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行长的表态说了什么
2016-03-08崔鹏
崔鹏
G20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2月26日在上海召开。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当天上午举行了记者会。对于货币政策、汇率、债务杠杆水平等问题,周小川做了还算坦白的回答。也许这些关于央行任务的阐述可以作为人们认知2016年中国货币政策以及宏观经济问题的一个参考。
在周小川的回答中,表述方面最重要的一个变化是,中国的货币政策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的状态,而且如果有必要,还有进一步宽松的余地。这和中国经济决策层2015年的表述中只提到“稳健的货币政策”有了明显的变化。这种变化很可能缘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整体经济增长继续呈现失速状态,并且各经济部门对货币政策有逐渐麻木的趋势。这种宽松在三天后进一步体现,央行宣布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0.5个百分点。
其实央行这些年经常面临着货币两难。有来自国内市场的流动性饥渴,以及美联储加息有可能造成资本外流的压力;也有来自整个经济体杠杆过高的压力。周小川确认,中国的货币政策将更关注并依照国内的经济状 况。货币政策从原来的大水漫灌转向更偏重于市场的价格型体系。市场利率(银行间货币市场)会起到更大的作用,利率的信号也会因此变得比较清晰,不会有较大的偏离。要逐渐建立利率“走廊”。过去利率“走廊”的中间值依赖于基准利率,以后会更多地依靠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所产生的利率,通过各类操作使中间值处于合理区间。
周小川同去年一样,提道央行的工具箱中还有很多“法宝”,不过可以预计,在2016年,央行很可能继续开展降准降息等行动,以扩大市场的流动性。
关于房地产市场,周小川的态度偏于乐观。在比较发达的市场,银行贷款中个人房屋贷款所占的比例为40%至50%,相比之下中国个人房屋贷款所占的比例还比较少,还有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房屋贷款,金融机构(贷款的商业银行)总体审慎性要加强。但在总体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在具体的事情上给予商业银行一定的自主权,让它们自行制定首付比例、贷款利率。监管部门(央行和银监会)同时对银行实施监管。
周小川认为从宏观层面看,中国的经济决策层想把控整个经济的杠杆率,关键还是在于如何应对企业杠杆率过高的问题,另外应把一部分精力用于关注地方政府的杠杆率是否偏高的问题。从总量上来讲,个人消费贷款的杠杆率不太高。
从周小川的话中可以预期,在没有特殊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央行以及其他有关部门会对房地产市场采取促进活跃或者坐等其自动去库存的态度。
但从现在中国超级城市和一级城市房地产交易的活跃度看来,房地产的问题很快就会来临。原因是个人房地产贷款的风险不大。但是随着交易的杠杆放大和中国所具有的金融创新能力,个人房屋贷款的风险很快会上升,也会由于瀑布流效应导致企业杠杆的进一步增 加。
对于资本市场,周小川的表达偏于含蓄—中国有强烈的愿望让股本融资市场更好地发展,但政府不可拔苗助长。
虽然,央行行长并不是证券业务的直接监管者,但他的表态也许可以透露决策层对证券市场进一步市场化所抱有的谨慎态度。这让人联想到,注册制的实施将是一个比想象更加缓慢的过程。
当然,最后要提醒投资者的是,央行这一两年来虽然勤恳努力,但经常有语焉不详的表态(包括周小川本人),甚至出现过一些使市场误解的情况。希望我们央行行长的表态如他所说的利率信号一样清晰。要不然很容易令市场预期迷茫,从而增加整体风险水平和市场参与者的过敏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