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歌曲既是音乐又是文学

2016-03-09张瑜

人间 2016年3期
关键词:歌曲文学音乐

张瑜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论歌曲既是音乐又是文学

张瑜

(驻马店职业技术学院艺术系,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要:“词”和“曲”结合在一起组成了一首完整的歌曲,词、曲这两种情感叠加起来,便成就了歌曲。本文论述了歌曲既是音乐又是文学这一观点。

关键词:歌曲;音乐;文学

音乐是文学思想的拓展和延伸,文学又是对音乐艺术的解读和诠释。作为两种不同却又十分相近的艺术表现形式,我们常常能从文学作品中感受到字里行间的音韵美,又能在音乐的律动中,通过听觉感受对文学形式加以解读和诠释,感受文学的哲理性思想。不仅如此,音乐和文学有很多时候还是被结合在一起,统一在某一个新的艺术作品之中,例如歌曲、电影、广播影视作品等等。“词曲联袂亦为歌”。音乐和文学水乳交融、完美结合,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艺术形式恐怕非歌曲莫属。

歌曲,顾名思义是由“词”和“曲”两个部分组成的。词是歌者“说”的部分,它也是文字的,文学的;曲则是乐曲,它当然是音乐的。

词是歌曲作品的基础,它饱含着词作者的情感,是词作者对人生的一种感悟。一首好的歌曲,歌词基本上都是优美的诗歌,动人的故事,富有哲理的人生真谛等等。而乐曲,则是曲作者在理解了歌词深刻内涵的基础之上,加上自己的情感并以音乐的形式极力烘托、升华表现歌词的进一步情感表达。使歌曲的文学表达得以拓展和延伸,从而达到传导情感、烘托意境、深化主题、增强歌曲感染力的目的。词、曲这两种情感叠加起来,便成就了歌曲。

尽管歌曲是文学和音乐相结合的产物,但它更多的具有音乐的属性。因为歌曲的主要传导方式是声音,人们多是用听觉来感知它的。仅有谱面上的歌曲,还不能算作是一首完整的、具有生命力的艺术作品。谱面上的歌曲创作完成以后,必须要被人演唱,成为有声的艺术形式才能使其最终具有鲜活的生命。

演唱,则是演唱者在理解了词、曲的含义和情感,甚至歌词的历史文化背景之后,再加上自己对歌曲的诠释和情感的表达,给歌曲注入新鲜的血液和生命的活力,使其成为一个灵动的艺术作品。

那么到这里,我们是否可以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歌曲中文学部分(即歌词),音乐部分(即乐曲),以至于演唱,这三者结合的本源在于一个“情”字。反过来说“情”为三者结合的平台,也正是因为这个“情”,歌曲中的文学和音乐才真正做到了相互融合,合而为一。

我们可以以《小河淌水》这样一首大家十分熟悉的艺术歌曲为例来具体分析一下。

《小河淌水》是黎英海根据云南民歌改编的艺术歌曲,它的歌词和旋律基本是按照民歌原来的风貌保留了下来,而钢琴伴奏部分则是作曲家后来编配的。其歌词借月光,流水和清风,表达出妹妹在月夜的深山里,盼望阿哥前来相会的无限柔情。歌词描写的画面和意境十分优美。如果尝试着把歌词作为一个诗歌小段来朗诵也相当不错,我们可以从它文字的节律中,从它的平仄四声中,从它的抑扬起伏间感受到一种音韵的律动,再加上其中“阿妹”的那种情感表达,可以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种音乐性的诉说。可以说,这首歌的歌词本身就已经是具备较强音乐性的文学作品了。

我们再来看看这首歌曲的乐曲部分:《小河淌水》是一首云南民歌,是音乐工作者到云南采风的时候发现、记录并改编的。因此,这首歌的旋律和音调极具云南地方特色。

在谱例上我们可以看到,《小河淌水》运用了中国五声调式中的羽调式,这也是作曲家在整理编配的时候进行的适当调整。歌曲的旋律紧紧契合了地方语言文字的声腔音调和语句的抑扬顿挫。由于旋律和歌词的完美结合,使这首歌的旋律十分贴切地符合了歌词中蕴含的音律,升华了原来那种简单的吆喝和呼喊,满足了人们的审美情趣,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这首歌的旋律是具有文学审美性的。当然,表达情感是每一首歌曲的必然,正是因为有了旋律的牵引,“阿妹思念阿哥”的情感在这首歌曲中才得以更好的表现和升华。

在伴奏的烘托引导下,歌者首先唱出“哎——”。在相同的音高上唱出一个四拍的长音“哎”,实际上就是阿妹对阿哥的深情呼唤。这一声呼唤在演唱时做了一个渐强过渡到渐弱的处理,用以充分强调阿妹呼唤阿哥的内在感情。

第一句“月亮出来亮旺旺”,除了在旋律上切合了歌词的语言音律之外,还在节奏上、语气上进行了处理:如“月亮出来”这四个字都是用的八分音符,非常匀称。而到了“亮旺旺”却突然嵌入切分节奏,同时还将“亮旺旺”三个字进行模拟重复演唱,扩充了原来的乐句,使“亮旺旺”三个字得到强调,进一步深化了“深山月夜”的意境,为下面的述说做好铺垫。

第二句“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旋律的前半句是对第一句的延续,起到承接的作用,后半句则使用声音阶的下行进行,仿佛是阿妹的一声叹息。

第三句“哥像月亮天上走”是阿妹在心目中对阿哥的一种描述,而音乐上则完全重复第一句的音调。

接下来阿妹对阿哥的呼唤则是全曲最重要的部分,也是作品的点金之笔:“哥啊,哥啊,哥啊——”阿妹对阿哥的三声呼唤,一声比一声迫切,一声比一声深情。音乐上配合歌词的情绪,安排了十分巧妙扩充模进。以切分节奏强调语气,层层递进,一次比一次扩展,一次比一次强调并加重语气。实际上“月亮出来亮旺旺,想起我的阿哥在深山”这两句的旋律是云南民歌的原始形态,且相对比较完整。“亮旺旺”的重复模进不仅在音乐结构上起到了上下对仗的作用,使乐曲结构更加完整,同时也恰到好处地深化了歌词的意境。第三句和第四句“哥像月亮天上走,山下小河淌水清悠悠。”完全重复第一句和第二句的旋律,只是在两句之间嵌入“哥啊,哥啊,哥啊——”的呼唤,在音乐结构上起到“转”的作用,最后的“山下小河淌水轻悠悠”仍然沿用歌曲中第二句的旋律,及传统民歌中的“下句”作为结束,即音乐结构中的“合”非常贴切,同样也有比较强烈的终止感。

第二段的前两句基本上还是写景,写心情。但是相比较第一段更进了一步。清风吹过带去了阿妹的心声,哥哥啊,你可听见阿妹对你的呼唤?你可知道阿妹对你的思念?结尾的“哎,阿哥——”旋律上先是一个二度下行,然后是五度的上行跳进并作了渐弱的处理,非常准确地表达了阿妹在深切地思念阿哥以后,心中对阿哥那一丝欲述还羞的幽怨。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歌曲中文学和音乐的紧密融合,二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作曲家在音乐创作上,根据歌词中特定的场景和情感,充分考虑地域色彩,民俗风情,语言习惯,最大程度地以音乐的形式烘托、展现这种具有一定指向性的情景,充分调动个人情感和作曲技法,将音乐与文学完美地结合起来,融合起来,统一起来。将受众带入音乐与文学联袂营造的完美意境之中。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74-01

猜你喜欢

歌曲文学音乐
我们需要文学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圣诞音乐路
甘肃文县白马藏族文化的艺术特色
初中英语课前热身活动
论通俗歌曲演唱中的情感体现
浅析歌曲在法语教学中的应用
音乐
我与文学三十年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