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探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方法

2016-03-10王化莲

甘肃畜牧兽医 2016年16期
关键词:肉羊病羊胸膜

王化莲

(甘肃省临夏县黄泥湾乡畜牧兽医站,甘肃 临夏 731800)

初探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方法

王化莲

(甘肃省临夏县黄泥湾乡畜牧兽医站,甘肃 临夏 731800)

目前,畜牧业作为大农业转型升级成败的关键,其发展情况直接影响农业产业化进程,尤其羊产业作为畜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助力产业、富农惠农的重任。但随着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羊只患病率不断攀升,直接危害到产业根基。本文仅以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防治方法做一探讨,以供参考。

羊传染性胸膜炎;临床表现;防治方法

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统计,羊的主要疫病达54种,包括35种传染病,在我国西北地区,对肉羊养殖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有羊支原体肺炎(传染性胸膜肺炎)、梭菌病、羊痘、羊传染性脓疱(羊口疮)、羔羊痢疾和羊肠毒血症6种。传染性胸膜肺炎俗称烂肺,是由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性、致死率高的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上升态势明显,严重危害到羊产业健康发展。

1 发病原因

1.1病原菌特性活跃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原体由于其细小、多变的生物特性以及借助空气和飞沫传播的途径,注定了其感染范围广、速度快、不易根治,是发病的首要因素。

1.2养殖场管理疏忽

因养殖业主防患意识差、疏于管理,贩运人员的任意进出成为隐性病原体,加之新引进羊只没有严格执行隔离留观制度,引入病羊没有及时被发现。

1.3防疫免疫不到位

我国除现有的用丝状支原体山羊亚种制造的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苗外,近期又研制成绵羊肺炎支原体灭活苗,但由于一些养殖场尤其是小规模散养户防疫意识不强,免疫工作不到位,也是该疫病流行发作的原因之一。

2 临床表现

羊潜伏期5~30 d,平均约20 d。根据病程和临床症状,可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型。

2.1最急性

从确诊患病到死亡仅3 d,初期羊只体温迅速升高,最高可达42 ℃,病羊食欲不振、极度萎靡,直至后期呼吸急促、咳嗽,伴有带血鼻液,最后卧地、颤抖、呻吟、窒息。

2.2急性

急性羊传染性胸膜炎最为常见,病羊5 d左右时与最急性初期大致相同,偶有肿胀或腹泻,甚至出现溃疡、皮疹,濒死前体温回落,病程大致7~15 d。

2.3慢性

夏季多发,症状较轻,羊只初期呈现间歇咳嗽和腹泻,若加以治疗能逐渐康复,但因外因导致自身免疫力降低时,病情加重或将激发并发症而死。

3 病理变化

对病羊尸体剖检胸部器官病变明显,胸腔积有大量淡黄色浆液性纤维素性渗出物,胸膜充血、晦暗、粗糙,附以纤维素凝结,肺胸膜与肋胸膜发生不同程度粘连;支气管与纵隔淋巴结肿大、充血、出血;心包积液,心肌松软;肺部有弥漫性点状出血网,呈现鲜红色或紫红色,肺隔叶大面积出血、坏死;肺实质有红、黄、灰等不同时期的肝样病变区,呈大理石样外观。

4 治疗措施

发现病羊和可疑羊应立即隔离,更换垫料,对羊舍彻底消毒、通风,限制外来人员进出。对病羊的治疗可根据自身条件采取以下措施:

4.1接种预防

对假定健康羊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疫苗接种,6月龄以下羊只皮下或肌肉注射3 mL,6月龄以上羊注射5 mL。注射后两周产生抗体,免疫1年。

4.2注射治疗

羊传染性胸膜肺炎可选用新胂凡纳明(914)、氟苯尼考等。用新胂凡纳明静脉注射(注射前半小时须先注射强心剂),按每公斤体重成年羊0.4~0.5 g控制注射,5月龄以上幼羊0.2~0.4 g,羔羊0.1~0.2 g,每3 d注射1次;10%氟苯尼考注射液每公斤羊体重0.05 mL肌肉注射,每天1次;每100 kg饮水中加入5 g支原净(泰妙菌素)给羊自由饮水,连用7 d,治愈率达92%。

其次,也可用泰妙菌素治疗,每公斤羊体重用泰妙菌素10.2 mL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5 d为1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期间间隔3 d,用药1个疗程后病羊发病症状全部消失。

最后,另一种治疗方法也被广泛应用,每公斤羊体重用20%长效土霉素注射液、30%氟苯尼考注射液各0.1 mL肌肉注射,每天1次,连续注射3 d后,在饮水中加适量盐酸多西环素和氟苯尼考可溶性粉,连用1周,治愈率达93.8%。

在治疗病羊的同时,对同群羊进行预防性治疗,药量减半,连续用药5 d,预防效果良好。

5 预防措施

5.1加强养殖场日常管理

在甘肃省很多农村,养殖经营业主多为留守老人或妇女,养殖只是作为补贴家用的手段,没花更多的心思经营,在消毒方面更有惜金现象,导致防护措施不到位、疫病疫情爱上门的情况时有发生,要加强此方面的宣传,动员养殖户火碱、生石灰、草木灰等较廉价的消毒物品。其次是鼓动养殖场备好药,养殖场对常见疫病药品储备上也少之又少,尤其散养户,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来回耽误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最后,严格执行门禁制度,杜绝贩运人员进出自如的现象,一定程度降低疫病发生几率。

5.2加强防控体系建设

肉羊疫病防控体系是预防和控制肉羊疫病的主体,要进一步加强和充实。县级主要加强实验室建设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提高肉羊疫病诊断、疫情监测和预警预报水平,加强对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大户监管,提高肉羊健康养殖水平和畜产品安全保障水平。乡镇一级主要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扩增乡站人员,提高疫病诊断水平和防控能力。村防疫员队伍建设上主要是增加工作报酬,稳定基层防疫队伍,加强技术培训,增强肉羊疫病防控实操能力,实现疫病防控体系对养殖户的全覆盖,确保肉羊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5.3加强养殖户培训指导

针对养殖户防疫意识淡薄,没有防疫设施和防控技术的实际,政府和畜牧部门要加强对养殖户的技术培训和指导,引导养殖户科学养殖、科学防疫,建立健全消毒室、消毒池、药浴池、隔离舍、兽医室、粪污处理设施、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设施等防疫设施;健全防疫制度、消毒制度、羊只调出调入制度、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制度;健全生产记录、免疫记录、消毒记录、用药记录。采取生物安全措施和卫生防疫措施,净化养殖场区环境,争取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及时诊治一般常见病,降低肉羊发病率和病死率,保障养殖户获得更大效益。

(编辑:高真贞)

S858.26

B

1006-799X(2016)16-0077-02

王化莲(1965-),女(土族),甘肃积石山人,兽医师,主要从事畜牧兽医工作。

猜你喜欢

肉羊病羊胸膜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肉羊的饲养管理
肉羊育肥技术的要点
肉羊人工授精技术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羊咳嗽怎么治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肉羊舍饲快速育肥技术
十招巧识病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