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梅氏现象学下的画家观看之道

2016-03-10关孟康

工业设计 2016年9期
关键词:庞蒂梅洛塞尚

关孟康

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200

梅氏现象学下的画家观看之道

关孟康

四川大学,四川成都,610200

梅洛-庞迪认为传统的“经验主义”与“唯理智论”导致了物自身的封闭,因而使我们无法“面向或者回归事物本身”。而本文以此为探讨背景,分析了梅氏现象学下画家观看的特殊之处。这种特殊之处首要表现为画家的观看是一种可逆性的行为,而正是这种可逆性才使画家通达了物的内部。其次画家的观看还以一种可见者与不可见者的方式通达了一个整全的世界。最后,观看本身也被画家试图显现出来。而以探讨画家观看的方式来解读梅氏现象学对于理解其在现象学方面的哲学主张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梅洛·庞蒂;观看;画家;可逆性

现象学(Phenomenology)原词来自希腊文,意为研究外观、表象、表面迹象或现象的学科。与现象学有关的哲学家不在少数,而其中最为具有影响的当属胡塞尔、海德格尔和梅洛·庞蒂。而无论是胡塞尔的意识现象学还是海德格尔现象学存在主义研究,又或者是梅洛庞蒂的身体(知觉) 现象学,其探讨的焦点都是集中在“面向或回归事物本身”亦或者称之为“还原”上。在研究“面向或者回归事物”时,梅洛·庞蒂引入一个重要哲学命题,即“画家的观看”从而来阐明自己的现象学理念。梅洛·庞蒂之所以会选择引入画家的方式,是因为在他看来:首先,艺术中的绘画不应仅仅是传统主义里面的美学范畴。他将其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认为绘画和哲学有着同样的狂热,甚至在感知这个世界方面绘画比哲学更能说明问题。其次,他还认为画家的观看是一种具有先天性优势的观看,这种观看不同于常人,形成了一条联结人与存在的纽带。在梅洛-庞蒂最重要的著作之一《眼与心》中,他更是不惜笔墨地以探讨绘画的形式来探讨现象学。而这种方式使得他曾经在法兰西哲学学会上一篇题为《知觉的首要地位及其哲学结论》的演讲评论阶段,布雷耶先生就此表示,梅洛·庞蒂的观点“更适合于用小说、绘画来表达,而不是哲学。”但毋庸置疑的是,梅洛·庞蒂是一位集现象学大成者。他以探讨绘画的形式来探讨现象学实则是为现象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对于现象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那么回到梅洛·庞蒂提出的“画家的观看”这一哲学命题,画家的观看到底有何特殊之处呢?

1 被封闭的物

1.1 经验主义与唯理智论

画家观看的首要特殊之处在于突破封闭的物,进入到物的内部。在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前,就需要首先了解物为何得以自我封闭。对于这个问题的明晰不仅有助于理解画家的观看是如何进入事物内部的,同时对于接下来探讨画家观看的其它特殊之处也是非常必要的。在梅洛·庞蒂看来,事物之所以封闭自身是基于两种因素:一是“经验主义”,二是“唯理智论”。“经验主义”指的是人类在对世界认知的过程中会依靠经验的积累。人类依靠对于对于认知世界的经验积累将主体预设赋予于物,停留在对于物的表象判断上而没有从物的本质出发认识到物的原始特征。在依据经验的认识下,“我们的目光从无数物上轻快地略过,却不会有任何的触目感或者顿挫感。这是一种熟悉的、占有的看,或处于完成时态的看。我们以为在这种看中了解了物,占有了物,而实际上,在这种完成式的占有中,物只是封闭了自身。”“唯理智论”也称“唯理论”,是与“经验主义”相对。“唯理智论”过分地夸大理性而否定感性,是以科学拷问事物,“人为自然立法”的形式来认识这个世界。梅洛·庞蒂指责:“科学操纵事物,并且拒绝栖居其中”。海德格尔也曾批判道:“科学决不是真理的原始发生,科学无非是一个已经敞开的真理领域的扩建,而且是通过把握和论证在此领域内显现为可能和必然的正确之物来扩建的。”“科学把人为的标准加于自然,而没有考虑自然自身,没有考虑人与自然的交互关系。通过一种‘人为自然立法’的方式,通过以观念中的秩序替代事物中的秩序的方式,它造成的是科学的世界和自然世界的二分和对立。”正是在“经验主义”和“唯理智论”这两种因素下,事物才将自身封闭起来。一般常人的观看无需也只能停留在事物的表面,而深入到事物内部观看的使命就留给了画家。

2 画家观看的特殊性

2.1 观看的可逆性

画家的观看是将目光投身于物之上,但是这样投射的意义不在于画家试图占有物,而是想要形成一条纽带来联结物与画家自身。目光形成的纽带联结住了画家与物,使画家与物都与各自的世界分离,并一同进入到一个新的场域之中。在这个新生成的场域中,除了画家,目光以及物之外,别无其它。此时,你不能只说画家在看物,因为目光的联结使物也在争夺画家的目光,物也在回看画家。梅洛·庞蒂引用安德烈·马尔尚的描述:“在一片森林中,我有好几次都觉得不是我在注视着森林。有些天,我觉得是那些树木在注视着我,在对我说话……而我,在那里倾听着……我认为,画家应该被宇宙所穿透,而不能指望穿透宇宙……我期待着从内部被淹没、被掩埋。我或许是为了涌现出来才画画的。”马尔尚的描述形象地说明了画家在观看物时被物回看的感受。这也正如本雅明在谈及“灵韵”问题时所提及的一段话一样:“对气息的体验就建立在对一种客观的或自然的对象与人之间的关系的反应的转换上。这种反应在人类的种种关系中是常见的。我们正在看的某人,或感到被人看着的某人,会同样地看着我们。感觉我们所看的对象意味着赋予它回过来看我们的能力。”而就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画家在注视物,物也在回看画家,因此一个双向的,可逆的观看便形成了。在这样一个可逆的观看过程中,物的主动回看使蒙罩在物表面上那层光滑的薄膜消解掉了,物不再隐藏自己反而将自身最本质的特征向画家主动绽出。画家由此进入了物的内部进行观看,回到了“被感知的生活世界的现象”。

2.2 观看的整全性

如果说画家的观看仅仅是能够进入进入物的内部,那么用“狂热”这个词来形容画家就未免显得牵强。而事实上画家的观看也不仅如此,画家观看的特殊之处还在于观看的整全性,画家想要通过对物的观看去通达到一个整全的世界。梅洛·庞蒂如此描绘画家的世界:“画家的世界是一个可见的世界,是可见的世界而非别的什么,是一个近乎不可思议的世界。这是因为,尽管它只不过是局部的,但却依然完整无缺。绘画唤醒并极力提供一种狂热,这种狂热就是视觉本身,因为看就是保持距离,因为绘画把这种怪异的拥有延伸到存在的所有方面:为了进入到绘画中,它们必须以某种方式让自己成为可见的。”在这里,梅洛·庞蒂强调想要进入绘画之中,首先要把自己的身体作为一种被感知的对象,使自己的身体成为可见者。为此,我们应该记住马尔尚的那段描述:“我认为,画家应该被宇宙所穿透,而不能指望穿透宇宙。”正是将身体作为了一种被感知对象,画家才能够通过对物的观看来建构一个整全的世界。为什么说塞尚每一笔都很犹豫?那是因为塞尚的每一笔都是在感知与被感知后的描绘。在塞尚眼里,世界不再只是一个物理-光学-透视的世界,而是一个“变形”的世界。塞尚企图通过“变形”将线条,光线,颜色,形状,明度以及速度等这些并不客观实存的元素进行“重组”来构建一个整全的世界。塞尚希望他的一副画里“甚至包含了风景的气味”。塞尚说:“自然就在内部。”在《眼与心》中梅洛·庞蒂又写道:“贾科梅蒂说,‘我本人认为塞尚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深度’,而罗伯特·德洛奈则说:‘深度乃是新的灵感。’”正是塞尚将自己的身体借给世界,把自己的身体当作世界的一部分而与世界交融才真正地感知到了这个世界。感知之后紧接着是手的动作,而一个被感知后的世界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物理-光学-透视的世界。因此塞尚通过对于线条,光线,明度,色彩等元素的利用来进行“变形”地描绘,从而构建了一幅“含有风景气味”的风景画,构建了一个整全的世界。

2.3 观看本身的显现

毫无疑问的是,许多画家都喜欢画自画像,甚至描绘自己在作画时的形态。例如梵高,一生画有多幅自画像,单在巴黎期间就有28幅,而且其中两幅是描绘自己在画架前作画时的自画像。而这两幅自画像与伦勃朗晚年时期为自己所画的《画家在画架前的自画像》和塞尚在1885—1886年创作的《手拿调色板的自画像》在形式上十分相似。画家喜欢画自画像并非偶然,在梅洛·庞蒂看来这是画家对于想要把“观看”本身也显现出来的一种尝试。连结画家与物的目光不仅是一条纽带,同时也可以被看作是一条通道,这条通道使得画家得以进入物的内部。其实画家本身也惊叹于这种奇妙的视觉体验,想要把这种观看本身显现出来去探究清楚这种观看的奥秘。那么探究清楚这种奥秘的一个首要途径就是想办法把观看本身给显现出来。其实画家除了惊叹于观看本身,同时也想利用观看来对自己的身体确实是属于这个世界一部分的证明。画家想要证明自己的身体作为一种感知主体,确实与这个世界交融在一起并且感知着这个世界。画家在证明自己的身体在融入这个世界的同时,也在检验着自己的身体融入这个世界的一种状态,是否融入的更为彻底。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回到“生活着的感知世界的现象”,才能为接下来通过手的描绘来构件一个更为整全的世界。那么,一是为了探究自身观看的奥秘,二是为了证明自己确实是进入了这个世界的内部。因此画家描绘下来了自己作画的过程,通过自己的目光去观看自己作画时的形态。画家的目光通达了事物的内部,而事物的内部就是正在作画的画家,同时画家的观看也在被描绘的画面中呈现了出来。但是更为奇妙的是,画家的观看虽然在画面中呈现了出来,但是画家并没有停止自己的观看。而是以自己新的观看在观看自己之前的观看,这以画家观看自己自画像形式呈现出来。这就好比拿一个相机去拍摄其它相机时的场景,如此以复,不断叠加。但画家的观看不同于相机的移印,而是有着自身的特殊性。但是这却能说明画家的观看是一个不会休止的追寻探究过程。

3 结语

画家的观看是一种特殊的观看,这种观看的特殊之处不仅在于画家能够与物之间的交流形成一种可逆性从而刺破事物的表皮进入事物内部,同时还在于观看带来的整全性。画家可以通达一个整全的世界,也是因为画家的观看带来的局部尝试。其次画家想要把观看本身也变成可见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是画家为了探究自身观看的奥秘和检验证明自己把身体融入世界中的一种实践。画家把自己的身体融入这个世界之中,又以观看作为一种通达事物内部的方法。不可否认的是画家的观看是一个不会休止的过程,而这必将促使着我们对其更深入的探究。

[1](法)莫里斯·梅洛-庞蒂著.眼与心[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2](法)莫里斯·梅洛-庞蒂(Maurice Merleau-Ponty)著.姜志辉译.知觉现象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3]张尧均. 可见性之谜——梅洛-庞蒂《眼与心》中关于绘画的哲学思考[J]. 文艺理论研究,2013(6):171-177.[4].

[4]刘连杰.肉身存在论的艺术本质论——对梅洛-庞蒂《眼与心》的解读[J].当代文坛,2012(6):45-48.

[5]苏宏斌. 艺术与知觉的本源——梅洛-庞蒂的《眼与心》解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16-22.

关孟康/1991年生/男/河北邯郸人/硕士/研究方向为设计艺术史论

猜你喜欢

庞蒂梅洛塞尚
Une Française à Xiamen :Melody et sa glace au tofu
含混还是明证:梅洛-庞蒂论确定性
梅洛-庞蒂知觉理论与数字艺术审美体验转向
梅洛-庞蒂关于身体主体与世界关系探究
隐士塞尚的十八封信:我每天都在进步 尽管百般艰辛
《意义与视觉:梅洛- 庞蒂美学及其他》简评
来往
左拉“贬低”塞尚
左拉“贬低”塞尚
梅洛—庞蒂身体哲学视域中的画家视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