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苹果外观质量技术要点

2016-03-09李松

河北果树 2016年5期
关键词:摘袋果面花后

李松

(河北省衡水市林果病虫害防治检疫站053000)

提高苹果外观质量技术要点

李松

(河北省衡水市林果病虫害防治检疫站053000)

1 增施有机肥

通过多年的观察发现,连年施用猪粪、鸡粪等有机肥的果园,苹果果实外观好,果面细嫩光洁。连续6年每年667 m2施优质猪粪5 000~6 000 kg,土壤含有机质的量可以达到1.2%,锈果率、苦痘病果率只有8%;优质果率达到90%,比施用有机肥少的果园提高40%~60%。

2 科学补钙

由于花后1~6周幼果期最缺钙,所以花后至套袋前的40 d内,喷3~4次氨基酸类钙肥,可以提高优质果率20%以上。或者施用高效钙、腐植酸钙或生物钙,旺树宜施用氯化钙。全年补钙4~5次较适宜。

3 合理修剪

主枝间距和枝组间距交互作用对果实质量有影响,应该以80 cm主枝间距和30~39 cm枝组间距的果实品质(果形指数、着色指数、可溶性固形含量、果肉硬度和单果质量)最好。在修剪过程中要疏除下垂裙枝、过密大枝、主枝上过粗的大枝,结果枝粗度应在0.7 cm以下(粗度以结果后枝轴下垂为宜)。667 m2枝量以7万~9万个为宜。花开半月左右进行疏果,保留发育正常、果形端正的中心果。每隔25~30 cm留一个果,667 m2留1万~1.2万个果。

4 果袋选择和套袋技术

果袋要选择透水、透气性好、抗水能力强、有商标

和生产厂家的产品。套优劣纸袋的果锈病发生率相差40%左右。二次使用的旧纸袋,果锈发生率比较高。花后15 d开始套塑料袋,花后35~50 d套纸袋。果园内幼果需要全部套袋,6月底前套完。套袋前3~5 d全园需灌水一次,可以防止日灼发生。套袋必须在露水干后的08:00-11:00和14:00-17:00进行,避开中午高温。有露水和阴雨天都不要套袋。套袋时要将果袋鼓起,让幼果在袋内悬空、居中,袋内无叶,袋口折叠规整,袋口扎紧严防雨水进袋。纸袋要朝上,以免日灼。

5 药剂选择和喷药时机

杀菌剂的品种和质量对果面黑点病的发生影响较大。套袋前喷的杀菌、杀虫、杀螨剂、乳油剂容易杀死幼果皮孔,而在黑孔上形成黑点;喷布粉剂、胶悬剂后再套袋,黑点病较轻。喷药后立即套袋的苹果,果面易生黑点;喷药2~3 d后再套袋,黑点病较轻。套袋前连续喷4次代森锰锌类杀菌剂,套袋苹果烂果率高达50%以上;而喷布大生M-45可湿性粉剂800倍液与多菌灵胶悬剂4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等保护性杀菌剂与内吸性杀菌剂交替使用,袋内基本无烂果。摘袋后3~4 d喷一遍内吸性杀菌剂,可防治苹果轮纹烂果病。若是摘袋后马上就喷药保护,反而会使果面形成锈斑和水裂。

6 适时摘袋

易着色品种在采摘前10~20 d摘袋,较难着色的红富士等品种于采摘前20~30 d摘袋。摘袋应该在08:00-11:00和14:00-17:00进行(即在果温与外界温差最小时进行),以防发生日灼病。阴天可以集中摘袋,雨、雾天气不能摘袋,摘袋宜在晴天进行。双层袋要先摘除外层袋,3 d后再摘除内层袋;若一次性摘除双层袋,应先在袋上撕开一个通风口,然后再摘除。如果天气干旱,摘袋前3 d灌水可以减少裂果;摘袋后灌水,裂果会增加。

7 摘叶和转果

摘袋后5~6 d,摘除果实周围5~10 cm的遮光叶,需分2~3次进行,摘叶时要保留叶柄,尽可能保留叶功能。解除纸袋后5~7 d进行转果,也分2~3次进行。转果要在阴天或傍晚进行,以免发生日灼。

8 铺银色反光膜

在苹果摘袋后的几天里,于树下铺好银色反光膜,667 m2铺设400 m2左右。需要保持膜面干净,增加反光量,以增加树冠1.5 m以下果实的着色。只进行摘袋、摘叶、转果,而不铺银膜,果实不会全红,萼洼处还是绿色的,果品档次上不去。采前将反光膜收起、洗净、晾干,以备下年使用。

作者邮箱:617413347@qq.com

10.19440/j.cnki.1006-9402.2016.05.028

猜你喜欢

摘袋果面花后
花前渍水锻炼调控花后小麦耐渍性的生理机制研究
增施磷肥对冀东平原强筋小麦花后干物质积累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基于花后累积地上生物量比例的冬小麦动态收获指数估算
昼夜温差大要防果实破裂
晚熟苹果摘袋五忌
葡萄日灼病的发生与防治
蜗牛:造成猕猴桃采前果面污渍的“真凶”
苹果摘袋前后注意防治病害
苹果品质要提高 花后追肥很重要
苹果摘袋前后注意防治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