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中悟道崇文理壮志承德尚武情
2016-03-09于东
于东
长安自古被誉为“文武盛地”,古老的武术拳种——红拳便发源于此。在红拳人的辛劳孕育下,红拳的种子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本文访记的就是多年前的关中红拳少年,心怀梦想、耕耘不辍,如今的哲学博士、中国武术七段,低调且努力追求进步的武术青年学者——肖亚康。肖亚康,陕西关中人,中共党员,黄淮学院体育系副教授,国家一级武士,黄淮学院专业带头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红拳传承人,通备拳传承人。
扎实的民间学艺历程
红拳在陕西关中有深厚的群众基础,被称为老陕人的广播操。肖亚康就出生于这样一个红拳生活圈子中,6岁时随父亲学习武术基本功,1985年起先后拜师李鹏斌(抗日英雄铁臂魏陆杰得意弟子)、张拉海,系统习练红拳。肖亚康坚信“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一日空”和“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拳谚训诫,每晚于院子里、屋檐下和师兄弟一起打拳踢腿、打桩磕臂,拧转石碌石锁,习练大小红拳、四把捶、翻拳、六合刀、阴手棍等拳械和木桩沙袋硬功功法。11岁时,出于对外界武术的向往,肖亚康开始从《武林》、《武术健身》、《武当》、《少林与太极》等杂志和书籍上自修武术。那时的他节约每一分零花钱,平时拾麦穗、养兔子换来的钱都被他用于邮购武术书籍,这些资料被他视为珍宝保存至今。
痴迷武术的他,处处留心学习。电视里的武打片也是他的一个学习途径。看着《海灯传奇》中的飞钉和《小李飞刀》中的飞刀绝技,他便独自揣摩暗器飞钉和飞刀的练习方法,磨制粗糙的飞刀,自制木靶,练将起来,竟也琢磨出一些名堂来。面对沙袋和木桩,肖亚康更有使不完的劲,每晚打桩的声音总引得邻居们声讨吆喝。然而,书籍、电视渐渐无法满足他对武术的执着钻研,刚上初中的他竟冒充父亲向舅舅借钱,并写好信留给父母准备偷偷去外地一家武术学校进行专业学习。所幸的是被父母发现后,一贯威严的父亲竟没有发火,而是提出等他初中毕业再去学习武术的建议,随后父亲又托人介绍了武警退役教官王辉老师,专门教授他散打和少林拳及沙袋硬功功法。此后,练功与上学便是肖亚康的全部生活。初中三年级时,肖亚康已能单掌轻松劈断平地叠放的两块砖头,尝到功夫甜头的他练功更加心切。为了能专心练功,肖亚康甚至想放弃上学,他骑车去秦岭深处寻找安静的练功场所未果,后为参赛寻访周至县武术协会巧遇王振邦老师。王师傅系陕西省武术协会常委、陕西红拳研究会高级顾问、周至县武术协会会长、陕西中医药民间专家,祖辈乃秦中著名武林之士。他和王师傅缘分俱到,谈话异常投机,随后拜师,跟随王师傅继续系统学习红拳和王师傅家传将门武艺,追求“大刀抱石开牛弓”、“开工拉弦舞大刀”的力量练习,学习梅花桩拳、盘龙棍、双头枪和大小梢子棍、大刀、鞭杆、剑刀、双头枪等拳械,同时兼学武林伤科治疗手法与药理运用。
在王师傅的介绍下,肖亚康又跟随张开来老师学习绳镖、流星锤,向户县韦志平老师学习双刀、九节鞭、三节棍等红拳器械。跟随王师傅学习期间,肖亚康随地方武术代表队训练并参加陕西武术比赛,获得国家二级运动员称号。高中毕业后,肖亚康跟随王老师专职练拳,并随王老师住在道家圣地楼观台。秦岭幽静的学习和练功环境以及道家文化的熏陶滋养,特别是广茂的竹林为其大枪扎练奠定了坚实的技术根基。时任楼观台道观住持任法融道长是王振邦老师的好朋友和邻居,经常来往走动为其阐释传统文化与道家经典,这为亚康日后进行道家与武学研究奠定了知识兴趣。扎实系统的民间红拳武艺学习历程,为亚康开启了武学研究之门。
跨走学院的求学传承
1997年,20岁的肖亚康放弃了专业化训练生活,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进行专业科班学习与训练。学习期间他刻苦认真,不仅超额完成教练布置的训练任务,还为自己设定额外的训练目标,查阅图书馆的典藏善本,深入学习技术,拓展理论知识。由于专业技术精湛,他被选入西安体育学院武术代表队,代表学院参加全国武术太极拳、剑、推手锦标赛,并获优异成绩。他不仅精于学习专业技术,各科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成为武术系当年唯一考过英语四级的学生。1999年他获国家一级运动员称号,曾在全国武术锦标赛、全国传统武术比赛中获得数十枚金牌,2001年毕业于西安体育学院武术系,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大学毕业后,肖亚康就职于河南驻马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现黄淮学院),担任体育系武术教师至今。其间, 2003年他考取西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武术方向硕士研究生,师从通备和八门拳名师刘宝禄教授,跟随刘老师系统学习通备劈挂拳一路、二路、三路、级脆八翻、九环拳、撕拳、站桩翻、鞭杆、绨袍剑、琵琶条子、大枪等通备拳械及八门拳械等,其间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考试,2006年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对专业技术认识的深入,结合民间武术学习感受与科班专业训练,为了寻找中华武术的根源与文化思路,肖亚康又考取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师从董尚文教授,以敏锐的洞察力从哲学路径深入思考和分析武术内涵,拓展了武学研究的学术深度与广度。2012年,肖亚康获哲学博士学位。在攻读学位期间,他还担任学校外籍教师的太极拳教练,不忘对外推广中国武术文化。亚康的求学历程看似顺利通达,实则充满艰辛挫折,是师傅、老师、家人、同学的支持鼓励,尤其是同为博士的妻子与他一路风雨与共,相互扶持,才使得亚康对武术的执着求悟从未放松。
致力教学精益求精
工作中,肖亚康为人谦恭、真诚,是内敛的关中汉子的典型代表,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佳评,在专业教学、帮扶青年教师、学科建设等方面贡献突出。多年来他一直工作在教学一线,培养武术专业学生十余届,担任武术、太极拳、散手、中国摔跤、格斗与擒拿等课程的教学。除了教学工作外,他还担任学院武术培训基地教练,所带队员参加国内重大武术比赛10余次,获得金牌30余枚,3次获团体一等奖。他在学院开设“武学大讲堂”讲座十余次,每每报告厅人数爆满,成为“黄淮大讲堂”最受学生欢迎的讲座。他教授的学生中有40余人获得武术四段位以上。他还多次受邀在香港和澳门地区传授武术,为武术特别是红拳和劈挂拳、翻子拳的传承发展和理论研究做出了积极显著的贡献。他多次获得黄淮学院教学大奖赛特等奖、一等奖,发表专业学术论文40余篇、学术著作4部,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科研成果获厅级一等奖7项、河南省优秀社会科学成果奖1项。
肖亚康从大西北到中原武术大省,根据自身技术特点,除了教授国家规定拳械、太极拳、传统拳械和擒拿技击与养生术,还申请了河南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武术项目训练基地项目,申请获批设立了黄淮学院红拳培训保护基地,以红拳和通备、八门这几个有特色的拳种技术以及中华舞狮、舞龙来教授学生,针对学生体型、力量和自身特点有的放矢地选择进行传授,并以技能相近拳种或某一拳种风格体系来系统教授学生,形成了自成一家的技能传承特色。他结合技术施教,从技术教学和武术文化理论来挖掘研究武术技理,代表文章有《理性呼唤的武学主调》、《武学论道——武学之道家思想根源与取向》、《武以道合——武学修炼体系与道家理想人格》、《京剧武打艺术与武术哲学表现思维》、《由技至道的体悟:太极文化之哲学观照》、《太极推手之“道”与“阶及神明”》、《红拳与关中文化》、《传统武术:八卦掌在我院武术课教学效果探究》,编著有校内教材《西北武术经典拳械》、《八卦掌》、《双头枪》以及《大学体育教程》、《少林内功五拳》等。
勤耕奋耘传非遗红拳
肖亚康出身于红拳,经历了民间递帖拜师的师徒传承,口传身授学艺于众多民间红拳名师之间,特定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也积淀了他对红拳的情感,促成了他对红拳的坚守与传扬的情怀。陕西红拳文化研究会成功将红拳申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肖亚康也被评为国家非遗红拳传承人。身兼传承与发展的重任,他以黄淮学院红拳保护培训基地为平台,大力研习红拳技击手法与拳势,整理和研究红拳拳理与思想文化,他培养的红拳代表队参加第十一届(2014年)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红拳传承人展演大会获得金奖5枚、银奖8枚、铜奖7枚,同时获得团体总分金奖(一等奖)和红拳武德奖。在首届中国红拳文化论坛上,肖亚康以红拳传承人和青年武术专家学者的身份应邀参加,并以《同心协力开创红拳传承与保护新局面》为题作大会报告,用敏锐的视角来解读当前红拳发展的机遇和难题,受到大会专家学者、红拳前辈的好评。他从技术挖掘中整理出《红拳“盘龙棍”考》、《红拳练拳五忌》、《红拳初学条目》、《武林奇兵碧燕抓》、《红拳之盘势法理》、《擒拿技法举要及功力练习》、《大枪功力练法举要》、《论红拳之“软”》、《传统武术中的大枪功法考略》等实用性的技术成果,他还打算系统地整理红拳拳理文化、红拳技击法理、红拳传承人物、红拳教学等内容。
技理修炼与拳中悟道
肖亚康对武术的情感可以说超过了痴迷,从小系统学习武术,参加专业训练,本、硕、博都是对武术的学习与研究,高校教学经验丰富,应该说他是“根正苗红”的武术专业人才,具有典型代表性。去肖亚康家做客,唯一感受就是他的家里随处都是读书学习的陈设。谈起武术,肖亚康总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需要读的书很多。尽管在学业科研和技术比赛方面都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果,他仍保持着以往的谦虚谨慎的态度、低调而积极进取的生活观。他还在不断地拜师求教,继续提升专业技术,扩大技术视域。机缘巧合,近年来,肖亚康又随张林(马贤达、常振芳两位大师的得意弟子)老师进一步研习通备劲力技击方法,研究鞭杆的多种风格劲力之法,还得到蔡龙云大师的华拳教授和拳理指导、杨振铎先生教授杨式太极拳108式,跟随门惠丰老师学习戳脚翻子,跟随夏柏华老师学习形意拳,跟随江百龙和陈正雷老师学习陈式太极拳和发劲技术,向吴彬老师学习四路查拳等等。向大师们学习,同大师们谈话交流,给了他源源不断的灵感去分析和思考武术的真谛;专家们对待武术事业的胸襟与精益求精的严谨态度,鞭策着肖亚康不断学习“体悟”拳艺,达到身、心、技、理的并修。在对武术之道的追求中,肖亚康不仅获得了拳技的完善,人格的修炼也上升了高度与境界。
最后,借用陕西知名作家和武术社会活动家李景宁先生赠予肖亚康的诗来结束本次访记。李景宁先生与肖亚康曾相见于红拳赛场,畅谈甚欢,李先生赋诗为赠。曰:
青年才俊喜今逢,陕豫拳苑唱大风;
周至人杰讴雅曲,黄淮台美慨慷行;
奇文载道炎黄魄,壮志承德尚武情;
雨后秦山新境界,潇潇万马啸长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