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2016-03-10孙翼瑶
孙翼瑶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南昌 330013)
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对产业化经营机制的创新之举,是新时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农业龙头企业的产业化发展结果是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带动农民增收,这对农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其作为市场主体,要在激烈的竞争市场环境中持续生存,就必然需要重视企业经营过程中产生的财务风险,实现企业获利最大化。
1 农业龙头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
农业龙头企业不仅受市场影响,还受限于自然环境。这使得农业龙头企业相比于其他行业,财务风险要更加严峻,更应该受到重视。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长短期资金结构不合理,负债比率过高
长短期资金结构的不合理,将加重企业财务的负担,致使企业偿债能力不足,产生财务风险。农业龙头企业在筹资时,普遍存在长短期资金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过高的问题,筹资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企业没有建立战略性的长远眼光,更关注眼前的利益,短期负债过高,长期负债较少。当市场不稳定时,财务风险明显加大。
1.2 投资缺乏科学性
农业龙头企业的经营者往往具有丰富的经验,但缺乏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准。其在进行投资时,更多的只是根据以往的经验和自主的推断,对财务风险的认识不到位,投资没有明确性,容易造成投资失败,加大财务风险。
1.3 流动资金管理不合理
农业龙头企业的流动资金管理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存货管理上。农业龙头企业受自然环境限制,在每年的一些固定时间段,存货积压严重。在流动资产中,企业的存货比例明显上升。一方面,减少了农业龙头企业的流动资产,致使资金运转不灵;另一方面,积压的存货容易受市场影响,承受因市场价格下降而造成的损失,导致财务风险。
2 农业龙头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成因分析
2.1 外部原因
2.1.1 自然环境因素
自然环境因素对农业的影响较大,各种自然灾害往往能给农业龙头企业带来巨大的打击。它不仅会降低农业产量,也使得了企业收益程度更加不确定,财务风险明显加大。
2.1.2 农业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近年来国家也是不断加大对“三农”扶持力度,大力投资农业基础建设,对农产品进行补贴等。但农业扶持政策由于政府官员和其他的一些原因,并没有落实到位,专款也没有得到专用,大大的降低了效率。
2.2 内部原因
2.2.1 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
农业龙头企业财务管理运营不善,财务方面仅仅关注财务账目数额,而不重视资金管理,使得企业盈利水平下降,负债程度又过高,偿还债务压力增大,引发企业财务风险。
2.2.2 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农业龙头企业员工财务风险管理意识较薄弱,上至企业管理人员,下至企业普通员工,都没有正确的认识财务风险,忽视了资金的管理。当企业财务危机来临时,也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降低财务风险,使企业面临的困境越发严重。
3 农业龙头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3.1 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工作
首先,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是确保一个企业正常经营的首要条件。其次,加强资金管理。重视现金流的去向,减少对银行的负债。最后,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尽可能的降低企业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支出,提高获利水平。
3.2 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意识
农业龙头企业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应重视财务风险,定期组织员工开展风险培训,提高全员财务风险意识。企业管理者也应该针对市场上的宏观和微观环境,做出合理预测,尽可能的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
3.3 建立健全的风险监督体系
要建立健全的风险监督体系,一是要设立独立的风险监督机构,授权其专门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监督管理;二是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加强对财务风险的预警工作;三是制定风险监督制度,要求企业上下严格遵循该制度。
[1]朱苑晖.农业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其防范对策[J].南方农村,2014(09).
[2]金旗.黑龙江垦区龙头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2):222-223.
[3]张红霞.农业龙头企业全而风险管理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