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
2016-03-08衡阳市农业机械管理局421001周文
衡阳市农业机械管理局(421001) 周文
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
衡阳市农业机械管理局(421001) 周文
水稻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是改变施肥结构、减少化肥施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的有效方法,也是节本增效的新技术。
一、还田方式
1.低留茬全量还田使用带有秸秆切碎装置的联合收割机收获水稻,并将碎秸秆均匀铺撒于田中,然后进行耕整地作业。
2.高留茬全量还田联合收割机在进行收获作业时,切割留茬高度为15~25厘米,秸秆均匀铺散田中,再进行耕整地作业。或同法收获水稻,仅对局部进行秸秆还田和播种联合作业,隔行不处理的秸秆,让其自然风化还田。
二、工艺路线
耕整地作业的常用机械有秸秆还田机、旋耕机、铧式犁等,作业方式分为旱耕水整、水耕水整和旱耕旱整,各地可因地制宜选用。
1.旋耕机旱耕水整地半喂入联合收割机低留茬收获水稻→秸秆切碎均匀抛撒→撒施基肥和除草剂→旋耕机作业→放水泡田→耙田→水稻机插秧。
2.秸秆还田机水耕水整地联合收割机收获水稻→秸秆(切碎)均匀抛撒→撒施基肥和除草剂→放水泡田→水稻秸秆还田机耕整地→水稻机插秧。
3.铧式犁旱耕水整地联合收割机收获水稻→撒施基肥→铧式犁深耕晒垡→放水泡田→耙田→水稻机插秧。使用铧式犁进行秸秆深翻还田是一种传统的方法,由于作业效率低,后续整地工序多,农户使用不多,仅在大中型农场仍有应用。
三、作业条件
1.适时收割水稻,土壤含水率为15%~25%。
2.留茬高度控制在25厘米以下,水稻秸秆还田前应切碎,其长度小于10厘米,均匀抛撒。
3.水稻收获后立即进行秸秆还田作业,潮湿的秸秆有利于秸秆还田机切碎与掩埋,也更容易腐烂。
四、作业要点
1.万向节的安装应保证机具工作和提升时,方轴、套管及夹叉既不顶死,又有足够的配合长度。检查万向节传动轴夹角,工作时不得大于±10°,转弯时不得大于30°。万向节方轴、方套长度,应根据所配拖拉机悬挂机构的尺寸和动力输出轴转速的不同而异。
2.秸秆还田机的水平调整即调节拖拉机悬挂机构的左右斜拉杆成水平,调节拖拉机上悬挂杆长度,使其纵向接近水平。旋切刀的作业深度应根据土壤坚实度、作物种植形式和地表平整状况进行调整,一般应保持10厘米以上。
3.行走路线的选择秸秆还田机常采用菱形或套耕路线。采用菱形路线时,机器从地块的一侧进入,一行紧接一行,往返作业,由于转弯半径小,此法适用于手拖机组;采用套耕路线时,机器从地块的一侧进入,作业到地头后,相隔3~5个工作幅返回,一个小区作业完后再作业另一个小区。
4.作业方式一般采用二次作业的方式,第1次机具前进速度稍慢,Ⅰ~Ⅱ档浅旋;第2次略快,Ⅱ~Ⅲ档旋耕,深度达到预定要求,将秸秆压入泥中均匀搅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