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铃薯生理病害及其防治技术

2016-03-09梅再胜冯昭薛昉胡兴徐峥

科学种养 2016年3期
关键词:褐色储藏块茎

梅再胜+冯昭+薛昉+胡兴+徐峥

在马铃薯生长、运输和储藏过程中,常因管理措施不到位和外界环境影响,而导致马铃薯生理病害的发生,进而影响块茎的产量、品质、商品性状和食用安全,生产上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防治。

一、块茎变绿

1. 症状   马铃薯块茎表皮局部或全部变绿,表皮变绿处的块茎内部也呈绿色或黄绿色。这种变绿的块茎因含有有毒物质——龙葵素而不能食用。

2. 病因   由于太阳光、散射光或人工光线的长时间照射,导致块茎的表皮、薯肉产生了叶绿素和有毒物质——龙葵素。

3. 防治技术   马铃薯生长期间尤其是块茎形成期间应注意及时培土,杜绝块茎暴露在土壤外面;块茎在运输和储藏过程要尽量避免太阳光直射以及太阳散射光、灯光长时间照射,块茎储藏时要尽量放在黑暗处。

二、二次生长

1. 症状   马铃薯二次生长的块茎有多种情形,常见的有:①块茎不规则伸长;②链状结薯;③皮层发生龟裂;④块茎顶芽长出匍匐茎,顶端形成子薯;⑤芽根部肥大突出,形成肿瘤状块茎;⑥块茎顶芽萌发匍匐茎,甚至穿出地面形成新的植株。

2. 病因   马铃薯块茎生长过程中如果出现高温干旱或高温干旱与低温湿润反复交替就会导致二次生长。在块茎形成膨大期间,由于长时间高温干旱,块茎表皮局部或全部加厚(木栓化),块茎停止生长,即使后来降雨或灌溉,有了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块茎也不能继续正常生长,以致形成了各种畸形块茎;如果高温干旱和低温湿润反复交替,二次生长现象会更加严重。

3. 防治技术    ①底肥要以有机肥料为主,以增强耕地的保肥保水性能;②播种时,密度要适当,株行距尽量均匀一致;③生长期间要适时适当中耕培土;④关键是耕地干旱时,要及时浇水。

三、龟裂

1. 症状   在块茎膨大期间,块茎沿着长轴的方向产生较深的纵向裂沟,裂沟表面被复合周皮组织所覆盖。

2. 病因   ①栽培地干旱时遇较强降雨或灌水过量,导致块茎膨大速度快于表皮生长速度;②施肥过量;③植株严重感染病毒病。

3. 防治技术   ①避免施肥过量;②土壤干旱时及时适量浇水;③选用抗龟裂品种;④选用不带病毒的种薯;⑤及时防治蚜虫和病毒病。

四、种薯毛芽

1. 症状   种薯在萌芽时,块茎上各芽眼萌发的幼芽都非常细弱,长势不旺盛,这种现象又称为种薯纤细芽。

2. 病因   种薯毛芽的主要病因:一是块茎的生活力低下,二是块茎感染了卷叶病毒。

3. 防治技术   ①选用生活力强的块茎作种;②选用无病的块茎作种;③选用抗病性强的马铃薯品种。

五、块茎空心

1. 症状   块茎空心现象一般发生于马铃薯大块茎内部,空心洞周围形成了木栓质组织,呈星形放射状,有的2~3个空心洞连接在一起,但从块茎外部看不出任何症状。

2. 病因    块茎生长膨大期间,栽培地过于肥沃,加上湿度过大或株间距过大,使块茎大量吸收水分急剧增长,淀粉再度转化为糖,导致块茎虽然体积大,但干物质少,因而形成空心,这是块茎空心的主要原因。另外,栽培地缺钾也会导致块茎空心。

3. 防治技术   ①合理密植,使株行距均匀一致;②不过量施肥;③不过量灌水;④提前清理好沟渠,以便在强降雨时,使栽培地做到雨停水干;⑤及时培土,促进植株正常生长;⑥选用抗块茎空心的马铃薯品种。

六、褐色心腐病

1. 症状   块茎表面无症状,但切开薯块后,在薯肉上可见分布有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褐色斑点,褐色部分的细胞已经死亡成为木栓化组织,淀粉粒也基本消失,不易煮烂、炒熟,失去食用价值。

2. 病因   块茎生长膨大的高峰期,遇到土壤严重干旱或土壤水分供应不足,容易导致褐色心腐病的发生。

3. 防治技术  ①增施有机肥料,提高土壤保水能力;②块茎生长膨大期间均要满足水分供应,防止土壤干旱;③选用抗褐色心腐病的品种。

七、黑色心腐病

1. 症状   黑色心腐病一般发生在马铃薯块茎储藏运输期间,切开块茎后,薯肉中心部分呈黑色或褐色,黑色或褐色部分轮廓清晰、形状不规则;变色部分一般分散在薯肉中间,有的不出现空洞,有的出现空洞,变色部分不失水,但变硬部分放在大棚和温室里可逐步变软。一般情况下块茎外表无症状,但发病严重的块茎,其黑心部分会延伸到芽眼部,外皮局部变成褐色并凹陷。

2. 病因   高温和透气不良是储藏运输马铃薯块茎发生黑色心腐病的主要原因。储藏运输的块茎在透气不良或缺氧情况下,40~42℃时1~2天、36~39℃时3天、31~35℃时4~5天、27~30℃时6~12天就会发生黑色心腐病。即使在低温条件下,如果长期通气不良或缺氧,也会发生黑色心腐病。

3. 防治技术   在储藏和运输马铃薯块茎过程中,块茎不可堆积过高,薯堆不可过大,以避免高温和通气不良,尤其要避免长期通气不良或者缺氧。

八、块茎内部变色(水薯)

1. 症状   将块茎切开后,可见薯肉稍呈透明状,随后薯肉略变成淡褐色或淡紫色。这种马铃薯块茎又称水薯。

2. 病因   内部变色块茎(水薯)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氮肥用量过多,造成茎叶徒长倒伏,影响光合作用,使同化产物的积累减少;同时,氮肥用量过多,还促进了细胞的分裂,使块茎膨大速度加快,影响了淀粉积累,于是形成了含水量高而淀粉含量低的内部变色块茎(水薯)。

3. 防治技术   ①适量施用氮肥,注意氮、磷、钾肥的合理配合施用;②选用抗块茎内部变色的马铃薯品种。

九、块茎内部黑斑

1. 症状   块茎表面一般没有症状,但剥去表皮后可见到内部有黑斑,其形状有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切开薯块后,可见黑斑沿维管束扩展或穿过维管束扩展至块茎内部。

2. 病因   主要病因是运输过程中马铃薯块茎遭到碰撞而损伤了皮下组织,24小时后损伤部位就变成黑褐色;变黑褐色的程度与温度密切相关,当环境温度在1~10℃时,受碰撞损伤部位的细胞极易氧化而产生黑色素,使组织局部变黑。

3. 防治技术   ①马铃薯块茎充分成熟后再收获,收获时地温最好在10℃以上;②运输过程中要避免各种碰撞和冲击,减少块茎损伤。

(作者联系地址:梅再胜   湖北省黄石市农业局   邮编:435002;冯   昭   黄石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测中心   邮编:435002;薛  昉   黄石市蔬菜科研所   邮编:435002;胡  兴   黄石市种子管理局   邮编:435002;徐   峥   石市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中心   邮编:435002)

猜你喜欢

褐色储藏块茎
短期窖藏下马铃薯块茎品质指标的变化趋势
你的手充满时辰
Conversation in a house
Red Panda小熊猫
西药药品的储藏探讨
块根块茎类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与应用
不同包装及储藏条件对酥油微生物的影响
白及须根与块茎的多糖成分比较研究
不同油莎豆品系块茎形成规律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