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营林技术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作用
2016-03-09任晓东
任晓东
(印江县林业局 贵州印江 555200)
浅析营林技术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作用
任晓东
(印江县林业局 贵州印江 555200)
新时期,保护森林资源,加强林业有害物的防治,不仅能够有效平衡我国生态资源平衡,而且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中,可以通过营林技术加强预防和管理工作,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控制有害生物的滋生。对此,本文将详细探究营林技术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营林技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作用
引言
营林产业中,对于有害生物的防治至关重要,对于促进生态平衡以及林业资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必须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方针。
1 常见的营林技术
林业生产是主要的营林措施,其全过程包括种苗、造林、抚育、收获等多种活动。营林技术指的是通过一定的人工干预和管理方式,采用科学合理的办法,提高林业生产的成长水平和效率。目前,常见的营林技术主要有筛选并推广优良树种;适地适树,优化树种;营造混交林,改变林种结构,实施科学化育林,有效避免林种的单一化形式;除草、灌水、施肥和修剪等抚育措施;合理封山育林、修枝抚育等措施;禁止乱砍滥伐,保护林业植被多元化。
2 运用营林措施防治林业有害生物的意义
在营林生产中,对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包括病虫害防治、病虫害防治、人工捕杀、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其中,营林技术是防止有害物的根本举措,通过采用符合实际需要的营林技术,能够保证树木能够健康生长,抗病虫害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在抵御天敌、有害微生物方面都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除此以外,通过修剪枝叶、适量施肥、浇水、除草等方式,能够有效改善植物的抗病虫能力。根据调查现实,不同的树种对于病虫害有不同的抗性,因此,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采用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选择抗病虫能力强的树种,有效防控森林病虫害。
3 常见的营林技术
在林业生产中,营林技术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最主要、最根本的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内容:①通过使用先进的生物工程技术,选育出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树种,并大力推广;②根据林业所处地域的不同,选择适合生长的树种,并科学合理的设置种植密度;③尽量采用混交林营造的方式,坚持科学育林,尽量避免林业树种单一化;④选择没有病虫害的壮苗进行造林;⑤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除草、灌水、施肥、修枝等方式加强林木病虫害防治,并且采用先进的育林技术管理幼林,促进植物快速生长;⑥对于已经发现的病虫害威胁及时清楚,积极改善林业生产卫生环境;⑦禁止乱砍滥伐,促进林业植物生长。
4 营林技术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中的作用
4.1 采用先进的防治策略
对于林业生产中,有害生物的防治工作,必须坚持“健康森林”和“森林保健”的理念。另外,防治过程中,还应该坚持四个转变:①由重除治向重预防转变;②由治标为主向治标兼治本为主转变;③由一般防治向工程治理转变;④由化学防治向生物防治转变。
4.2 提高林木免疫力
优良的树种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较强,而且同一树种的不同品系的抗病虫害能力也有所差异。对于不同的地域环境,首先要详细了解当地的气候特征,并且在培育树种方面,加强基础研究、基因工程和细胞工程等科学技术,提高树种的抗病能力。另外,还应该在造林树种上尽量采用优良的壮苗,发展适合在当地环境生长的树种。
4.3 加强植物检疫工作
植物检疫工作是预防森林植物受到危险性高的有害生物的关键举措。具体可以采用划分疫区的方式,对疫区及时封锁。与其同时,还应该积极调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加强检疫工作,确保森林植物能够健康生长,尽量避免病虫害威胁。
4.4 适地适树
近年来,扩大森林资源的主要方式是人工造林,人工造林通常以纯林为主,而纯林与混交林相比,更具有优势:①混交林树种比较多、生长环境比较好,能够有效抑制很多病虫害以及病菌的繁殖。②在复杂的环境条件下,很多病虫害的天敌逐渐增多,而且很容易招来很多益鸟益兽,因此,营林混交林的林业有害生物与纯林相比,数量较少。①很多病虫害需要寄生在两种植物或者两种以上的植物上进行生活和繁殖,在营造针阔混交林时,可以在周边种植一些花灌木,为病虫害的天敌提供食物来源。②混交林对于不良气象因素的抵抗力较强,能够充分利用外界环境的条件和树种之间相互促进的有力条件,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促进林木生长,提高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
通常情况下,混交林的类型有两种以上的乔木树种混交型、乔灌木混交型、主要树种次要树种和灌木混交的综合混交型。营造混交林的配置方法有行间混交、块状混交、株间混交、植生组混交等。通过营林种植的时间证明,并不是任何树种混交种植都是有益的,如果混交林类型配置不合理,则不仅会抑制树种的生长,而且还会导致有害生物更加严重。因此,必须详细研究当地的地理环境,在营造混交林时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注重实效的原则,易乔则乔、易灌则灌、乔灌混交,种植适宜本地区生长的模式,小面积种植纯林,大面积小班混交,混交方式选块状混交、主要树种次要树种和灌木混交的综合混交型。
4.5 选择良种壮苗
在林业生产中,不同的树种的病虫害抵御能力有所不同,而且对于统一树种的不同品种,其抵御病虫害能力也有所差距。因此,适地适树至关重要,必须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加强选育工作,选择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树种。另外,在混交树种的选择上,还应该根据不同的地域条件,采用合理的混交方式。
4.6 设置隔离带
在营林过程中建立隔离带,可以控制林业有害生物自然传播。大部分林业有害生物都有迁飞的习性,容易发生扩散,尤其是食性单一的害虫。通常情况下,幼虫期的食量较大,如果发生食物缺少,就会转移到附近找寻寄主觅食。但是,由于幼虫的生理特性,其无法进行长距离转移,而隔离带可有效阻止这类幼虫成功转移到新的寄主。因此,在林业生产中,合理的设置隔离带能够有效避免病虫害的扩散和传播,减少林木受到损害。
4.7 改善林木条件
根据林龄不同,应该定期清除林内的枯死木、病腐木、风折、风倒、雪压木等,避免对树木的健康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另外,还应该砍伐影响林木树种生长的高大草本植物、灌木、霸王树、上层残留木和生长过密时发育不良的林木。除此以外,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树种的组成以及种植密度,保留生长状况良好的树种,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尽量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提高树种对病虫害的抵御能力。最后,还应该保证林下资源植物层有较为良好的生长条件,提高森林物种多样性。
4.8 封山育林
封山育林是我国传统的森林培育的方式,具有经济性高、简便易行等特点,能够快速恢复森林状态,主要有“全封”、“半封”和“轮封”三种模式。通过封山育林,能够提高森林的更新能力,提高森林质量、改善森林结构和林内气候,有利于植物有害生物天敌的繁殖,尤其是对于分布最广的食叶害虫和蛀干害虫危害有重要的控制作用。除此以外,封山育林的植物种类较多,生物多样性也比较多,保持水土能力增强,林分质量提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森林的防御能力和抵御病虫害能力。
4.9 保护害虫天敌
森林中有很多有益生物,例如捕食性昆虫、微生物、益鸟等,主要以林木害虫为食。能够有效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和繁殖,因此,必须采用科学有效的办法保护此类有益生物。
5 结语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系统性较强,必须坚持“预防为先,综合治理”的方针,并且将这一方针贯穿于营林技术的全过程。只有加强对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才能有效保护生态环境,保证森林健康发展。
[1]郭淑霞.邯郸市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现状及治理对策[J].河北林业,2011(01):26~27.
[2]陈义周.宿州市森林病虫害经济损失评估[J].安徽林业,2010(01):184~185.
[3]韩建明.关帝林区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01):69~70.
S763
A
1005-7897(2016)02-0085-02
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