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2016-03-09李雪青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22期
关键词:本院孕产妇胎盘

李雪青

产后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干预措施

李雪青

目的为了预防产后出血,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从而进行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76例产后出血产妇中,56例产妇通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其中宫缩乏力导致出血的产妇47例,占83.9%,胎盘因素6例,占10.7%,软产道损伤3例,占5.4%;20例孕妇经剖宫产产后出血,15例因宫缩乏力引起出血,占75.0%,5例胎盘因素,占25.0%,无软产道损伤。宫缩乏力为阴道产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因;②产后出血原因:包括巨大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双胎妊娠、胎盘前置、早剥以及部分粘连等。③产后出血量500~1000ml 52例(68.4%);1000~1500ml 19例(25.0%);>2000ml 5例(6.6%)。结论产后出血的主要影响因素与孕产妇流产、分娩史、有无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等关系密切,剖宫产手术为难治性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

产后出血原因;影响因素;预防和控制、剖宫产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流血量>500ml。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产妇死亡原因之首[1]。产妇的子宫过于松弛或者分娩时长期处于精疲力尽的状态以及生产时伤口过大均有可能导致出血[2]。经研究相关资料得出,70%以上产后出血的产妇均为宫缩乏力造成,现将本院76例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5年12月在本院住院分娩孕妇共3846例,其中剖宫产1589例(41.3%),阴道分娩2257例(58.7%),发生产后出血者76例,占分娩总数的2.0%。年龄最小21岁,最大45岁,平均年龄(28.94±5.81)岁;孕周最小36周,最大41周,平均孕周(39.56±2.41)周;初产妇54例,经产妇22例;初孕初产28例(36.8%),多次孕产史48例(63.2%)。

1.2 诊断标准 胎儿娩出后24 h出血量>500ml称为产后出血。测量方法:①阴道分娩产后出血量估计:用容积法,即用储血器收集血液。②剖宫产的产后出血量估计:术中用负压吸引器,除去羊水量,及术前与术后血常规血红蛋白对比。

1.3 方法 回顾性76例产后出血产妇的临床资料,对产妇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具体分析产后出血原因,观察孕产结局。

2 结果

2.1 产妇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的原因 76例产后出血产妇中,56例产妇通过阴道分娩产后出血,其中宫缩乏力导致出血的产妇47例,占83.9%,胎盘因素6例,占10.7%,软产道损伤3例,占5.4%;20例孕妇经剖宫产产后出血,15例因宫缩乏力引起出血,占75.0%,5例胎盘因素,占25.0%,无软产道损伤。宫缩乏力为阴道产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主因。见表1。

表1 76例出血产妇不同分娩方式产后出血原因(n)

2.2 产后出血原因具体分析 宫缩乏力62例(81.6%):其中18例巨大儿,占29.0%;产程异常6例,占9.7%;4例双胎妊娠,占6.5%;4例瘢痕子宫,占6.5%;臀位助产4例,占6.5%;2例妊娠高血压,占3.2%;24例其他因素,占38.7%。胎盘因素11例(14.5%):其中1例胎盘早剥,占9.1%;4例前置胎盘,占36.4%;6例胎盘粘连等因素,占54.5%。另有3例产妇因软产道损伤导致产后出血,占3.9%。

2.3 孕产妇结局 产后出血量500~1000ml 52例(68.4%);1000~1500ml 19例(25.0%);>2000ml 5例(6.6%)。发生危重孕产妇抢救上报9例,所有病例经积极针对性抢救均抢救成功。在此资料中,虽然剖宫产产后出血率高于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率,但对于难治性产后出血,剖宫产占6例(66.7%),阴道分娩1例(11.1%) ,清宫术后大出血1例(11.1%),剖宫产膀胱损伤1例(11.1%)。

3 讨论

产后出血、羊水栓塞、妊娠高血压疾病是本市孕产妇死亡的最主要原因[3,4]。本院产科病床50张,分娩量占全市份额5%~7%左右。2009年《产后出血预防与处理指南(草案)》的推出,为我国产后出血规范化诊治确定了方向。各级医院根据实际制定适合自身的产后出血处理流程,以期将产后出血导致的危害降到最低。本院产后出血的首位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81.6%),产妇体质差、精神紧张、产程潜伏期延长、羊水过多、巨大儿等因素均可引发宫缩乏力。子宫强有力的收缩能力丧失后便无法通过收缩及缩复作用对肌束间血管进行有效压迫而发生出血。本院依据指南处理流程,遵寻“先简单、后复杂”的原则,立即补充血容量,积极寻找病因,给予欣母沛注射+按摩子宫、两手加压同时进行宫腔填塞纱条等,对于难治性产后出血需行球囊宫腔置入术、B-Lynch、结扎子宫动脉等对症治疗。第二位原因是胎盘因素引起产后出血(14.5%)。在本次调查资料中,既往有孕产史者48例(63.2%),分娩次数1~4次。表明流产史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多次孕产史使子宫肌退行性变,结缔组织增多影响宫缩,同时宫内损伤和感染机会增加。再次妊娠时,由于底蜕膜发育不良,致使受精卵着床时绒毛附着异常,前置胎盘、胎盘粘连/植入发生率增加,从而出血多。因而加强孕前健康教育,做好计划生育宣教工作,减少计划外怀孕,避免多次人工流产,是降低胎盘因素造成出血的关键。缺乏产检亦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本院属基层妇幼保健机构,承接辖区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近年来每年约接纳6000余早孕建册及登记,目前大连市实施了“孕产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自2012年开始对辖区户口及居住6个月以上孕妇实行免费建卡,部分产检项目免费等优惠,大大提高了孕产妇的孕早期检测率,重中之重是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管理工作,发现高危孕妇早期监测及转会诊,确保宫内转运的通畅,保证母婴安全[5]。此外,剖宫产手术本身即是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本资料可以看出,难治性产后出血,分娩方式为剖宫产的占6例(66.7%),4例宫缩乏力引发产后出血;2例前置胎盘引发产后出血。因此,严格控制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是预防产后出血的重要措施。

综上所述,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较多,应积极识别,采取及时、正确、综合的预防措施,做到预防为主,以期降低发生率,提高产科质量。

[1]滑文美.剖宫产产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调查及干预措施.血栓与止血学,2013,19(6):267-269.

[2]孙霞,高青,贺海晶,等.106例产后出血产妇危险因素及临床干预措施分析.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0):2241-2242.

[3]陆红梅,张卫社.产妇产后出血影响因素调查及综合护理对策.中国现代医生,2013,51(33):47-49.

[4]胡群芳.自然分娩产妇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13,28(13):2053-2056.

[5]陈艳雅.产后出血产妇危险因素及临床干预措施.中外医学研究,2014,21(21):122-124.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6.22.124

2016-10-31]

116021 辽宁省大连市沙河口区妇幼保健院

猜你喜欢

本院孕产妇胎盘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本院急救设备应急库房的建设与临床调配评估的探讨
孕产妇死亡24例原因分析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PDCA循环在降低本院住院药房药品调剂差错中的应用
数据挖掘在学校招生工作中的应用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探讨护理干预在妊高症孕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文房四宝
23例胎盘早剥的诊断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