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网故障诊断及恢复方法研究

2016-03-09姜智红

科技传播 2015年24期
关键词:配网故障诊断

姜智红

摘要 本文以配网故障诊断及恢复方法为题展开相关讨论。首先对其进行了一个整体的概述,并结合我国南方一些城市的配网故障诊断与恢复经验,对配电网故障自动定位系统、自动隔离系统进行了说明,对其功效进行了初步评价。希望通过本文初步论述可以引起更多的关注与交流,同时希望可以为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一些可资利用的信息,以供参考。

关键词 配网;故障诊断;恢复方法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5)153-0069-01

伴随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初步完成与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对于电力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然而较早的供配电系统常因安全性、供电质量等出现各种不间断的故障,怎样才能利用一些新技术,更快速、更为准确的将这些故障及时诊断出来,并为维护与检修提供充足的时间,使电力恢复更为及时,这也是当下应该考虑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更换残旧或过时设备与并进行配网自动化建设,这样才能彻底地解决问题。

1 概述

在电力系统中,可以将配网表述为二次降压变电所低压侧直接或降压后向用户供电的部分网络系统。在一般情况下,所说的配电网指的是由配电所、架空线、电缆线等部分构成的配电系统。其中中性点接地方式可以有效地在系统运行、绝缘、继电器保护方面发挥有效作用。在电力系统中,可以将其分为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与中性点非有效接地方式。但是在llOkV以下的电力系统中,标准并未统一,因而需要利用综合评价才能得出较为接近的结果。还有一种小电流接地系统,在各方面都有可靠的安全保障。

在我国,由于近些年来的供电网络、配网改造等工程,配网的自动化程度有所提高,即使在较为落后的地方,也做了较好的预留工作。无论如何,庞大的电网系统中,对于故障的查询与处理不及时,不但会出现危险,而且会给用户带来诸多不便,随着技术的更新与发展,电力部门也应用自动化与网络技术进行了一些故障检查的技术更新,而且在综合性的技术应用方面有了较大改善。比如,通过GPS、GIS、RS技术的联合应用实现有效的定位、信息传输与远程控制等;在馈线隔离自动化系统中,也有了较大的进步,尤其是在我国一些南方城市的应用,给配网改造系统提供了新的契机与动力,而且对于故障的明确定位,区位更加准确,对于故障的处理也更为便捷,这种隔离自动化系统,对于未来配网的全面化自动化普及有着重要的价值与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与探讨。

2 配电网故障诊断及恢复方法

据调查得到的结果显示,配电网频发故障是导致集中于电力系统的实际运用之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由此,影响了电力系统的正常运作。通常的做法是,通过设置断路器,使其在故障出现时,利用断路器进行跳闸,达到保护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目的。从问题来看,断路器运用,会出现超级跳闸、多次跳闸,因此会形成对故障判断的因素之一,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主要是利用馈线开关,对其进行负荷开关安装,结果是,依然存在利与不利的因素存在,比如会因此导致“失误停电”,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影响。

2.1 配网故障自动定位系统分析

结合某市配网实际情况,对配网故障自动定位系统进行分析。从构成方面分析,较为简单,如故障指示器、配网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系统、信息处理单元、数据转发系统以及用户监控主站。若遇故障,就可以通过其中的设计与系统设置,自动启动故障指示器,以无线调制编码信息的形式进行信息传输,经数据处理与转发系统的解调、解码,最后可以把信号传送到计算机,再经过一系列的运算后,定位故障点,通过配网地理信息系统找到故障地点,从而进行警示,工作人员接收到警信号,即刻赶往故障点进行查询并对故障排除。

2.2 配网故障自动隔离系统

发现故障的及时性、有效性是自动化后的配电网络的主要优势,避免了传统时期的人工查询的时间长、浪费大等特点。虽然从其特征分析,这种自动化的配电网络投资较大,但是从长远的利益与结果来看,具有非常大的价值。自动化使定位故障点可以及时暴露,多重保护的设置,可以使其更好的得到故障判定,本次讨论以继电保护及配电自动化结合的配电网络为主,所选用故障定位判定方法,使得对其处理更为及时,更加有效,并且可以进行断电后的隔离处理,大大减少了因故障带来的不便。

从结构方面看,馈线自动化开关基本的结构是在线路上进行自动化负荷开关的安装,其中还需要在馈线自动化负荷开关与变电站之间或者两个开关这间安装带时限保护馈线出现断路器。在故障的隔离过程中,首先是断路器断开,经过5秒的时间后,出线开关又会重合,从而给线路前段送电,再经过21秒的时间,也就是说,在15s的重合闸充电时间时,给永久性故障的第二次跳闸重合闸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可以使第一个开关在压后延时并自动合闸。经过两次断电器跳闸,开关在失压状态下的断开、闭合与闭锁。

3 应用效果

电力行业危险性高,成本高,因此一方面应该注重建设时的质量,另一方面应该注重对其质量的维护,对各种危害因素的排解。在防雷与接地技术方面,对大方向上的设备、人员、技术配备等都比较有力,主要问题应该集中于分类方面,应该对细节问题加以区分,这样更易于使具体问题得到具体解决,也可以做到防微杜渐。从南方某城市将自动定位系统、自动隔离、恢复系统应用并投入到实际的lOkV配网中进行使用的经验来看,效果良好,一方面减轻配网线路巡检人员的工作强度,另一方面,将查找故障的时间有效缩短了,而且可以准确、迅速的将故障区间与位置标示出来,进行通知,安全可靠,为排除故障节省的时间,尤其是自动化的隔离,可以避免恶劣天气造成的破坏,也可以有效的为用户提供正常的用电,并为修理工作提供了充裕的时间,而且减少了事故发生率。比如架空往往会与电缆混合构成线路,所以应该对于线路结点的阻抗进行测量与区分,通常来讲,由于不同的原因会使入侵的雷电波在此发生反射,而且会由于次数的增加,因波峰叠加而产生电压过过入侵电压,此时应该根据规定的计算公式对其中的结点的折射系数进行运算,并根据行波经过电缆长度时所需的时间来,计算出某结点的电压,根据具体的数据值可以来设置相应的避雷器。从北方城市的建设,以及全国性的电网改造工程的初步完成来看,自动化的供电网络与配电网自动化建设是大势所趋。所以,在偏远的地区与发展较为落后的市区,都留有足够的可供发展的预留准备。

4 结论

总而言之,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在物质需求方面与精神价值方面也在不断的进行适应与改变,因而,应该坚持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利用一些新型的技术,提高对配网的诊断与定位,及时恢复电力供应,促进配电自动化发展,以此提升配网的整体水平,推动我国配电网改造升级的进一步深入化,可以减少因电网故障造成的安全事故,为检修与故障排除提供足够的时间。

猜你喜欢

配网故障诊断
有源配网后评价指标体系及其综合评价方法
冻干机常见故障诊断与维修
配网精益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践探究
基于量子万有引力搜索的SVM自驾故障诊断
因果图定性分析法及其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基于LCD和排列熵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基于WPD-HHT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高速泵的故障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