究
邹俊燕
目的 研究分析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对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6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盆底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护理干预,观察对比2组患者盆底肌力及尿失禁情况。结果 盆底肌力情况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失禁情况对比,观察组尿失禁评分(10.1±1.2)分明显优于训练前及对照组尿失禁评分(16.2±1.5)分(P<0.05)。结论 在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采取盆底康复训练并辅助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盆底肌力情况,还能改善患者尿失禁情况,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盆底康复训练;护理干预;盆底功能障碍;治疗作用
盆底功能障碍好发于中老年女性群体,也常被称为盆底缺陷,主要是因患者盆底结构受损引起的功能性障碍。据相关资料统计[1],我国绝经女性中有50%以上患有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其中出现尿失禁情况患者占18%,严重危害女性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本文旨在研究分析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对盆底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特收集6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丹江口市第一医院收治的6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盆底功能障碍的诊断标准,60例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采取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年龄41~83岁,平均年龄(62.0±4.5)岁,其中尿失禁患者21例,子宫脱垂患者13例,阴道前壁膨出患者19例。观察组30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61.0±4.7)岁,其中尿失禁患者23例,子宫脱垂患者12例,阴道前壁膨出患者18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盆底康复训练,即对患者进行盆底肌肉锻炼、阴道垂体训练以及盆底生物反馈。其具体内容如下:指导患者肛门收缩训练,在训练过程中,患者需保持肛门、尿道、会阴收缩状态、7s后再放松,每次重复训练15min,每天2次,2个月为1个疗程。2个月后,再使用盆底生物反馈仪对患者进行训练,先将探头置于患者阴道内,并在下腹部及髂前上棘处表面贴上电极片进行治疗,每次治疗时间为45min,每周治疗2次,12次为1个疗程。在盆底生物反馈仪疗程结束后,再对患者进行阴道垂体治疗,先将阴道垂体放置于患者阴道内,确保患者在运动或咳嗽时不会脱出,并随着治疗次数的增加不断增加阴道垂体重量,以促进患者阴道收缩。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具体措施如下:(1)心理护理。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详细讲述治疗流程、目的及注意事项,认真回答患者疑问,尊重保护患者隐私,多与患者交流沟通,随时注意患者心理情绪变化,一旦发现患者存在负面情绪,应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患者缓解负面情绪,并建立起良好医患关系,获得患者信任和依赖,帮助患者建立起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2)健康宣教。在患者训练前,护理人员应向患者免费发放相关知识手册,让患者了解更多的健康知识,使其对盆底康复训练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进行训练。(3)基础干预。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排尿、咳嗽、性生活、运动等方面进行严密的监督,提醒患者进行排尿,切忌憋尿和性生活,并在治疗期间尽量避免激烈运动,以防止病情加剧恶化。
1.3 疗效评估 以会阴肌力测试法[2]和尿失禁问卷表简化版(ICIQ-SF)为依据[3],对患者盆底肌力进行评估,评估等级分为1~5级,1级为最差,5级为最佳,会阴肌力达到3级以上则为有效,反之,3级以下则为无效。尿失禁问卷表简化版(ICIQSF)主要对患者尿失禁情况进行评分,该评分表满分为21分,分数越高,则表示患者尿失禁情况越严重。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9.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盆底肌力情况对比 观察组中盆底肌力1级患者1例(3.33%),2级患者3例(10.00%),3级患者9例(30.00%),4级患者8例(26.67%),5级患者9例(30.00%)。对照组中盆底肌力1级患者6例(20.00%),2级患者9例(30.00%),3级患者7例(23.33%),4级患者5例(16.67%),5级患者3例(10.00)%。2组患者盆底肌力情况对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患者训练前后尿失禁情况对比 观察组训练前尿失禁评分为(18.3±1.4),训练后尿失禁评分为(10.1±1.2)。对照组训练前尿失禁评分为(18.5±1.4),训练后尿失禁评分为(16.2±1.5)。2组患者尿失禁情况对比,观察组训练后评分明显优于训练前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盆底支撑主要是依靠筋膜和肛提拉完成[4]。而女性在分娩生产期间很容易造成筋膜和肛门周围神经受损,导致盆底功能性障碍,而这种情况会随着年龄增大越渐严重,最终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等情况,给患者生活带来许多不便[5-6]。因而,盆底康复训练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通过盆底康复训练大多数女性盆底功能可获得改善,但由于治疗位置特殊,许多患者在训练期间存在抵触心理,训练配合度差,严重影响训练效果,因而,在盆底康复训练中辅助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必要[7-8]。本文通过对本院收治的60例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取不同措施发现,在盆底康复训练中实施护理干预,患者训练情况有了明显的提升,由此进一步证明了在盆底康复训练中实施护理干预的必要性。
综上所述,在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中,采取盆底康复训练并辅助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改善患者盆底肌力情况,还能改善患者尿失禁情况,促进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值得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1] 蔡伟兰,温素琴,彭玉兰,等.盆底康复训炼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效果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 13(23):288-289.
[2] 王洪英.探讨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4(16):240-245.
[3] 陆念.临床开展优质护理对盆底康复训练的促进效果观察[J].中外医疗,2014(15):150-151.
[4] 尚晨林.盆底功能障碍行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2):152,154.
[5] 杨建丽.护理干预对产后盆底肌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 2014(16):320,321.
[6] 潘燕芳.盆底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治疗盆底功能障碍28例临床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7):73-74.
[7] 陈小宁,张淑清,卢文琼,等.盆底康复训练对不同分娩方式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防治作用[J].安徽医学,2015(2):160-163.
[8] 王雪梅.健康宣教对女性盆底肌肉康复训练的效果影响[J].吉林医学,2013,34(22):4582-4583.
10.3969/j.issn.1009-4393.2016.26.077
湖北 442700 丹江口市第一医院产科(邹俊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