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手动操作到智能化
2016-03-10文_马啸
文_马 啸
从手动操作到智能化
文_马 啸
五年前,大学一毕业我就来到新乡供电公司工作,成为一名继电保护工。新乡公司有一个传统,新员工入职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拜师。我的师傅是新乡公司有名的“拆弹专家”任平力,在他帮助下我实现了快速成长。
记得刚工作时,在一次综合自动化改造工程中,我需要自己安装一面继电保护柜。我以为只要把装置接通即可,美观与否并不重要。但师傅看到我杂乱无章的二次线接线后,直接扯了下来,并要求我学着他的手法一根一根地将装置重接一遍。他对我说:“不要小看这走线的工艺,它不仅美观,而且可以明晰二次线的位置,避免电缆相互交缠,有利于以后对保护装置进行维护。”
就这样,我跟着师傅,从剥电缆﹑走二次线学起,一直到检验继电保护缺陷﹑独立设计保护回路,完成了从“菜鸟”到技术员的转变。
然而,随着设备越来越现代化﹑智能化,师傅也遇到挑战。“这个问题你们应该问问厂家,现在的设备更新太快了,我们也赶不上了啊!”他说。
新形势下,公司统一组织的现代化继电保护培训越来越多,每隔一段时间,我就有机会前往省公司进行集中培训,接受更先进更系统化的新知识,也更加了解继电保护的发展方向。短短两年时间,我就成为了一名一种票负责人,可以带着新来的师弟师妹去变电站干活了。
2013年6月5日,新乡首座220千伏智能变电站——秋山220千伏变电站正式投入运行,新乡电网从此迈入智能化时代。
之前,为了确保这座智能变电站顺利投运,我们班组提前几个月到变电站熟悉设备。新的设备采用光纤传输,实现了信息采集就地化﹑信息传输数字化﹑信息共享网络化和设备操作简单化。除技术层面更先进外,还增加了顺序控制﹑协同互助﹑在线监测等高级应用功能。这些我们只在省公司组织的培训中见过,却从来没有操作过。
“这个智能终端,还有合并单元,到底是干什么用的?”“现在二次设备都不用电缆改用光纤了,但是光纤的熔接只有远动班的人才会,我们以后维护怎么办?”……面对一个个陌生的设备,我们白天跟着厂家一起调试设备,跟着远动班的师傅学习熔接光纤,晚上上网整理资料﹑查阅说明书。就这样,经过两个月的攻坚,秋山变电站终于顺利通过验收,一个“系统高度集成﹑结构布局合理﹑经济节能环保﹑装备先进适用”的智能变电站开始在新乡大地运行。
回顾过去五年,我有幸参与了公司组织的各种“高大上”培训,见证了变电运行岗位从手动操作到自动化再到智能化的发展。现在,“十三五”已经起航,我十分期待全新的自己在未来跟随企业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