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一体化须注重效益、效率
2016-03-09陈功
陈功
2015年11月,“十三五”规划出台,“京津冀协同发展”被写入规划。当前,京津冀一体化走上了快车道,由“首都经济圈”的概念开始,涉及京津和河北省11个地级市,区域面积约为21.6万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为1.1亿人,其中外来人口1750万。
表面看,这是庞大的数据和市场。京津冀三地加在一起,差不多相当于欧洲的英国,有24万平方公里的面积以及6000多万人口,但一比较经济数据,就会发现巨大差距。京津冀三地2011年的经济总量是5.2万亿元人民币,差不多相当于8253亿美元;而英国同年的GDP总量则达2.4万亿美元,可见,京津冀加在一起只相当于英国GDP总量的34%。所以,1+1+1不等于3,简单做加法也不一定就能带来理想的市场空间和经济增长。
那么究竟该如何看待京津冀一体化的前景呢?关键要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本质动力来分析和判断。
首先,必须明确区域经济的本质动力是产业重组。对于京津冀一体化,很多人认为是一个空间问题,过去摆在北京的产业和企业,往河北和天津一放,区域经济就发展了。于是,甚至出现了“开单子”的现象,即河北和天津向北京提交一个清单,我们这里有多少开发区“还空着”呢,北京帮我们把这些开发区填满了,就是京津冀一体化了。
应该说,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
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一种对效率的追求,只有产生更大的效益、更高的效率,区域经济才能健康、持久地发展。区域经济的确会有资本的输出,会导致项目的发生和落地,但这些都是建立在效益和效率的基础之上,没有效益和效率,这样的区域经济不会有发展,只会有矛盾,特别是更深层次的矛盾,更有甚者,会将原本存在于一地的问题,扩大延伸至整个区域,变成更难解决的区域大问题。
所以,京津冀一体化要想成为区域经济的典范,就必须注重效益和效率,没有这个作为基础原则去构思和设计区域经济,必然会在实际执行过程中碰壁,使得良好的初衷和理论上的可行性,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放空,甚至制造出区域性的更大矛盾。这不仅仅是京津冀三地面临的挑战,也是国内其它区域经济发展所应该遵循的原则。
其次,区域经济是从“硬”到“软”的过程,制度是区域经济的核心。区域经济往往涉及大型经济计划,这种大型计划的实现,不是简单的产业问题,也不是企业问题,更非项目问题。一个地方的产业发展或萎缩,都有其内在的规律。搞得好,有搞得好的原因和背景;搞得不好,也有搞得不好的原因和背景。要解决这些问题,不在于产业、企业和项目,而在于环境中的制度设计和体制的改革。
中国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吸引了大量外国资本和项目落地,但这只是开始。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引进了大量成熟的制度,让中国的制度环境实现了与国外商务环境的成功接轨,更大规模的外资进入中国,产生出所谓“中国制造”。全球市场的规律是这样,区域经济也如此。甚至可以说,区域经济本身就是一种制度体系的商务环境概念,而非一种大型经济计划。
第三,区域经济是以效率提升为总目标。现在的区域经济概念有被泛化的趋势,这样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尤其不利于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实际是一种效率提升,正是因为有助于产业通过重组实现效率提升,所以产业和企业存在重组冲动,在一个空间重新配置资源,进而实现区域经济的增长。这样的过程是不能被简化的,效率是区域经济追求的终极目标。如果在一个区域中,产业不能得到更佳的效率,成本更高了,制造更麻烦了,那区域经济的发展是不可能取得真正进展的。
所以,区域经济的发展、大型经济计划的实现,顶层设计者必须坚持效率优先的原则去设计各种政策,然后利用政策来刺激、激励产业和企业,在空间上实现产业重组。如果反过来,希望通过产业和企业的到位,自然地实现区域空间上的效率提升,是不切实际的想法,也是对区域经济的一种误读。
中国经济加入世界市场的时候,的确是一穷二白的,政策环境也不理想。但不要忘记的是,中国当时拥有世界上最便宜、最勤奋的劳动力,有着世界上最愿意配合商界努力的一大批勤奋官员。这就为产业和企业的效率提升创造了条件。换一个角度看这个问题,如果当时没有中国区域所提供的这些条件,延续了世界产业的竞争力,像戴尔、耐克等公司可能更早就要破产或是重组了。所以,中国的改革开放帮助了世界的产业,世界的产业也帮助了中国走出短缺经济,这是相对客观的评价。而这一切,都是以效率为总目标实现的。
就这些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看,京津冀一体化的设计和规划要避免过于匆忙和急迫,否则今后进行调整在所难免。而国内其它地区的发展尤应以京津冀一体化的得失为经验,及早做好环境制度设计,只有政策走在产业和企业的前面,区域经济的大型经济计划才可能成为成功而卓越的区域开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