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发展推动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
2016-03-09谭军
谭军
绿色发展成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的五大发展理念之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全面重建生态时代。目前,苏南各市正在全力推进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试验区、区域创新一体化先行区,也必然是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示范区,绿色发展将贯穿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全过程、各方面。
绿色发展是示范区建设的基本理念
破解发展瓶颈,厚植发展优势,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既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更要始终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一是示范区建设需要实现三大转型。这三大转型分别是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型、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旧工业革命产业体系向新工业革命产业体系转型,无论哪一个转型,碧水蓝天都将是发展底线、绿色发展是重要新增长点、生态资源是重要生产要素和消费品。以第三个转型为例,世界各国正掀起以节能环保、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新一轮工业革命,抓住新工业革命机遇攸关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成功推进,如何抓住机遇?关键在于深入挖掘“技术创新红利”、“经济全球化红利”和“生态文明红利”等创新红利,以“绿色能源”、“数字制造”和“智慧地球”三大动力支撑创新驱动。由此,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培育出的必然是创新经济、绿色经济,成功探索一条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成为重要任务。
二是示范区建设受到一系列生态法律法规管制。例如,《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将太湖流域的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和丹阳市的全部行政区域按照与太湖湖体及河道的距离划分为一、二、三级保护区,规定了许多太湖流域禁止和限制的产业。《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在全省划分了15种生态红线区域类型,红线内划分为一级管控区和二级管控区,二级管控区以生态保护为重点,严禁二级管控区内有损害主导生态功能的开发建设活动。苏锡常大量国土属于二级管控区,以无锡为例,无锡市省级红线生态保护区域占国土总面积的28.7%,达1327.34平方公里。上述管制表明,离开绿色发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将寸步难行。
以构建“四大体系”为主线推动绿色发展
科学合理的生态布局体系。应按照《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规划纲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长江经济带建设等相关要求,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根据环境承载力,对产业发展进行总体设计或布局优化,推进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围绕节地、节能、节水、节材和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进工业园区绿色改造,发展绿色产业,壮大绿色企业,打造绿色基础设施,促进园区废物交换利用、能源资源梯级利用、污染集中治理。
循环低碳的生态经济体系。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把“绿色化”融入到工业、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的始终,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发展绿色农业体系,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实现农产品安全、生态安全和资源安全。构建绿色工业体系,推动整个工业生产过程绿色化。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实施“中国制造2025”,重点培育和发展低水耗、低污染的新兴产业,科学布局节能产业、先进环保产业、应急产业,鼓励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培育环保装备制造业,加快推进重大节能环保装备产品产业化,推进环保装备技术创新,完善环保装备标准体系。创建绿色服务业体系,加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大力发展节能服务产业、环保咨询服务产业。培育企业成为绿色创新主体,推动环境技术和能源技术研发。引导和鼓励企业建立绿色技术研发机构,把握绿色领先技术发展趋势。
集聚人才的生态人居体系。创新需要集聚企业家、创新创意创业者、研发人员和管理人员等高端人才,为此,要以吸引和培育高端人才为中心,以人的生活居住和创新创业需求为尺度优化城市人居环境和经济活动。良好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公共空间和成功企业能够吸引高端人才,高端人才又能带来更多的高端人才。推动城市绿色化,深入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工程,推动低碳试点城市建设,推进绿色城市、绿色镇村发展。推动城市国际化,实现经济国际化、文化特色化。推动城市文化化,重视自然遗址、文化遗产和历史脉络保护,强化特色文化展示,鼓励各城市发展文化产业,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城市创业化,推进俱乐部、酒吧、茶馆等集聚和创客空间发展,为创新创意创业人才提供公共交流空间;盘活办公楼宇,聚集相关产业联盟、创业服务机构,发展一批具有智能化硬件和人性化软件的新型创客空间;重点培育创意设计、金融保险、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专业咨询策划、广告会展等新兴服务机构,打造创新创业服务体系。
系统完整的生态制度体系。绿色发展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系统设计。应以创新创业为中心,修订生态文明目标指标体系和考核办法,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指标纳入各级党委、政府考核评价体系。积极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建设,推行环境污染责任强制保险制度。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完善污染物排放许可有偿使用和交易、区域环境资源补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各项制度。
多措并举支持示范区绿色发展
建立多元化的绿色发展投融资体系。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通过财政直接投入、税收优惠等多种财政投入方式,增强政府投入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实现税收政策资源的集中优化配置,在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绿色产品设计、可再生资源回收系统等绿色产业领域出台税收优惠政策。在绿色建筑、绿色交通、新能源、机电设备再制造、废旧物资再利用等方面积极实施绿色产业补贴,促进社会资本对绿色产业投资。健全以风险投资为主体的绿色产业融资体系,鼓励绿色科技企业在创业板市场上市。探索排污权抵押融资模式,拓展节能环保设施融资、租赁业务。运用业主招投标、项目经营权转让、BOT等方式,推进生态项目市场化。加大政策创新力度,探索发展碳资产、碳基金等新兴环保金融业务。
完善有利于绿色技术创新的采购制度。政府采购可创造扩大绿色产品和服务市场空间,是激励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渠道。为此,政府要制定完善包括绿色产品和服务的认定标准、认定机构和产品服务清单等在内的绿色采购制度,优先采购和使用符合绿色认证标准的产品。建立涵盖政府采购信息、采购程序、招投标结果、监督结果、质疑投诉结果在内的政府采购信息披露制度,保证采购的透明性。完善政府绿色采购监督制度,设立监督机构,建立政府绿色采购制度的绩效评价机制。
构建立体化的绿色教育体系。构建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位一体的绿色教育体系,引导树立绿色发展、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法治、绿色科技等新理念。强化生态文化宣传,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绿色社区、绿色企业、绿色校园等各种形式的生态文明建设行动。重视生态文明教育,鼓励引导市民群众自觉关注生态、主动投身环保,把生态文明、绿色发展融入教育体系。推进绿色消费,鼓励和引导市民购买节能、节水产品和可再生利用产品。推动绿色食品生产和认证,高标准严要求进行环境标志认证,受理绿色消费投诉。
(作者系无锡市委党校教授)
责任编辑:金 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