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读

2016-03-08

大数据 2016年6期
关键词:科研活动中国科学院数据管理

导读

在“全民谈数”的大数据时代,生生不息的数据既远在天边,又近在眼前。这些数据展现给人们的,既有无穷的价值魅力,也包括应接不暇的数据爆炸窘境。为此,数据分享持续成为有意义的讨论话题。为了更好地支持数据分享,数据设施建设尤为重要。所谓数据设施建设,并不仅局限在传统的硬件装备,还包括在此基础上的软件平台研发乃至数据治理活动本身,其重点在于强调数据的透明性、可访问性、公开服务、有效创新与社会服务的重要性。

在科研数据的建设与共享发展中,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科研数据积累与管理工作已持续多年,其中较为典型的“科学数据库”项目自1986年建设至今,已积累了PB级的数据资源,尤其依托科技数据资源整合与共享工程,致力于建设全院乃至国家级科学研究数据战略管理与支撑的巨大宝库,共享数据量现已增加至655 TB,年均在线访问超过千万人次。本专题的组建即立足中国科学院的科学数据建设进展,分享来自“科学数据库”的数据建设成果与管理经验。

其中,黎建辉等人的《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云建设与服务》概述了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云的最新建设成果与服务进展;刘峰等人的《大规模分布式科学数据管理与服务技术架构及系统》分享了科学数据管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张丽丽等人的《科研数据的开放:进展、模式与新探索》展望了科研数据共享的未来探索方向。

此外,还包括多领域科研数据管理实践案例的分享,例如生命科学方面,王亚楠等人的《支持植物学大数据整合与公众服务的iFlora云平台建设》介绍了“中国植物物种”创建的集数据整合与公共服务为一体的“iFlora—大数据云平台”;赵文明等人的《面向国际的生命组学大数据管理体系建设》则专注于生命科学研究本土化数据服务体系——生命与健康大数据中心(BIG Data Center,BIGD)的建设。地学领域,赵江华等人的《众包模式在大规模遥感影像信息提取领域的探索》提出了众包模式在大规模遥感影像提取层面的创新方法。天文与空间科学方面,张彦霞等人的《21世纪天文学面临的大数据和研究范式转型》围绕LSST项目对未来天文科研方法与数据管理提出应对思考;为顺应大数据环境发展,王玲玲等人的《SKA数据中心云平台方案的概念性研究》描述了平方公里阵列射(SKA)电望远镜数据中心进行的尝试;邹自明等人的《大数据时代空间科学领域的科研信息化实践与成果》则讨论了空间科学虚拟观测台(VSSO)和云空间科学综合应用平台——日地空间系统研究网络(STAR-Network)的服务性能与成效方面的内容。

顺应大数据时代的学科发展特色,专题内容围绕不同规模、特质的数据资源,为人们揭开中国科学院科学数据建设的冰山一角。这些数据设施建设殊途同归,强调数据管理与学科研究的结合,探索数据采集管理与分享的一体化,也展望数据工作与科研活动的未来。在革命性的大数据时代里,数据为科学研究带来了新的方法论、新的科研范式和全新的思维方式。这些数据基础设施建设也将随着时代与科研活动的变化而革新演进。这些变化浸润着时间的气息与技术的智慧,反作用于科研活动,也深刻影响着你我的生活。

猜你喜欢

科研活动中国科学院数据管理
“我是一个平凡的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方定的长寿经
企业级BOM数据管理概要
中国科学院院士
——李振声
计算机学科科研活动行为规范建议
定制化汽车制造的数据管理分析
海洋环境数据管理优化与实践
CTCS-2级报文数据管理需求分析和实现
祝贺戴永久编委当选中国科学院院
机械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科竞赛和科研活动体系建设研究
浅谈畜牧专业大学本科生参与科研的重要性