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制约下的模拟器理论述评
2016-03-09祝敏
祝 敏
(浙江科技学院 外国语学院, 杭州 310023)
语境制约下的模拟器理论述评
祝敏
(浙江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杭州310023)
摘要:语境制约下的模拟器理论(Context-Limited Simulators Theory,简称CLST)结合跨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从交际的角度构建了一个隐喻解释的新模式。在对CLST产生重要影响的两大理论:关联理论和感知模拟论的分析之后,CLST理论的主要内容得以阐释。该理论认为隐喻的使用和理解是语言驱动下的感知模拟器的部分激活,激活过程同时受到认知语境和当前激活的框架和图式的制约。在对CLST理论的评价中,它与其他隐喻理论相比的优势和不足被指出,它对感知模拟论的完善和对语境理论的发展得到肯定。CLST的兼收并蓄、与时俱进,使得它处于隐喻研究的前沿。
关键词:隐喻; 感知模拟; 模拟器; 激活; 语境制约
一、导论
自从莱考夫和约翰逊于上个世纪80年代发表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之后,隐喻研究一时间风靡全球,成为各个领域学者的研究热点。从认知科学、哲学、语言学、文体学等角度对隐喻展开研究的论文更是层出不穷,笔者以“隐喻研究”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中进行检索,竟然检索到36603条结果。笔者近几年一直从事隐喻研究,特别是隐喻理论在语篇分析中的应用,故笔者远渡重洋来到美国波特兰州立大学访学,师从隐喻研究专家里奇教授(L. David Ritchie)。在他的隐喻研究专著《隐喻中的语境和连接》(ContextandConnectioninMetaphor, 2006)中,他系统而详尽地阐述了语境制约下的模拟器理论(Context-Limited Simulators Theory),简称为CLST。里奇教授的隐喻研究视角颇为独特,他借鉴了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特别是认知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结合隐喻理解过程中的认知因素和社会文化因素,从交际的角度构建了一个隐喻解释的新模式。
二、CLST理论产生的背景
里奇教授的语境制约下的模拟器理论的产生,受到诸多认知科学及语言学理论的影响,Semino(2010: 216)认为CLST是Barsalou的认知的感知模拟模式(perceptual simulation modal of cognition)与Sperber和Wilson的关联理论的有机结合。在阅读了里奇教授的专著和论文之后,笔者总结归纳了对他的隐喻理论产生重要影响的这两大理论。
1. 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
关联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交际与认知。Sperber和Wilson(1986/1995)认为交际是通过改变互明认知环境(mutual cognitive environment)而实现的。他们将“认知环境”定义为“对个人明示的所有事实的集合”(Sperber、 Wilson, 1986/1995: 39, 151),也就是说,个人可即时在脑海里呈现所有事实。一个认知环境是“互明”的,也就意味着所有事实被认为明示于交际事件的所有参与者。
关联理论可用于隐喻的分析和解释。按照关联理论,当遇到“上帝父亲”或“自然选择”这样的短语时,听者意识到上帝作为一个非物质的抽象概念,不可能是他/她字面意义上的父亲,同样,选择作为有思维能力的生物的行为,从字面意义上讲,也不可能由“自然”来完成,因为自然本身也是抽象的(Sperber、 Wilson, 2008)。故在以上任何一种情况下,听者都在寻求与该短语相关的语境。根据互明认知环境原则,他/她将他/她的搜寻局限于在他/她看来对言者和他/她本人而言都是互明的那些语境。人类需要一个他们必须服从的一个实体保护的命题为第一个短语提供语境,一个物种基因编码的特征如果是适合于环境的,那么它们将在后代中延续,反之,则在后代中消失,这一命题为第二个短语提供了语境。
尽管关联理论对于比喻性语言如何被理解的阐述引人注目,很多主张也被后续研究所证实,但其中仍存在着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对于关联的定义,从根本上看是循环的,因为是否在某一特定语境下加工处理一条信息的决定取决于加工处理这条信息所取得的效果。关于认知努力的决定必须在某一特定语境下加工处理这条信息之前做出,而认知效果的评价又是在加工处理信息之后给出的(Ritchie, 2006: 83)。此外,对于“互明”认知环境的假设(即言者和听者在相互明示的事实和设想的基础上能够选择匹配的认知语境)涉及了“递归”①的问题。按照里奇教授的观点,递归问题的产生是由于采用了由上而下的途径来看待语言,将语言作为逻辑问题或是作为计算机编程的隐喻延伸来对待,而不是将它看成一个逐步演变的生物过程(Ritchie, 2006: 85)。里奇教授将关联理论中的“语境”和“关联”的思想注入到他的CLST理论体系中,与此同时,避免了关联理论中出现的循环和递归问题。
2. 感知模拟论(Perceptual Simulation Theory)
Barsalou(1999)的认知感知模拟模式,又称感知模拟论(theory of perceptual simulation)是CLST的理论源泉之一。Lawrence Barsalou是美国埃默里大学 (Emory University)的心理学教授,他的感知模拟论是有关意义理解的新科学,也是一种可用于隐喻解释的新模式。
根据感知模拟论,知觉神经系统在抽象概念的更高层面上汇聚(过滤、组合以及总结)知觉体验,直到将物体和行为序列有意识地体验为连贯的实体(Ritchie, 2007: 28)。Barsalou(1999)认为,概念神经系统和知觉神经系统在每一个层面上都是平行和相互作用的,概念神经系统能部分地模拟知觉体验的任何方面。除了五个外在感官的体验(外感受性)(exteroception),感知和模拟还包括情感的内感受(interoceptive)意识,内在身体状态的本体感受(proprioceptive)意识,以及我们认知过程的内省(introspective)意识。基于体验的关联性,模拟器②被组织成复杂的概念图示。例如,某一套形状、大小、颜色、质地(毛皮)、声音(如,呜呜叫)和行为或行为序列的模拟器典型地在猫的图示中被连接在一起。语言,包括词汇和句法,在知觉体验和模拟器系统中相互联系。对形状、大小、质地和活动的特定组合的体验或多或少自发地激活了猫这个单词,而当我们读到、听到或仅仅想到猫这个单词时,至少这些模拟器的部分子集被激活了。
里奇教授在他的CLST理论中,试图显示如何在感知模拟论中加入包括关系和文化在内的社会互动的扩展语境的模拟,因为在他看来,除了通过直接的知觉体验获得的概念隐喻外,还有许多概念隐喻是通过文化体验获得的。可见,里奇教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展了感知模拟论,把对社会文化因素的模拟也纳入其中。
三、CLST理论的主要内容
CLST理论基于这样一个假设:体验以一种持续的、微妙的方式而有所不同,没有一种代码语言能够表达所有范围内的体验。情感、美学、精神特质的体验提供了极为精细的微差等级,而人所掌握的典型的工作词汇无法表达这种细微的差别。因此,隐喻是语言和思想不可或缺的部分,它使得我们可以思考和交流体验微妙之处。当一个隐喻的表达被广泛使用,并为大家所熟知,它就会被词汇化,它的解释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固定下来,随后,还会有新的隐喻诞生,或者旧的隐喻通过诗歌、卡通和其他创造性的交际形式得以更新和延续(Ritchie, 2006: 125-126)。
根据CLST理论,与概念相联系的感知模拟器,被与概念相连的词和短语潜在地激活,它们可以被大致分成主要模拟器和次要模拟器(Ritchie, 2007: 29)。对大多数英语言者而言,单词“猫”激活了某些外感受性的主要模拟器(大小、形状、毛皮质地和呜呜的叫声)以及其他特征,这些特征被认为是猫的定义的组成部分。这其中还包括了某些相关词汇,如“宠物”、“猫科动物”、“食肉动物”。同样,单词“鲨鱼”激活了某些知觉的一组主要模拟器,主要是视觉的,以及一组相关的词汇(“软骨性骨骼”、“食肉动物”、“锋利的牙齿”,等)。
“猫”和“鲨鱼”这两个概念经常在我们的文化中遇到,每一个都可以激活一大组次要模拟器,尽管它们不起界定的作用,但都和“猫”和“鲨鱼”有着密切关系。“猫”可以激活的次要模拟器有:垂死的鸟身上落下的羽毛,猫的慵懒,黑色羊毛裙上的毛发,由家和壁炉所联想到的情感等。鲨鱼可以激活潜水的记忆,来自昔日B级电影中的场景,像敬畏、恐怖、惧怕甚至敬重这样的情感。主要模拟器和相关词汇是“猫”或“鲨鱼”这一类概念的定义的组成部分,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外延”。次要模拟器和相关词汇,不是定义的组成部分,但它们经常与概念(像害怕、恐惧和敬重这样的情感)相连而被体验,类似于传统意义上的“内涵”。这些次要模拟器和词汇可能与一系列唤起情感的概念相连,这种联系脱离了概念范畴的层级。因此,与“鲨鱼”相关的“害怕”、“恐惧”和“敬重”的内感受模拟器也可能在同一个语义场内与“雪崩”、“海啸”甚至与“口试”有关的模拟器联系在一起,这个“意义场”被与完全不同的概念范畴相关的概念隐喻所激活(Ritchie, 2007: 29)。
当碰到一个单词或短语时,许多也许所有与它相关的主要模拟器和次要模拟器被飞快地激活(Gernsbacher, et al, 2001)。在当前语境下不相关的模拟器,它们不能迅速地与在工作记忆③(working memory)中已激活的想法相连,这些模拟器通常在意识觉察(conscious awareness)之前就被压制了,而那些与当前语境相关的模拟器被高度激活(Gernsbacher, et al, 2001; Kintsch, 1998)。工作记忆的当前内容和语境相关的模拟器之间的联系被某个单词或短语激活,成为该单词或短语在当前语境下的意义。如果该单词或短语是隐喻的,与定义有关的主要模拟器被压制;与当前语境相关的次要模拟器,即与概念相联系的体验的细微之处保持激活状态,并与隐喻的本体相连。因此,像“攻击她的论点”这样的短语可能激发与情感的细微之处,如敌视和生气有关的内感受的感知模拟器,即便它没有激发与“战争”或“争论的交锋”图示有关的任何模拟器(Ritchie, 2007: 30)。
CLST(Ritchie, 2006)强调感知模拟器的细微差别,尤其是可能被极富表现力的语言如隐喻、叙述或俏皮话所潜在激活的感情的、内省的、内感受的(凭直觉的)模拟器。一个隐喻可能将整个概念图示作为一个统一的格式塔而激活,这一点是概念隐喻理论所假设的(Lakoff、 Johnson, 1980),亦或者它可能仅仅激活了与潜在的概念图示相关的模拟器的一小部分子集。由极富表现力的隐喻激活的模拟器可以保持一段时间的活跃状态,因此,如果随后的隐喻激活了相似的或相容的模拟器,那么累积的效果可能不同于任何一个隐喻独自取得的效果,而且这样获得的效果更持久。而另一方面,被隐喻激活的模拟器可以被扩展并通过隐喻的巧妙重复和转化与完全不同的本体相联系。因此,通过一系列的隐喻,一位言者或互动的对立体或群体可以构建、更改和维持情感的、知觉的、概念的思想背景,这些思想构成了参与者对交际事件的全部体验的部分内容,它们与词和短语本身显性的信息内容分离但又相互作用。正如Cameron(2007)所指出的,这种“背景”会对谈话及谈话发生的内在关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CLST理论中极为重要的一个观点是有关隐喻的创造和理解的。里奇教授(2006: 205)认为,隐喻不一定通过在具体化体验中将本体和喻体相联系而创造出来,它可以通过本体将感知模拟器激活而创造出来,本体依次激活了隐喻的创造者可以选择的各种图示(以及与每一个图示相联系的语言)。同样,隐喻也不一定凭借本体和喻体在既往的具体化体验中的联系而被理解,隐喻的理解可以通过抑制与语境不相关的模拟器,增强激活与语境相关的模拟器,并将它们与本体相连。里奇教授的这个观点与Landauer和Dumais(1997)以及Kintsch(1998)的研究发现是一致的。CLST对语言作为概念发展的一个直接来源给予了高度重视,许多广泛使用的隐喻的喻体如“战争”和“拘束衣”(strait jacket)主要通过语言媒介被大多数人所了解;还有其他流行的隐喻喻体是基于仅仅在语言中存在的纯粹虚构的概念,如“巫术”、“龙”、“魔法”。正如Barsalou(1999)所指出的,语言是极其强大的,因为它能够激活并连接感知模拟器,在此基础上构建全新的、复杂的、常常完全独立于任何经验基础的图示。
四、对CLST理论的评价
CLST是里奇教授基于他多年隐喻研究的发现所创建的隐喻解释的新的理论模式。他批判性地接受当前已有的隐喻研究成果,同时将认知科学的其他分支学科如神经科学、脑科学、认知心理学等的最新发现融入到他的理论框架中,使之在最前沿的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展现隐喻生成和理解的全貌。
纵观当前的隐喻理论,如属性迁移论(Bortfeld、 McGlone, 2001)、范畴构建论(Glucksberg, et al, 1999),不可避免地存在循环论证的弊端(Ritchie, 2003)。不管是要迁移的属性还是所基于的范畴,在很多情况下,它们必须在规定的认知加工发生之前就被解释。隐喻的解释只有在某人开始设想要解释的喻体的隐喻映射时才有意义。这就是所谓的“循环论证”,也就是Wilson和Carston(2006)所认识到的“隐喻中的隐喻”问题。在CLST理论模式中,被“迁移”(神经连接)到本体的“属性”是与语境相关的模拟器,如内省的或情感的感知模拟器。与关联理论相一致的是,这些模拟器与作为本体的部分,并在工作记忆中被激活的图示相连,但它们也可以连接并对其他图示产生认知效果,这些图示包括了那些与共同点④(common ground) (Clark, 1996)的背景设想相关的图示。可见,CLST超越了属性迁移论、范畴构建论和关联理论,因为它避免了用隐喻语言来解释隐喻现象的弊端,对“认知语境”提供了更清晰的阐释,并显示了隐喻如何在某些时候产生超越谈话外显主题的认知效果。
CLST与概念隐喻理论的许多基本观点是兼容的,但是在具体的神经机制或体验解释上二者存在诸多差异。感知模拟器的观点与莱考夫和约翰逊的更具概括性的断言是一致的,即抽象概念是基于知觉和体验之间的联系(Gibbs, 2006)。从婴儿早期开始,概念和模拟器就逐渐发展起来(Barsalou, 1999; Mandler, 2004),因此,一旦儿童已经发展了对语言本身的概念,并开始发展与语言相关的复杂模拟器,那么一遇到它们,儿童就开始将词与相关的模拟器和概念相联系。“随着语言技能的发展,儿童从别人的话语中学会如何卓有成效地构建模拟,并构建向别人传递他们的内部模拟的话语”(Barsalou, 1999: 607)。处于CLST理论核心的感知模拟的神经机制不同于莱考夫和约翰逊(1999)所设想的基于“大脑是电脑”隐喻的机制。里奇教授在CLST的理论体系中融入了喻体词汇与其他词汇和短语的连接以及和各种感官知觉、内省和情感的模拟器的连接。在CLST模式中,概念隐喻起源于直接体验的成分之间可观察的相互关系,或在各种交际互动中所碰到的语言隐喻,有着语言来源或体验来源的概念隐喻常常被随后的两种经验(直接的、语言的)所扩展、详述和充实。CLST对概念隐喻和语言隐喻给予了同样的重视,将语言隐喻的阐释也纳入了体验哲学的框架,从而拓宽和细化了体验哲学范式下的隐喻研究。
里奇教授(2006)认为,多数隐喻理论未能充分考虑语境因素,故在CLST理论体系中,他将隐喻的解释同具体的交际语境结合起来。CLST的语境包含了在隐喻话语之前的工作记忆中激活的概念、社会关系、文化因素以及共有知识等,这些语境因素在隐喻理解时对模拟器的选择性激活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因为只有那些与语境相关或相一致的喻体单词或模拟器才能得到高度激活并与本体建立连接,从而构成该隐喻在当前语境下的意义;反之,那些与语境不相关或不一致的喻体单词或模拟器的激活会受到抑制。在整个过程中都不一定涉及像概念隐喻理论所认为的对潜在的概念隐喻的加工处理。因此,这种语境制约下的局部激活模式比概念隐喻所假设的整体激活模式更加符合人类认知的经济性原则(范振强,2009:207)。里奇教授的语境观综合了Sperber和Wilson(1986/1995)的关联理论、Clark(1996)的谈话共同点理论(theory of common ground in conversation)以及Kintsch(1998)的工作记忆的概念,并将它们融入到神经心理科学的感知模拟论中,以阐释特定交际语境下的隐喻理解的神经加工机制,在进一步完善感知模拟论的同时,也发展了现有的语境理论。
然而,像其他隐喻理论一样,CLST理论模式也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已有证据表明与语境不相关的模拟器不一定完全被抑制,尤其当它们已经高度凸显的时候(Giora, 2003)。这样就引出了下面这两个问题: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与语境不相关的模拟器在多大程度上受到抑制?如果一些与语境不相关的模拟器仍保持部分激活状态,那么这又是如何影响隐喻理解过程的?CLST理论曾提到,人们经常使用的隐喻可能基于人们没有直接的个人体验的喻体,那么,如果他们对该喻体有直接的个人体验,这在隐喻的理解和使用上会有何不同?如果某人对该喻体有直接的个人体验,而另一个人却没有,这对交际的结果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一系列问题还有待澄清。
五、结语
总体说来,没有一个隐喻理论或有关语言使用和理解的理论是完美的,除非我们对认知过程有一个透彻的、详尽的阐述,CLST也不例外。CLST理论紧随认知科学发展的脚步,是目前为止较为完善的隐喻理论之一。在Barsalou(1999)感知模拟论的基础上,里奇教授勾画了他的隐喻理论模式,将当前隐喻研究中最有价值的观点纳入其中,并修正了它们的不足。CLST的主要优势是,它将隐喻看作语言的一个普通特点,解释了其他隐喻理论没有涉及的最新研究发现,它与人类有限的认知加工能力相一致。同时,它尊重隐喻语言的灵活性和交际能力,并为分析诗歌以及语言的其他创造性使用提供了工具。CLST有着整合隐喻理论和更广泛的交际理论的潜力,它将社会、文化因素融入到Barsalou所描述的认知过程中,相信在不断完善和发展过程中,它会始终处在隐喻研究的前沿。
注释:
①语言结构层次和言语生成中相同结构成分的重复或相套。
②模拟器是与知觉神经系统平行的概念神经系统的较高层次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激活对现象的部分模拟。
③认知心理学提出的有关人脑的存贮的信息的活动方式。人作为一种信息加工系统,把接受到的外界信息,经过模式识别加工处理而放入长时记忆。以后,人在进行认知活动时,需要长时记忆中,信息处于这种活动的状态,就叫工作记忆。它被认为与通常所说的意识觉察有关,即进入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就是人自身意识中的内容。这种记忆易被抹去,并随时更换。
④在Clark(1996)提出的谈话的共同点理论中,他对共同点给出了以下定义:一次交际行为的参与者认为他们所共享的所有知识、观念和假设。
参考文献:
范振强.2009.《隐喻中的语境和连接》介评[J].现代外语(2):205-207.
BARSALOU L.1999.Perceptual Symbol Systems[J].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22(4): 577-609.
BORTFELD H, MCGLONE M S.2001.The Continuum of Metaphor Processing[J].Metaphor and Symbol, 16(1/2): 75-86.
CAMERON L J.2007.Patterns of Metaphor Use in Reconciliation Talk[J].Discourse and Society, 18(2): 197-222.
CLARK H H.1996.Using Languag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ERNSBACHER M A, et al.2001.The Role of Suppression and Enhancement in Understanding Metaphors[J].Journal of Memory and Language, 45(3): 433-450.
GIBBS R W Jr.2006.Embodiment and Cognitive Science[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IORA R.2003.On our Mind: Salience, Context and Figurative Languag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LUCKSBERG S, et al.1999.Metaphor Understanding and Accessing Conceptual Schema: Reply to Gibbs (1992)[J].Psychological Review, 99(3): 578-581.
KINTSCH W.1998.Comprehension: A Paradigm for Cogni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LAKOFF G, JOHNSON M.1980. 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LAKOFF G, JOHNSON M.1999. Philosophy in the Flesh: The Embodied Mind and Its Challenge to the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 Basic Books.
LANDAUER T K, DUMAIS S T.1997.A Solution to Plato’s Problem: The Latent Semantic Analysis Theory of Acquisition Induction, and Representation of Knowledge[J].Psychological Review, 104(2): 211-240.
MANDLER J M.2004.The Foundations of Mind: Origins of Conceptual Thought[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ITCHIE L D.2003.Categories and Similarities: A Note on Circularity[J].Metaphor and Symbol, 18(1): 49-53.
RITCHIE L D.2006.Context and Connection in Metaphor[M].Basingstoke, UK: Palgrave Macmillan Ltd.
RITCHIE L D.2007.Gateshead Revisited: Perceptual Simulators and Fields of Meaning in the Analysis of Metaphors[J].Metaphor and Symbol, 23(1): 24-49.
SEMINO E.2010.Descriptions of Pain, Metaphor, and Embodied Simulation[J].Metaphor and Symbol, 25(4): 205-226.
SPERBER D, WILSON D.1986/1995.Relevance: 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M].Cambridge, MA: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PERBER D, WILSON D.2008.A Deflationary Account of Metaphors[C]∥GIBBS R W Jr (ed).The Cambridge Handbook of Metaphor and Thought.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84-105.
WILSON D, CARSTON R.2006.Metaphor, Relevance and the ‘Emergent Property’ Issue[J].Mind and Language, 21(3): 404-433.
[责任编辑:许莲华]
A Review of Context-Limited Simulators Theory
ZHU Min
(SchoolofForeignLanguages,Zhejia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angzhou310023,China)
Abstract:By drawing on the latest findings of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Context-limited Simulators Theory (CLST) produces a new model of metaphor interpret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munication. After the analysis of the two important theories that have great effect on CLST: Relevance Theory and Perceptual Simulation Theory, the main arguments of CLST are accounted for.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the use and interpretation of metaphor is the partial simulation of perceptual simulators driven by language, which is limited by the cognitive contexts and previously activated frames and schemata. Finally, some comments on CLST are made. Compared with other metaphor theories, its values and shortcomings are pointed out. CLST definitely improves the Perceptual Simulation Theory and develops the current theories of context. It absorbs useful aspects from other theories and advances with the times, which makes it stay at the front edge of metaphor research.
Key words:metaphor; perceptual simulation; simulator; activation; context-limited
收稿日期:2015-07-04
作者简介:祝敏(1970-),女,浙江杭州人,硕士,浙江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语篇分析。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962(2016)01-004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