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计算机环境下的自主学习
2016-03-09石伟哲
石伟哲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模式也随之发生改变,由以往的教师传导知识为主导的模式逐渐向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方向过渡。而新课标的实施,也是对这一趋势的响应。随着网络的普及,大多数中学都应用了计算机来辅助教学,使得网络信息成为当下学生们不可或缺的知识来源。而家庭电脑的逐渐普及,也使得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更加的宽泛。但是,在计算机环境下,学生们如何通过一定的方法和策略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值得深思。
关键词:计算机;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学校对计算机网络的运用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和求知途径,也对教师的传统教学提出了挑战,因为我国自古就有“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很久以来我国教学都承袭以教师传授教学为主导,却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中学生的力量,直到近些年来课改的实施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这一现象才得以改变。
自21世纪初开始,随着电子信息的空前发展,教育部相继提出了两个五年计划,用来在全国各个学校推广计算机网络教学,提出“以电子信息推动教育教学”的模式,使当下的学生成了上启下接受传统教育和现代信息教育相结合的一代中学生。通过这几年在计算机环境下的学习方式、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现出的不同以往的方式及与同学中的互动,总结出以下几点与大家共享。同时也以此来证明:计算机网络下学习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学校教学发展的一个趋势,在学习过程中利用网络查询资料必将有助于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1.计算机对自主学习的影响
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自主学习,要求学生能够利用老师提供的各种不同的教学平台、相关软件进行学习补充和归纳,要想利用好这样一个繁杂而庞大的信息源头,要通过它实现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并非易事。笔者以自身学习经历为基础,认为计算机网络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网络学习环境的一大特点就是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网络教学结束了原来由教师一人从上课一直灌输到下课,每节课都唱“摇篮曲”的时代。但是不管是多媒体教学还是网络教学的普及,都改变不了教师的地位,只是教师从前台走向了幕后。教师要依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从网络中查找相对应的图文资料并做成教学课件,而且这还需要教师有诲人不倦的心态。教师要从网络中查找组合的,不但是我们应该学习的知识,还要配上适合中学生的图片、动画甚至语言,在教师和计算机网络相互“配合”的前提下,学习环境有了直观的、身临其境的感受,也提高了记忆效果,增加了自主学习信心,进而促进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2)网络知识浩繁多样、学习兴趣一触即发,想要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就必须让他对学习产生兴趣,只有学生从内心要求去学了,才能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俗话说得好,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无论外部环境如何、教师教学能力差异如何,最核心的学习还在于学生个人的学习方法和努力程度。在计算机环境下,这一点体现的愈发明显了。所谓的自主学习,指的就是学生个人主动去学习、获取知识,不仅要求积极主动性,还要求学习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从另一方面来讲,网络资源的浩繁多样,正好适合这一年龄段中学生猎奇心理和“一探究竟”的心理。带着一个问题进入网络的海洋探寻答案,我们发现:在教师讲解之外还有更多的思路可寻。从中也能找到适合自己思路的那一款,从而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3)在计算机环境下学习,提高了学习的时效性。随着科技的发展,当代的计算机网络授课已经可以达到实时人机对话的方式进行,通过互联网或局域网完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甚至人机之间对话。通过相关操作可以收到相关对错信息的反馈,从而调解自己对知识的认知能力,在这样一种环境下同学之间可以进行互评,学生只有在自己能够将所学知识牢固掌握的时候才能对其他同学进行评论,否则评论没有理由依据,将会被其他同学的评论推翻。这样,依照中学生不服输的心态必定会通过计算机对所要学的知识点进行加深学习和巩固,这样就会形成良性循环,促使学生在计算机环境下自主学习。同时,将自己的所学心得发到网上,让教师及时了解学习情况,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自主学习不足之处进行“查漏补缺”,知不足而知进取;另外,进行同学之间互传,可以开拓自己的思维,有利于进一步的进行自主学习。
2.计算机环境下自主学习的特点
计算机网络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为中学生的学习拓展了学习路径。
(1)主动求知欲增强。多媒体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展示,将课本中教条的理论和公理,利用声像、动像或图画等方式形象的表现出来,有的甚至利用游戏语言表达出来。利用这种方式整合起来的知识内容,完成了预习、学习、复习知识拓展的全过程,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了乐趣,构建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主动求知,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养成。例如在《奇特的激光》一课中,老师要求在学此课之前进行网络查找有关激光的资料,同时老师将搜集的资料进行整合,当搜集的关于大量的激光在生活和科研中的用途被老师展现在眼前时,作为中学生有了空前的成就感和傲骄感,学习兴趣一发而不可收拾,对激光进一步了解的求知欲促使学生完全进入学习状态。
(2)团队精神增强。传统的教学课堂是教师一个人的课堂,教师可以滔滔不绝占用整堂课的时间,而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狭小,只能从教师和教材中获得。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的机会不多,即使有也只限于个别,计算机环境下学习拓宽了学生学习的途径、眼界、思路,更加强了同学问的相互交流。计算机形成的网络环境大大拓宽了同学之间的交流,每个人的喜好不尽相同,思维方式各有千秋,对同一个知识点的查找方式也会千差万别,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路查出的结果也不会完全相同,这样就有了讨论的必要。根据计算机资源共享的特点,学生将自己查找的相关资料放到同一平台上进行探讨,这种做法的结果就是每个人都可以取长补短,使整个团队都有长足的进步。比如在学习《海底世界》一课中,老师将全班分成5个小组,要求围绕海底景色奇特在网络中查找相关资料,笔者所在小组7个人先是分头行动,各自在网络上寻找相关的资料,由于7个人的思路各有不同,采取“去粗取精,去常取异”的特点将资料进行整合,在进行整合时对整个步骤又精益求精,最后评分时,笔者所在组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网络不仅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更增加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3)增强了求知欲。学习最根本的动力就是求知欲,在计算机网络可以为学生的求知提供丰富的知识能源,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相应的保证,同时学生也能为自己心中的有关知识点的疑问找到合理的解释,进而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成就感和兴趣。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学习不用考虑求知问教于老师时内心常有的尴尬。只要学会搜索,将知识点输入进去就可以查到相关的解释,方便而又实效。
3.结语
计算网络时代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也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中体现在中学学习上就是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的出现和逐渐普及。这为我们带来了更加广泛和新颖的学习机会,同时也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通过分析计算机网络学习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影响,认为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以教材为主,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不但能够提高学生自身求知欲,还能增加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养成自主学习的同时,其他能力也能相应提高。计算机网络不仅影响到学生的生活,更渗透到学习当中,网络的普及不仅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教学要求,更多的给中学生提出了不一样的学习要求——自主学习,养成习惯后学生将终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