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网络通讯产业“走出去”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2016-03-09林崇诚副教授

国际贸易 2016年1期
关键词:网络通讯走出去华为

林崇诚 副教授



中国网络通讯产业“走出去”的挑战与应对措施

林崇诚副教授

全球化发展趋势,使得产业竞争从区域快速上升到全球水平。作为民间使用并与国家安全相关的特殊高科技产业,网络通讯已经成为兼具商业利益与政治效应的特殊产业。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网络通讯产业已成为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的重要指标,特别是以华为和中兴通讯为首的产业链,已成为中国网络通讯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结合国家“走出去”的发展战略,近年来,华为与中兴通讯积极开发全球市场,成为国际网络通讯设备最主要的供应商。以华为为例,继2013年超越爱立信(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成为世界第一大通讯厂商后,2014年华为全球销售额约为28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约20%,加大了对爱立信的领先优势。但由于本质上的特殊性,使得网络通讯不同于一般的科技产业,在发展贸易与市场开发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中国网络通讯产业“走出去”的发展策略,在国际上面临着来自政治的影响、技术与标准的挑战以及市场的竞争的困境和挑战。

一、“走出去”战略下,中国网络通讯产业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中国网络通讯产业的发展与机遇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的深化、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经济结构也进一步优化升级,经济增长动力趋于多元化,其中以科技创新尤为突出,使得科技产业迅猛发展,带动了我国的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我国对外贸易的价值链也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电信企业的重组强化了电信制造业的国际竞争优势,政府也在积极为通讯行业的发展国际化构建良好的国际平台。在“走出去”战略下,以华为和中兴为典型代表的通讯设备公司,抓住发展机遇,一跃成为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跨国公司,成为行业里的翘楚。

目前,华为和中兴通讯都是全球领先的信息与通信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电信网络设备、IT设备和解决方案以及智能终端已应用于全球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170多个标准组织和开源组织中担任核心职位;中兴是中国最大的通讯设备上市公司,为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电信运营商和企业网客户提供创新技术与产品解决方案。

华为和中兴正在以积极的姿态融入世界,把握发展机遇,实施国际战略,拓展全球业务,与西方的通讯厂商形成了良好的国际竞争格局与秩序。

(二)中国通讯网络产业面临的挑战

华为是中国最早展开海外收购的企业之一,其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都有成功的案例。但是,对于华为和中兴来说,国际化发展战略并非一帆风顺。21世纪初,华为拿下非洲、拉美市场后,开始主要进军欧美市场,却遭到了难以想象的抵触情结。由于国际政治、技术与标准的挑战以及市场竞争等因素,华为和中兴在美国的业务拓展均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1. 国际政治的影响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网络通讯安全问题已格外引起关注,近年来包括英、美、德、法、澳大利亚等国家更将相关的议题上升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无论所持的理由其背后是商业利润的驱使、政治利益的考虑,还是国家安全的顾虑,网络与通讯安全已经毋庸置疑地成为大多数国家必须面对的问题。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近年来,包括网络通讯在内的科技产品,更是中国经济成长以及“走出去”战略的亮点。与此同时,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增强,也导致部分西方国家对有关“中国崛起”问题的关注和讨论,部分国家更据此提出所谓的“中国威胁论”,影响所及,包括在国际贸易上打压中国,其中美国对华为、中兴通讯两家企业所设下的贸易阻碍就是最为典型的案例。

负责对美投资交易审查的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The Committee on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United States,CFIUS)一直是华为在美国开发业务或收购资产时最大的挑战。2008年华为与美国贝恩资本(Bain Capital)联手收购3Com,被该委员会否决;2011年,华为对总部设于加州圣塔克莱拉市(Santa Clara)的三叶系统公司(3Leaf Systems)的专利资产进行并购,在最后关头,该委员会以可能存在网络间谍活动为由提出反对意见而失败。2011年11月,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House Intelligence Committee)开始对华为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的对象扩及中国另一家电信设备供应商——中兴通讯。

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的行为让人怀疑有政治操作的因素,但无论动机为何,相关情况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中国的国际形象、海外投资以及企业国际业务的拓展。这对国家整体或是中国企业的海外业务发展,都有直接的影响和伤害。

2. 技术与标准的挑战

网络通讯产业是一个国际化的产业,特别是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发展,企业需要制定国际战略,政府也要规划发展政策。网络通讯产业以先进技术为基础,在拥有核心技术优势后,方能进一步降低成本,以差异化的战略和服务,取得市场占有率。对于以技术为核心竞争力的网络通讯产业,持有自主知识产权以及专利技术是企业国际竞争的核心力量。尽管目前如华为、中兴通讯每年投入销售收入的10%从事产品与技术研发,但比起爱立信、诺基亚(Nokia)、惠普(Hewlett-Packard)、思科(Cisco)和富士通(Fujitsu)等公司,中国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仍然较少。

此外,行业标准也是造成中国网络通讯产业“走出去”的另一个困境。制定产业的“国际标准”已成为全球产业竞争重要的手段之一,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先进国家,常以高新技术制定行业标准,进一步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国际竞争力,掌握市场与技术创新的方向,甚至形成国际贸易壁垒。中国网络通讯产业“走出去”的过程中,多次面临竞争者或东道国来自国际行业标准的制约,以至于在开发市场的过程中,面临较大的压力与困境。根据国家标准委的数据统计,截至2014年10月,中国已提交国际标准提案298项,其中141项通过审核成为国际标准。尽管如此,为加速产业“走出去”的成功,取得市场与技术的话语权,中国应加快国际产业标准的制定,进一步取得行业与市场的话语权。

3. 全球市场的竞争

缺乏品牌的知名度、支持度和忠诚度,全球行销通路和国际管理人才有待加强等因素,是中国网络通讯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所面临的主要挑战和困境。

运营商服务、智能终端、企业服务等是网络通讯产业重要的竞争领域,以华为为例,虽然在国际市场已经有一定的市场占有率,但竞争对手的步伐始终紧跟其后。在运营商网络方面,爱立信、诺基亚是华为的主要国际竞争对手。在智能终端方面,三星(Samsung)、LG则一直是华为的商业劲敌。至于企业业务方面,戴尔(Dell)、思科、IBM、惠普、微软(Microsoft)、亚马逊(Amazon)和富士通等始终是华为在发展国际市场上最为主要的商业对手。这些中国网络通讯产业的国际竞争者有着较长的企业发展历史、被信赖的品牌效应、完善的国际布局以及固定的客户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虽然逐步和世界市场接轨,但国际化的时间较短,使用者对中国产品的认同度还在初步接触以及培养阶段,中国产品并未取得客户的完全信赖。

至于全球行销通路,广义来说,电信市场可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两个市场,发达国家的通讯设备市场约占全球市场的80%,而发展中国家仅占约20%。华为和中兴通讯虽然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在部分发达国家如英、美、德、法、澳大利亚等国则面临较大的困境。澳大利亚禁止华为投标宽带网路项目,华为与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斯普林特(Sprint)等公司合作受阻,都是中国网络通讯产业在发达国家发展受阻的具体实例。近年来,虽然华为通过“合作伙伴联盟”的方式与欧洲大型软件供应商SAP、英国电讯(BT)以及阿尔斯通合作,提高了华为产品的销售业绩和市场竞争力,但中国网络通讯企业如何在全球的竞争态势下,加速行销通路的布局、业务的增长,建立产业联盟,并进一步发挥通讯产品以及网络解决方案的市场竞争优势,依然是中国网络通讯产业未来发展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国际管理人才的缺乏也是中国网络通讯产业在“走出去”战略中所面临的另一个困境。中国与东道国在文化、社会、宗教以及其他国情上往往有一定的差异,企业如何在不同的环境中,以国际化的战略高度,进行有效的企业管理和发展,与人才的培养有很大的关系。跨国企业的发展既要有国际化的能力,也要有本土化的适应力。中国国有企业是现阶段“走出去”战略的主力,虽然在国家资源上国有企业有一定的优势,但如何改革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在经营理念、管理方式以及人才储备的系统上,学习现代化管理方法,中国企业仍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间。如何在全球化的管理以及本土化的经营策略下,培养企业的国际管理人才,是中国企业全球发展面临的另一项重大挑战。

总之,市场的竞争往往以价格竞争开始,然后演变至法律诉讼,甚至进一步上升至政治斗争的高度。有关华为在美国市场面临的商业竞争,不能排除是竞争对手试图将商业化的竞争用政治化的手段解决,来阻碍华为在美国市场的业务开发。无论如何,针对来自政治的影响、技术的挑战以及市场的竞争,中国政府与网络通讯业者应该有完善的应对措施。

二、中国网络通讯业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无论是来自市场的竞争、技术的挑战,还是如美国对华为负面的政治影响,网络通讯产业已经成为国际化的竞争产业以及影响国家安全的资安议题,因此对华为、中兴通讯以及中国整体网络通讯产业而言,在面对跨国企业的竞争以及国际贸易障碍时,应以更高的视野来应对相关挑战。

首先,以全球为市场,加快区域布局。随着云端科技与大数据的技术发展,网络通讯产业的全球化已是不可避免的趋势。因此,跨国企业的经营必须站在全球战略的高度上,做好商业、技术、人才、金融和政治的全方位布局,从区域经营与合作开始,综合全球业务的发展规划,以各地资源的互补优势作为全球发展的蓝图,特别注重与当地文化的交融并对本土化的经营方式加以创新,才是打破疆域界限和业务僵局的必由之路。在以全球为市场的规划下,即使在某一地区的业务经营受到阻碍,也能够有计划地从下一个优先开发地区取得业务拓展的替代补偿。以华为为例,即使美国市场暂时受阻,但华为可以把英国电讯市场或其他对华为相对友善的地区作为对美国市场的替代,以时间换取空间的方式,一方面积极拓展国际业务,另一方面积极开发国际市场,从容应对美国市场的挑战。

其次,实施业务多样化及产品多元化的经营策略。核心产品的竞争力是每一个跨国企业必须关注的课题,但在全球化的趋势下,技术的透明度越来越高,由此所造成的产品生命周期缩短,已成为所有跨国企业技术开发与产品发展最大的挑战。因此,跨国企业在核心技术与业务开发的主轴上进行服务多样化的经营以及产品多元化的发展,已成为企业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的必要条件。网络通讯产业是一个集合国际技术开发、人才资源以及金融资本的重要产业,中国的网络通讯企业应当认清产业全球化的本质,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国际经营策略。华为在美国市场的电信业务约占其在世界电讯市场的50%,即使短期内电信网络基础设备受到限制,如果其他未受影响的业务,如手机或平板电脑等终端业务,能够有所突破,便能弥补来自电信基础设备业务的损失。华为通信相关产品,已经进入终端和企业两大业务领域。国际数据公司(IDG)2014年的调查显示,华为智能手机全球市场占有率为4.9%,名列第三。而华为消费者业务所发布的2015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亦显示,2015年上半年销售收入为90.9亿美元,同比大幅增长69%,手机市场份额继续位居全球第三位。如果能持续保持该水平,在解决美国市场业务开发受阻问题之前,相关业务的发展或许能成为华为弥补业绩的方案之一。

再次,加强科技研发与专利申请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专利与知识产权是一个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也是公司发展的核心力量。然而,一直以来,中国在相关领域不但是国际社会诟病的对象,而且由此引发了企业对研发费用投入的犹豫。目前中国企业研发费用的预算远远小于其他跨国公司,特别是中、大型公司的研发投入,仅相当于同等跨国公司平均投入的1/4左右。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的竞争对手是国际舞台上所有的跨国公司,因此,无论是全球业务的开展、核心技术的保有,还是技术标准的制定,与企业的国际化和全球市场布局密切相关。因此,对自身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显得至关重要。

最后,作为一项特殊敏感的产业跨国企业一定要增加自己在全球舞台上的透明度。美国众议院特别情报委员会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建议美国企业与国家部门排除对华为和中兴通讯设备产品的使用,虽然其中有设置政治壁垒和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色彩,但是将网络通讯产业的审核上升到国家安全高度的,并不仅限于美国,其他如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等国都有严格的审核措施,且这些国家也都有专设的审查机构,对相关产品的贸易或投资进行审核。由于政治体制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国有企业以及部分大型企业的关系历来是西方国家好奇与质疑的对象,更不用说是在敏感的网络通讯产业了。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华为和中兴等通讯设备企业尽可能地增加自身透明度是明智的选择。

美国众议院特别情报委员会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建议美国企业与国家部门排除对华为和中兴通讯设备产品的使用,虽然其中有设置政治壁垒和实施贸易保护主义的色彩,但是将网络通讯产业的审核上升到国家安全高度的,并不仅限于美国,其他如德国、法国、英国、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等国都有严格的审核措施,且这些国家也都有专设的审查机构,对相关产品的贸易或投资进行审核。由于政治体制原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与国有企业以及部分大型企业的关系历来是西方国家好奇与质疑的对象,更不用说是在敏感的网络通讯产业了。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华为和中兴等通讯设备企业尽可能地增加自身透明度是明智的选择。

中国企业在国际舞台上,无论是在企业形象和文化融入上的投入,还是在企业社会责任上的投入都非常有限,这已成为企业进军海外市场的一项阻碍。跨国企业特别是国营企业,应有效利用处理文化差异与投入企业社会责任的机会,增加企业在国际社会的透明性,加强全球化经营时的被接受度。在这些前提下,即使遭遇文化、社会融入或政治影响等问题,企业也能站在一个相对有利的制高点上处理相关难题。

三、中国政府可采取的应对措施

近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国际地位显著提高,尽管和平崛起一直是中国不变的发展原则,但因经济实力决定政治影响力,部分西方国家开始因为自身的光环日渐消退而倍感忧虑与威胁。因此,不但在贸易上对中国采取较具防御性的措施,政治因素也往往凌驾于经济合作之上。虽然网络通讯产业是一个敏感的产业,但绝不是唯一会导致国家安全问题或政治争议的产业。因此,如何推动中国网络通讯产业“走出去”战略的发展,如何从国家和政治的高度来处理其他国家对中国产业国际化过程中的不友善行为,是中国政府必须积极面对与处理的问题。

首先,以境外开发区合作为契机,推动中国网络通讯产业“走出去”。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开发区一直是中国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而近年来,境外开发区合作模式,构筑了中国产业“走出去”的另一重要平台。政府应鼓励中国网络通讯产业藉由相关渠道,把握国际合作与市场开发的契机。200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同意推进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建设意见的批复》,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市场化运作”为基调,推动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的建设。2015年,国务院在《关于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的指导意见》中也指出:“积极参与境外产业集聚区、经贸合作区、工业园区、经济特区等合作园区建设,营造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法律政策配套的具有集聚和辐射效应的良好区域投资环境,引导国内企业抱团出海、集群式‘走出去’。”网络通讯产业是一个国际化的产业,政府应加强推动中国网络通讯产业的发展,以境外开发区为合作平台,推动企业海外投资以及国际化的商业运营模式创新。这样不但能使企业吸收国际人才,还可使网络通讯产业在更多的投资合作机会下,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与当地政府和社会建立稳定的关系,打造全球化的品牌效应。

其次,加强中国网络通讯产业的对外竞争力和对内整合力。网络通讯是一个集群的产业,华为与中兴通讯上下游有上千家的配套厂商,都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政府应考虑如何对内整合主要的龙头产业,保证它们在充分发挥各自的技术与产品优势条件下,能够展开技术升级与产品创新的合作。政府应加大科技创新费用投入,为厂商提供联合技术开发或项目攻关等专项合作平台,对内进行技术与产品的创新、整合,通过产官学的合作、核心技术的开发与成果的商品化,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并提升核心竞争力,使中国网络通讯产业在国际舞台上更具竞争力,从设备的生产者转变为标准的制定者。

再次,以多边合作为基础,积极在国际社会上推行维护通讯网络安全的行为规范、设立管理组织与第三方检验机构。通讯产业的最大隐患就是网络安全引发的信息泄密,这种隐患当然也包括美国在内。尽管华为和中兴通讯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美国对中国网络与通讯设备的质疑,但通讯网络安全的议题应该是双方未来合作的新契机,而不应是导致矛盾的根源。无论是中国和美国已设立的通讯网络工作组,还是对其他国家有关通讯网络安全议题以及合作组织的设立,都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表现出重视国际网络通讯安全、尊重其他国家信息及国际网络安全上负责任的行为。通过这些组织的设立,以及相关平台的交流对话、协调合作、规范管理与标准的设立,不但可以增加中国在全球通讯领域中网络安全的影响力,也能使中国在网络全球化的平台上,树立更透明、更公正和更负责任的国际形象,从而在实际参与维护网络安全的工作中,得到更多国际社会的信任与认同。

最后,中国应加强网络通讯安全的科技实力与标准的制定。2014年2月27日,政府成立了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主要负责维护网络国家安全和规划长远的发展,统筹文化、社会、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各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等重大问题的协调工作,并进一步制定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推动相关领域的法治建设。具体的任务也包括全面制定信息科技发展、网络技术研发计划,以及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问题。这是中国走向“网络强国”的关键政策。今后,在“依法治国”的方针指引下,也要加强网络通讯安全方面的立法和标准制定,以增强国际竞争力。

四、结论

现代化意义上的强国,无论在贸易、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需要把通讯和信息产业的应用与发展作为建设重点。建设成为信息网络化强国,已是国家未来发展基本且必要的工作,而拥有自己的网络通讯技术、专利和知识产权,更是一个跨国企业乃至于国家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政府可以进一步加大对战略新兴产业的资源规划以及科研(R&D)投入的鼓励,使企业愿意投入更多的科研经费。事实上,通讯与网络的战争就是知识产权和专利的战争,谁拥有更多相关领域的科技专利成果,谁就能取得更多的市场份额与产业的领导地位。所谓“三流的企业做生产,二流的企业做技术,一流的企业作标准”,中国有广大的市场需求,也有丰沛的人力资源,但是若想在网络世界获得更大的影响力,关键就是能成为产业技术标准的制定者,而标准的制定与形成则有赖于扎实的技术能力和科研成果的转化。

网络通讯产业贸易的发展是一个国家经济增长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在多元化的网络科技时代。如何应对日趋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如何在“一带一路”的契机下利用“走出去”战略加速中国网络通讯贸易的发展,是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和促进企业国际化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把网络空间建设、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网络通讯安全纳入国家最高的规划层次,而这些战略规划的基础与发展,则有赖于科研与技术实力的提升。事实上,快速提升相关产业技术的核心竞争力,是中国藉由“走出去”战略成为“网络强国”与取得中国网络通讯产业话语权的关键路径。

[ 本文系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项目号:13XNF014)成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责任编辑:王勇娟)

猜你喜欢

网络通讯走出去华为
现在的余华为谁写作?
赛力斯华为智选SF5
华为没有成功,只是在成长
华为
在线仿真考试在数控车工技能鉴定(理论)中应用的探索
关于网络通讯中信息安全的保障研究
别克君越高速网络通讯异常
基于现代网络通讯工具的中医诊断学教学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