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医学山区定向班中医教学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2016-03-10杨华艳刘心颖

光明中医 2016年3期
关键词:常见病中医学中成药

杨华艳 刘心颖



【教管论坛】

临床医学山区定向班中医教学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杨华艳刘心颖

在给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山区定向班学生讲授中医学时,笔者遇到了不少教学困境,主要表现为教材内容与课时不匹配,教师不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学习中医的重要性。通过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总结,认为应该从优化教学内容、抓好学生的临床见习及实习工作两方面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山区定向班; 中医教学;解决方案

2011年我院成为首都医科大学燕京医学院教学医院,从2013年笔者开始给学生讲授中医学中的部分内容。我们所教的班级为三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山区定向班,为国家定向培养,学生成绩合格后授予大专学历,毕业后成为西医全科医师,他们毕业后将回到北京各郊区县的山区社区卫生院从事基层医疗工作。在医学综合院校的中医教学过程中,笔者遇到了不少的教学困境,教学效果不理想,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总结了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现介绍如下。

1 问题

1.1教材内容与课时不匹配综合院校中医学教学最突出的问题是教材内容多,授课学时少。我们目前使用的《中医学》[1]教材是中医专业多门课程的缩写版,这些内容在中医院校大约要花4年时间,上课时数约在700学时左右,而中医教学在综合院校临床专科的授课时间仅为1学期,总学时为90学时,其中理论课60学时,实践课30学时,存在着教材与课时严重不匹配的问题。

1.2教师不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在短短60学时的理论课教学中,我们得给学生讲述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病因与病机、养生预防与治则、诊法与辨证、中药与方剂、针灸、推拿、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内科常见病证的中医治疗等内容[1]。所以在每一堂课里,我们不得不抓紧每一分每一秒,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填鸭式”的传授各种知识。但是我们可能忽略了一点,对于初次接触中医的大多数西医学生而言,短期内很难适应这么多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即使中医院校的学生学习五年后都不见得能完全掌握,更何况综合院校短短60学时左右的中医学教学,根本不可能使学生掌握中医学的知识,更不可能达到灵活运用中医理论辨证论治,进行疾病的诊治。这就是为什么每一堂课虽然老师讲了很多,但学生真正掌握得却很少。老师应该从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认识到通过中医学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们的目的不是让学生达到精通中医理论的程度,而是在掌握现代医学理论的基础上能恰当地运用中医方法治疗疾病,为以后的临床工作多提供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

1.3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学习中医的重要性尽管燕京医学院将《中医学》设置为必修课程,然而绝大多数学生对中医学习目的认识不清楚,甚至认为学习该门课程的意义不大,抱着应付考试的心态听课,对所学内容不求甚解,缺乏热情和兴趣,甚至出现少量学生缺课的现象。造成中医学课程如此不被学生重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今后主要从事西医临床,在工作中不会或极少会涉及中医的诊疗。其实这是一种认识误区。我们医院药剂科今年4月份曾做过统计,目前门诊使用中成药的概率约为30%左右,西医各科并不低于中医科,中成药已广泛被西医临床各级医师使用。西医临床医生也应用中成药来治疗疾病主要是因为他们在临床工作中深刻体会到中成药可以弥补西药的不足,中西药配合使用能大大提高临床疗效。但是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中成药使用也是应该根据患者病情来选用的,但是由于西医医师不懂中医的辨证论治,所以在使用中成药时常常出现错误,比如风寒咳嗽的患者却给病人开羚羊清肺丸,给痰热壅肺的病人服用养阴清肺丸等等,患者往往咳嗽越治越重,病程缠绵,久治不愈。还有的西医医生,不懂中医的“十八反”“十九畏”,对某些中药的毒副作用了解甚少,在联合用药时往往出现错误,危害患者的健康,甚至危及生命。2014年4月份在我院不合格处方点评过程中,曾出现某位西医医师给一位男性冠心病、前列腺增生、中风合并腰痛的患者同时服用虎力散胶囊、翁沥通胶囊、牛黄清心丸。就单个病种而言,每一种药运用都没有错误,但是三种药物联合运用时,虎力散胶囊的草乌不能与翁沥通里的浙贝母、牛黄清心丸里的白蔹同用,因为后两种药能够加大草乌的毒性,属中药“十八反”的范畴,而且该患者有冠心病,草乌毒性加大能够引起心律失常,心脏病患者不应服用含有乌头碱的药物。还有对于特殊人群,如妊娠妇女、婴幼儿,我们在开具中成药时也应注意某些中药成分是慎用或禁用的。而这些都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中医药知识,才能让我们在诊疗疾病过程中少犯错误。因此,综合院校设置中医学这门课程是临床工作的实际需要,必须让学生重视中医学的教学,使未来的西医专业人员在学习西医知识的同时,也兼学中医知识,为他们在日后临床工作中使用中成药打下一个坚实基础。

2 解决方案

2.1优化教学内容在授课学时没有办法增加的情况下,我们只有优化教学内容,才能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首先应充分理解教材精髓,根据教学基本要求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删减,对各个部分的学时数进行适当调整。首先讲解中医基础理论部分,然后可将腧穴与刺灸法、常见病证的针灸治疗整合为一个章节,再将中药、方剂、内科常见病证的中医治疗整合为另一个章节。针对学生将来要回山区工作的特点,他们所面对的病人为农民,分析山区常见病、多发病,重点精讲与此有密切联系的内容。比如在腧穴与刺灸法这一章节中,我们除了介绍十二经中的常用腧穴及刺法外,应结合学生将来的实际工作,重点介绍山区几个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选穴、某些特定穴位的刺法、注意事项及晕针的处理。临床上我们常常碰见有的农民兄弟在患了面瘫、中风后遗症、急性腰扭伤、癔病、膈肌痉挛引起的打嗝后由于当地医院没有针灸医师,在家属陪伴下花半天或一天功夫坐车跑三四十里地到我们医院就为了行30分钟的针灸治疗,真是费时费力。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专门花一定的学时针对上述常见病给学生做专题讲解,介绍目前常用的一些方法,如石学敏所创“醒脑开窍法”、贺普仁“贺氏针灸三通法”、“特效腹针”,讲解拔罐和艾灸的适应症及注意事项,配合学生后期在针灸室的见习及实习工作来进行强化,让学生学有所用,在以后的工作中终生受益。

对于中药、方剂、内科常见病证的中医治疗这一章节,我们除了介绍常用中药及方剂外,应根据学生工作的实际需要,重点介绍山区常见病、多发病的中成药的合理使用。比如普通感冒,有风寒感冒、风热感冒、暑湿感冒等,我们授课的重点是教会学生如何抓住主证,如何辨别疾病的寒热、虚实,这样我们用药的大方向就不会有错。比如,风寒感冒的主证应抓住以下几点:流清涕,痰清稀色白,恶寒、无汗,肢节酸痛,只要有这些症状,我们就可以使用感冒软胶囊、三拗片、通宣理肺丸等辛温解表、宣肺散寒之类的中成药;而对于发热,咽喉红肿疼痛,咳嗽,痰黄黏稠者,就应该辨为风热感冒,此时就应该用银翘解毒丸、蓝芩口服液、肺力咳合剂之类清热解毒、利咽止咳类中成药。而对于夏季感冒的患者,如合并头昏,身重倦怠,胸闷欲呕者,就应该使用藿香正气软胶囊化湿解表。以此类推,对于农村常见的咳嗽、胃痛、便秘、腹泻、头痛、腰腿疼痛等疾病,我们应给学生逐一分析其辨证分型及用药特点,让学生学了就能用,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授课教师,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教材精髓,传授最简单、最实用、最有效的知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抓好学生的临床见习、实习工作带教老师应重视学生的临床见习、实习工作,不能把学生当廉价劳动力,指使学生干一些没有技术含量的活。在诊疗疾病的过程中应给学生展示老师如何通过望、闻、问、切收集病人信息,给学生讲解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老师如何运用中医临床思维来给病人进行辨证论治,诊治疾病。然后由学生自己收集病史、分析、处方,然后由带教老师点评,指出学生的不足。让学生逐步了解中医的理、法、方、药在临床中是如何一线贯穿的,逐渐让学生掌握中医辨证论治的规律和方法。

在针灸室的临床见习、实习工作中,应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教会学生一些常见病的治疗选穴及刺法,对于风池、膻中、天突、环跳等特殊穴位,应重点讲解其解剖知识、病人体位、针刺的角度、方向等,并学会处理晕针、滞针等突发情况。对于拔罐的讲解,应让学生掌握所蘸酒精的量,酒精太多拔罐的过程中容易酒精滴落烫伤病人,甚至引起火灾;酒精太少,火力太小,拔罐力度达不到标准,起不到治疗效果;还有就是火源在罐中位置,不能太靠火罐顶部,也不能太靠瓶口,燃烧的时间长短,扣罐动作的快慢,这些度的把握只能在实践中由学生动手慢慢摸索。

总之中医教学必须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必须加强临床实践这一环节,让学生感到中医学的应用不是遥不可及,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1]潘年松,陈平.中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1-3.

[2]雷载权,陈松育,高学敏,等.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1.

Problems and Solutions dur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for Clinical Orientation Class in Mountain Region

YANG HuayanLIU Xinying

(Pinggu District Hospital, Pinggu, Beijing 101200, China)

Many difficulties were met during teach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three-year clinical orientation class in mountain region. There are three main problems, the teaching material content doesn’t match with class hour, teachers don’t know learning situation, students have no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Chinese medicine. I think we should improve the teaching quality through optimizing teaching content and clinical practice.

Orientation class in mountain regi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eaching; Solution

北京市平谷区医院中医科(平谷 1012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03.069

1003-8914(2016)-03-0435-03

(本文校对:王晓莉2014-01-09)

猜你喜欢

常见病中医学中成药
老年人便秘,中成药如何选择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中医学关于“瘀血”的用法
中医学关于“证”的用法
骨质疏松怎样选择中成药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秋季常见病要早防
春季羔羊的饲养与常见病的防治
中医学对脑心的论述
家猪常见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