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石油管道燃气轮机维修国产化现状及展望

2016-03-10

管道行业观察 2016年9期
关键词:核心部件热端国产化



中石油管道燃气轮机维修国产化现状及展望

燃气轮机维修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不断降低燃气轮机在寿命期内的运行维修费用,并能够恢复甚至提高燃气轮机的性能。原始设备制造商(OEM)和维修企业非常重视维修技术的研发,GE每年在维修技术研发方面投入数千万美元,已研发出的维修技术多达15000种。其研发工作主要专注于7个维修技术领域:发动机清洗、化学处理、检测方法、加工技术、焊接技术、基于冷金属气喷堆积技术的材料修理以及其他相关技术。

中国的重型燃气轮机是通过“以市场换技术”的方式引进的,OEM在中国的合资项目都不包含核心技术。因此并未掌握热端关键部件的设计、制造技术,因而不具备热端关键部件的维修能力。

由于燃气轮机机组运行环境和维护状况的特殊性,OEM厂商无法提供完全适合中国石油的机组维修需求方案。中国石油参照国外管道公司的维修模式,建成了管道压缩机组维检修中心,开展RB211和LM2500+SAC两型燃气轮机的返厂维修业务,同时建成了压缩机组远程监测与故障诊断中心,为视情维修提供可靠依据。除了核心部件维修技术(涉及高压涡轮叶片、高压涡轮导向叶片中压涡轮叶片、中压涡轮导向叶片以及燃烧室等热端核心部件的制造与维修技术)无法引进,对于SIEMENS公司RB211-24G机型,中国石油已获得其全部维修技术的授权,零部件修理授权共计316项,涉及1494个件号;对于GE公司LM2500+机型,共获得10项组件的修理授权,约占可授权技术的25%,包括151个修理项,涉及129个件号。

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中国石油管道压缩机组维检修中心已经掌握了两型燃气轮机的分解、装配、试车技术,以及两型燃气轮机部分零部件的检测、清洗、焊接、精加工技术,但基本不掌握整机设计技术和5大热端核心部件的制造与维修技术,导致零部件采购和送修是燃气轮机大修的两项主要直接成本。

目前部分国产燃气轮机部件及维修技术已经在航空、电力等领域得到应用,国产两型燃气轮机已经初步完成国产化制造。“十三五”期间,中石油密切跟踪国内燃气轮机技术研究进展,充分借助各行业的技术力量,逐步提高燃气轮机维修的国产化水平。

祝悫智 摘编自《油气储运》杂志2016年8月

《管道燃气轮机维修国产化现状及展望》原作者常维纯等

猜你喜欢

核心部件热端国产化
热端部件制造
特大型桥梁供电系统国产化改造探讨
元器件国产化推进工作实践探索
热端管长度对涡流管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
ASM-600油站换热器的国产化改进
基于蒸发冷却的半导体制冷装置制冷性能研究
基于国产化ITCS的卫星导航仿真研究
纯电动汽车核心部件故障诊断的研究
基于TED原理的燃气灶发电模型及数值模拟
聚焦核心部件 服务重点领域——数控机床专项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