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怀在所寄 书画乐推求
——贺文龙书画散谈
2016-03-09祝振中
文/祝振中
高怀在所寄 书画乐推求
——贺文龙书画散谈
文/祝振中
贺文龙
又名贺文荣。现为西安美院国画系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2001年师从李乃龙老师研修唐宋诗词,同年师从张景鸿先生修习写意花鸟画,后获文学硕士学位;2004年师从著名书法家、书画理论家陈振濂先生研习中国书法篆刻,后获得书法学博士学位,2011年师从当代大写意花鸟画领军人物张立辰先生修习写意花鸟画,2013年考入中央美院,攻读美术学(花鸟画创作与研究方向)博士学位,导师为张立辰先生,2016年6月获美术学博士学位。
贺文龙为中国首位获得美术学(写意花鸟画)和书法学双博士的艺术家,承继书画大师吴昌硕、潘天寿、沙孟海的书画法脉,被认为中青年艺术家中“学术型”“学院派”的代表艺术家之一。
书画自古为雅人雅事,所谓“轩冕才贤,岩穴上士”,其“依仁游艺,探赜钩深,高雅之情,一寄于画”。即便世风如今日,书画几成显学,以至于八风所向,贤愚皆能,然画品之辨无论如何是仍未过时的。“道成而上,艺成而下”,大抵技艺易能,而“进道”殊难。即如书画所讲求的“气韵”,因其“玄妙”,也往往以“非师”目之,董玄宰直言“必在生知”,其真不可师耶?乃言别无他师,惟师心内修而已。所以,“逸、神、妙、能”四品之分,虽从技艺而言,又绝然超乎技艺之外。至于雅俗,则自在不言之列矣。
吾友贺文龙,长期志学书画,既能幼承家风,复能依性砥砺,养就了对于笔墨的敏锐秉赋。但他的进学路子又是异于常人的,他不是径学书画,从一般意义上的素描色彩等学院功夫入手,乃至临摹写生,规行矩步,直到进入创作的样相。他则是从传统文化入手,层层入境,步步进阶,积学致远,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惊羡他的画品之高时,我们才恍然发现,他其实走了一条直指峰顶的“古道”。
之所以称为“古道”,是因为历代大师几乎十之八九走的是这样的路。个中原由,我想大家是心知的:中国艺术从根本上说是“养”就的。风格也罢,技术也罢,乃至人品、境界,如果不是长期地在传统文化中陶养,其高度是十分有限的。这样的例子俯拾皆是:苏东坡才略盖世,词采风流,寄意书画而自成高格;黄公望志业修道,旁通音律,晚年放浪湖山而画境乃成。至于金冬心六十画竹,吴昌硕中年学画,齐白石衰年变法……其学养既深,境界已成,为书为画不过借题而已,焉有不高之理?
当然,格趣再高,仍须着物,所谓“有道而不艺,则物虽形于心,不形于手”。才高如坡公,尚且有“心手不相应”之叹,则技艺之修岂可稍忽哉?好在今人之重技艺已成共识,尤其院校教育,于此功莫大焉。然技艺之要端,又不可不明辨。
中国画之技艺,亦无外乎造形与笔墨。中国画所言造形,即“形影”之形。笔分疆界,墨取阴阳,董其昌所谓“下笔便有凹凸之形”,其“悬解”处,大约正是以心使笔、以笔触物的中国画造形之关键。至于笔墨,则容量更大,除了状物之“形”的功用,那来自书法的意韵,更是画中高妙处,自古“书画本来同”,此语画人尽知,而其中酸咸处,也只能是“如人饮水”了。
贺文龙先前已是书法博士,在书法篆刻上积功甚深。他的书法笔致婉活、结体开张,线骨韧健而气势周融,细微处可见放逸才情与峥嵘气格,其得力于山谷老人处尤多。在他的画中,书法用笔转换得十分自然,这大约除了悟性,仍与他进入绘画的路子大有关联。如他画册中双勾的水仙、菊花,以及梅花、紫藤等,书法笔触中显见一种笔锋触物的情致,于顿挫提按中,物的生动之意跃然而出,确是“六法”通于“八法”的明证。他的一幅荷花,干笔淡墨处益见沉厚之意,积点随势繁简,似无而有,深得笔墨三昧。
贺文龙书画优入传统的关捩在于“心性”,古人曾将书画比为“心印”,以为书画之作出之灵府,明心见性,所以又有“心画”之喻。如此,“心体”就成了其间的出发与归依之所。他迷恋传统文化,见道既早,用功又勤。于三教坟典无不涉猎,尤其对佛教净土宗深有信解,对《周易》之理亦有心悟。他还旁及诗文、医理,处处以心体证自然之道,以修身为本,践行圣贤之训,则“心体”之基可谓厚实,其日后之前程亦可以想见矣。
贺文龙的综合修养于题跋中已初闻馨风。如题《梅花水仙》:富贵神仙何处是,漫卷诗书闲看山。又:神仙不问人间事,独得空静自逍遥。题《牡丹》:吾为牡丹写真,常书富贵君子,多以萧疏淡远之笔为之。牡丹何必富贵态,萧简亦可传其神。题荷花则有:洗尽铅华人未识,参到人间第一重。如此等等,可谓随手珠玑,互映相得。
当然,文龙兄正处于学业上进期,他的创作还远未达到他设定的目标。从他的近作中我们也更多地看到了前贤的影子,如吴昌硕、黄宾虹、潘天寿等大师的影响,这是不必讳言的。在昔恽南田曾有画跋,曰:“作画须优入古人法度之中,纵横恣肆,方能脱落时径,洗发新趣”,此言极是。然而随园老人另有与此意境略同的一句话,云:“不学古人,法无一可。竟似古人,何处着我。”显然,随园先生重语在后。才高如文龙兄,虽不在此语之限,亦不妨以之作为早立面目的勉励之词,不知吾兄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