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与心理学的辩证关系

2016-03-09邹明君

少林与太极 2015年10期
关键词:心意太极拳变量

邹明君

太极拳运动主旨——调节人体内在潜能,激发身体正能量,祛病强身,以自身的意气力为导引强健体魄。就是说,太极拳讲求的是内在意念,以神意为契领,这也是太极拳区别于其他拳种的根本点:舍己从人,不丢不顶,阴阳开合之间,重内意不重外形。在太极拳修炼过程中,全身心的放松、气沉丹田,有助益练功;浮躁、逆气,有形无意都不是太极拳的精髓。

太极拳连绵不断、势断意不断等心意方面的训练方法有助于强化人体内器官、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各脏腑等等内环境的生理活性与平衡。

太极拳的维生效果与锻炼功效早为知识阶层和高学历人群所共知。故,练太极拳人士已从早先的头发全白的老头、老太太团体转化为中青年人士,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进步,有识之士越来越意识到太极拳的美好和益处,纷纷参与其中。

太极拳与心理学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作用,是相辅相成又紧密不可分割的。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行为和心理活动的学科。一门科学,大抵不外乎研究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等诸多领域,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人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一方面与神经科学、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总之,心理学似乎与哲学、基因构成、智力水平等机体变量和秉性变量及对行为产生影响的外部环境、情绪变量都有关系。好复杂的心理学!本来心理的结构就很细腻,因为它属于灵魂的东西,也被大家称为心灵(心意)。

切入正题。太极拳是心意拳,通过心意契领,眼神、肢体动作连贯完成的,它强调在一个势子的结束与另一势子开始的起承转合中,定势的停顿中,虽劲力暂断,实则内在的思想、感觉、情绪、眼神等心理活动不间断,它继续让一个动作延续,并由此贯穿太极拳术每一个动作的始终。这种内在的气势、劲力透出的是精神气质,是太极拳最宝贵的东西。它表现出一种强劲有力的韧性,那便是随遇而安、知性、阳光、平和、积极的心态。似柔软的溪水,绵软、平和持续地流淌,却坚韧无比,水滴石穿,持久隐忍。

当我们夸赞一个人有度量,会说他大气、宰相肚里能撑船、胸怀全局、胸襟广阔、虚怀若谷,也有以大海为喻的。说穿了就是包容一切的心胸。有了它,太极拳的沉稳、松柔、虚无将得到很好的诠释。

鉴于太极拳与个人心理素质的关联,国家在训练优秀太极拳运动员时非常注重心理素质的训练,强调运动员的自我掌控、自我调节及临危不惧等综合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大赛前的沉稳、宁静、淡泊心态的训练,从心理上奠定克制强手、藐视强敌的磅礴气势,以及战胜一切不利因素的无畏气概。

中国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太极拳是其中一朵瑰丽的奇葩。每一项运动的兴起、普及必然有它的科学依据,作为它忠诚的爱好者,我们应以科学发展的眼光来催生它的成长,作为一项事业和责任来担当,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这件非物质文化宝贵遗产发扬光大,达到一个全新的理想境界。

(编辑/张震)

猜你喜欢

心意太极拳变量
最好的礼物,最美的心意
新年心意满礼物大搜罗
光影视界
欢愉节日
分离变量法:常见的通性通法
42式太极拳
不可忽视变量的离散与连续
轻松把握变量之间的关系
变中抓“不变量”等7则
陈式太极拳传人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